孤獨的“小弟弟”

孤獨的“小弟弟”

孤獨的“小弟弟”

  

藍藍的天空下,一只受傷的小鳥在努力地掙扎著,想要趕上集體的腳步,近了,近了,更近了。它不懈地努力著!太陽出來了,陽光給小鳥以愛的溫暖,它終于走入了大家的行列,享受著集體的溫暖。
                                                        ――題記
    他叫咚咚,五歲,獨生子。
    咚咚的家庭屬復合式家庭,他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共同生活,但父母工作較忙,因此他大多與爺爺、奶奶相處。入園前從未進托兒所,剛來幼兒園時,生理和心理上都極不適應,表現(xiàn)為哭鬧、倔強、任性,特別是當其父母親把他送到幼兒園時,抗拒現(xiàn)象更為激烈。咚咚不愿與老師、同伴交往,語言發(fā)展較遲緩,發(fā)音不清楚,經常用動作表示他的意愿。帶有嚴重的自虐行為,稍有不如意就用頭碰撞地板或墻壁等硬物,性格內向,對周圍事物較冷淡。
    我經觀察并與家長交談后得知,家長平時在家與孩子溝通少,對孩子的發(fā)展持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來到新環(huán)境,咚咚心里非常緊張,他用自己的方式抗拒和判斷著身邊的一切,我決定以愛去改變他。我懷著媽媽的心情接受了這位特殊的孩子,在彼此磨合的過程中建立了深深的師愛。
                       孤獨的“小弟弟”
    世界上沒有兩片樹葉是相同的,亦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家庭背景、周圍環(huán)境、加上DNA的根源造就了個性不一、脾氣不同、性格迥異的孩子。初來我班的咚咚,身材矮小,圓圓的腦袋總讓人覺得頭重腳輕,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為他捏著一把汗。其他的孩子都喜歡稱呼他“小弟弟”,因為他確實需要別人的照顧。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小弟弟來園已不在哭鬧,但他總一個人玩積木,不和別的小朋友交往。本以為那只是一時的陌
生或害羞,可是我錯了,過了好幾天情況仍沒有改變。我想我應該主動出擊了?!斑诉?,你為什么不跟別人一起玩?”他不吱聲!“是不是怕被欺負?”他依舊當我是空氣!我的心猛地揪起來,難道連我他都不曾真正接受過?起先由于他身心方面的特殊原因,使我們對他抱有一種特殊的謙讓與同情心理,對他事事都寬容與忍讓,使他受到特殊的禮遇。漸漸地,其他小朋友也意識到了這種特殊所帶來的不平等,怕與他一起游戲,總“識趣”地避開。我知道,這樣的處境對他造成的影響是以后無法彌補的,這種“特殊”扼殺了他的交往機會,無形中剝奪他平等交往的權利。我滿足了他身體方面的需要,卻忽視他正飽受孤獨的煎熬。在以后的幾天活動中,我有意無意地與他交談,并且經常以親昵的舉動來拉近距離,幫助他參加游戲,替他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且我能一視同仁地處理糾紛,消除其他孩子的顧慮,鼓勵他們與咚咚交往。他用他的智慧判斷著是與非、愛與恨,沒有人會抗拒陽光的味道,我用心去愛他,渴望走近他,擁抱他,他就會用最純真的眼神回應我們,誰說我們之間不能心有靈犀?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和咚咚走得越來越近,他用生硬的語調叫我“笨(潘)老師”時,我的眼里就燃起了曙光,燃起希望!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