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好的孩子并不一定素質(zhì)高

讀書好的孩子并不一定素質(zhì)高

讀書好的孩子并不一定素質(zhì)高


  許多父母以為孩子學了琴棋書畫,就是有了“素質(zhì)”;考出高分數(shù),上了好學校,就是“成才”。其實對個人的成長而言,一些被傳統(tǒng)教育忽略的人文素養(yǎng)才是孩子人格健全發(fā)展的基石。

  一、生命認知

  據(jù)新華社2001年10月30日報道,中國每年大約25萬人死于自殺,不少于200萬人自殺未遂,少年兒童的輕生事件也時有發(fā)生。杭州市兒童青少年行為心理糾正熱線透露的消息更令人震驚:一個六齡女孩對媽媽鄭重的說:“媽媽我想跳樓,我覺得很苦很累,我想自殺。”……

  人文觀點

  對于上述現(xiàn)象,專家普遍歸因為社會壓力過大,卻很少有提及生命意識薄弱的問題。這正是教育中長期匱乏的東西。許多父母也知道珍愛生命,但若不是以一個牢固的生命認識做基礎(chǔ),我們的真愛能否抗的住壓力、經(jīng)受住挫折仍是個問題。

  西方一個哲人曾經(jīng)說過:“死亡可以消滅一個人,而死亡觀則可以拯救他。”在美國關(guān)于911的報道中,我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jié),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在告知孩子們父親的突然死亡時,她解釋說他們的父親已經(jīng)變成了天使,在天上注視著他們。這個女人未必是教徒,但她對死亡的詮釋則將生命的美傳承給了孩子們。

  建議

  生命信念的樹立和內(nèi)化,都是要從小抓起的。

  當孩子們第一次提問“我是從哪來”的時候,應(yīng)被視為他對生命的最初探究,這樣的時候,父母最好和孩子進行一次深談,除了告訴他,他是父母愛的結(jié)晶以外,還要告訴他,對于他的出生,父母有過多少夢想,祖輩又有過多少期待。他出生的時候,全家人是怎樣的激動,祝賀的人是怎樣的踴躍,他的第一次走路、學說話、生日……許多充滿人情味的珍貴細節(jié),都是讓孩子確立他在這個世界的坐標,感知生命的珍貴和欣喜的“基礎(chǔ)教育”。

  當孩子因為好玩,“虐待”了小貓小狗時,父母也應(yīng)該將之視為生命意義教育的良機。要告訴他,再幼小的生命也有尊嚴,而且“無論是獅子還是刺猬;雄鹿還是蝙蝠,都有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權(quán)利”。有了這樣的感知基礎(chǔ),孩子便不會因為覺得什么人丑陋或者不順從自己而去傷害他,更不會因為自卑而殘害自己。

  二、共情

  事實

  曾聽北京的一位幼教專家講過一件事情,他們到北京朝陽區(qū)一家幼兒園進行心理測試時,問了孩子們一個問題:“一個小妹妹發(fā)燒了,她凍的直哆嗦,你愿意借給她外套嗎?”沒有一個孩子主動回答。老師只好點名,第一個孩子說:“病了要傳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該生病了,我媽媽還得花錢。”第二個孩子則說:“我媽媽不讓,我媽媽會打我的。”第三個孩子說:“弄臟了怎么辦?”……,半數(shù)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種種理由,不愿意借衣服給生病的小妹妹。

  人文觀點

  也許在有些父母看來,第一個孩子很懂得自我保護,第二孩子很聽話,第三個孩子還很有風險意識,在現(xiàn)在這樣一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中,這些也許都是他們處心積慮要教給孩子的生存智慧。但是,這樣的現(xiàn)實教化卻忽略了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培養(yǎng)孩子們“理解別人感受和問題的能力”,這個可以稱為共情的能力,正是所謂“情商”的基礎(chǔ)內(nèi)核。缺乏共情能力的結(jié)果,不僅僅影像到一個人在道德品格上的完善,而最要害的卻是損害了他與人溝通、相處的生存技能。

  國外有一個作家回憶說,他母親時常告訴他,壓根就沒有“陌生人”這個詞,他們都是些“你還沒來得及認識的朋友。”他說,這句話使他受益終生,而這,正是來自母親的共情教育。

  建議

  作者曾經(jīng)應(yīng)邀參加了一個關(guān)于道德教育的電視談話節(jié)目,其中一個話題是孩子們提出的在公交車上要不要給老人讓座,堅持讓座的孩子說,如果要做一個有道德的好少年,那就應(yīng)該給老人讓座;而不同意讓座的孩子們則說大人們都不讓我為什么要讓。我建議,如果換個思路,從共情的角度,著眼于培養(yǎng)孩子“理解她人問題和感受的能力”,讓孩子給老人讓座可能就不會成為一個需要討論的兩難問題了。

  三、妥協(xié)

  事實

  一個朋友從還沒懷孕起就為如何生一個聰明寶寶殫精竭慮了,女兒才兩歲,孩子姥姥就每天舉著本《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書給她下任務(wù)。朋友說,她有時想到以后還要讓女兒進好幼兒園上好學??己么髮W還要出國留洋找個好工作,就頭疼。

