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走出動畫片

讓孩子走出動畫片

讓孩子走出動畫片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看動畫片,而現(xiàn)在孩子看動畫片的渠道也很多。各家電視臺的絕大部分頻道都在每晚17:00―19:00兒童收視的“黃金時段”安排了動畫片節(jié)目,各種家庭影院設備讓孩子隨時都可能觀看到國內、國外的各種動畫片。于是,有的父母為了自己能夠抽出時間做家務,或放心地休息、娛樂,就不加控制地讓孩子看動畫片,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有許多不可取之處。 
 
  首先,過量觀看動畫片不但會引起體力不足和視覺上的疲勞、頭疼等癥,而且長期這樣會導致孩子性格內向、孤僻,語言能力發(fā)育遲緩,社會交往能力差,人際關系發(fā)展困難。孩子長期觀看動畫片剝奪了父母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減少了孩子與孩子之間的社會交往。而這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總是看著動畫片長大的孩子缺少真實的生活經驗。兒童的思維、情感發(fā)展是需要真實生活經驗的,特別是在兒童早期,直接感受顯得尤為重要。動畫片中的人物、內容再好再逼真,它畢竟是假的,是真實事物的簡化和編寫,給人的體驗遠遠沒有真實的情境那樣豐富與深刻。現(xiàn)在的都市兒童在電視中認識大海、高山、星空,卻無法體驗真實的大海、高山、星空給人的感受。這種充滿了各種仿制的、模擬的東西的生活,兒童還有多少時間和精力留給真實的生活呢?然而,缺少直接經驗、真實體驗的思維是不健全的。  
 
  再次,容易讓孩子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思維結構。兒童是通過廣泛地吸收各種生理心理和文化的經驗來作為原材料,并從大量的原材料中抽象出最一般的人類思維框架和邏輯結構,從而達到思維的建構的。因此,在這一時期,原材料的積累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的性質和數(shù)量會直接影響到兒童今后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的形成。如果在生命早期過分狹隘地接受某一種文化,思維很容易形成某一種固定模式。在兒童時期一旦過早形成某一種思維模式,日后再要改變就會十分困難。  
 
  所以,父母要合理安排家庭生活,給孩子安排各種有益的活動。如,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給孩子動手的機會;帶孩子爬山、嬉水、游玩,與孩子一起分享走進大自然的樂趣。在這些活動中,會自然而然地增強父母與幼兒之間的情感,使幼兒有一個寬松且充滿愛意的成長環(huán)境,保證幼兒擁有一顆健康而快樂的童心。  
 
  另外,應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與同齡幼兒接觸、交往。讓幼兒在交往中更好地認識自己,與他人建立平等的關系,學會如何正確地待人接物;如何關心同伴,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學會在爭執(zhí)或矛盾中,如何協(xié)調關系,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提高自身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  
 
 
摘編自《幼教博覽》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