  有了媽媽們的殷切期望,自然孩子們也輕松不了。據(jù)報載:浙江淳安縣梓桐鎮(zhèn)外桐中心小學三年紀學生徐健,是大家眼里的優(yōu)秀學生。從跨進小學校門那天起,他的成績一直保持全班第一,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但是在一次期中考試時,僅僅因為數(shù)學成績考了90分、名次降為班上的第五名就自殺身亡。據(jù)老師說,他的語文成績是98分,仍是班上最高的。

  人文觀點

  類似的悲劇時有所聞,越來越多的人呼吁對孩子們加強挫折教育,挫折教育自然是需要的,但如果沒有妥協(xié)意識的培養(yǎng),它還會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這就像對一個體制明顯不足以完成鐵人三項的人說,挫折是難免的,摔倒了不要緊,關(guān)鍵是在哪摔倒在哪怕起來,咬緊牙關(guān)繼續(xù)跑,終有一天你會跑到終點的。也許結(jié)果卻是他還沒等跑到終點,就累死在路上了。從這意義上說人對自身追求的妥協(xié)應(yīng)該也是一種生活智慧。

  有進取心本無過錯,但同時缺少了一顆平常心,特別是當這種進取不是以開發(fā)自身潛能,完成自我實現(xiàn)為出發(fā)點,而是另存有功利居心時,那他就不僅少了許多快樂起來的理由,連對付挫折也不那么容易了。

  建議

  對于今天的獨生子女,妥協(xié)問題尤為重要。他們趕上了個性張揚的時代,又都是在小皇帝一般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從小不會示弱。但對“個性”的理解,卻難免有誤區(qū),其實真正特立獨行,是在忠于自己的同時有尊重別人,而并非是把誰都不放在眼里,唯我獨尊。從這個意義上講,也許我們可以把對她人的尊重,看做是一種對個性的妥協(xié),妥協(xié)的效果恰恰使個性更見容于她人從而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個性的目的原本是為了自己快樂。如果個性成為了生活中的種種障礙,那它起不是南轅北轍了?

  四、敢于夢想

  “我曾經(jīng)聽人這么說過成功的第一要素——也就是擁有一個偉大的夢想。”我在海外接觸的立志教育中,敢于夢想幾乎不可或缺。相比之下,我們的傳統(tǒng)教育,在對待夢想上,存在至少兩個誤區(qū):

  1、不鼓勵夢想,相反,在推崇腳踏實地的同時,夢想常常被貶稱為好高騖遠、白日做夢,比如,如果我們身邊有誰夢想著有一天能到月球上轉(zhuǎn)轉(zhuǎn),我們多半會說:你還是先把地球上的日子過好了再說吧!在加拿大溫哥華聚居著大批華裔,在各類學校里的華裔學生通常都表現(xiàn)出色,但我的一個做音樂教師的朋友告訴我,華裔學生常常抱怨一些在她看來非常嚴重的事情,學生們稱之為“典型華人心態(tài)”,其中之一就是,父母們即便明知道要犧牲孩子們實際的天賦、興趣和夢想,也一味要求他們首先是學業(yè)優(yōu)秀,然后在科、商、醫(yī)等有限的領(lǐng)域擇業(yè),以保證衣食無憂。這自然與海外華人在人屋檐下求生存的無奈有關(guān),但不能否認,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在國內(nèi)也普遍存在,而且更為嚴重的是,也許有更多的父母根本就不知道孩子有什么樣的夢想。

  2、常?;煜龎粝肱c目標的分別。雖然夢想與目標注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也未必有高下之別,但目標更像是審時度勢的行動綱領(lǐng),可以隨時調(diào)整,必要時還可以知難而退,比如一個正在學鋼琴的孩子說“我明年要去考級”;而相比之下,夢想則是可以令一個人“雖九死猶未悔”的生活向往,是一個人新魂所系,就好比那個孩子真的愛上了鋼琴而決意以此為生了。較之目標,哪怕他在宏大,夢想應(yīng)該更富有理想主義色彩,甚至還會顯得更遙不可及,更無路可循一些,但他所蘊含的激情卻能引領(lǐng)一個人的全部身心。夢想一旦萌發(fā),就夢牽神繞,甩也甩不掉了。哪怕最終不能實現(xiàn),都始終是一種激勵,夢想的力量也正在于此。追夢的人,因為有恒久的驅(qū)動,就不會輕易被挫折打倒而言放棄。

  英語里有一句勵志格言,它是這樣說的:“不展開翅膀,你永遠不知道你究竟能飛多遠。”夢想便如同那雙翅膀,展開后才可能發(fā)揮力量。張愛齡說過,成名要早,我看倒不見得,依我看立志未必要早,做夢卻不宜遲,其實,孩子們天生都是有夢的,他們?nèi)钡奈幢厥墙虒В菃l(fā)和鼓勵。所以,如果有一天孩子揚言說“我長大要當某某某”時,父母或許可以通過追問“為什么呢?”幫孩子打開想像的翅膀,讓他的夢早早飛起來。

  采編自《為了孩子》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