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新聞周刊評為美國最好的早教方案:瑞吉歐
時間:2022-10-07 21:33:00
被新聞周刊評為美國最好的早教方案:瑞吉歐
美國學前教育的辦園形式很多,主要有地方性學校、州代理機構舉辦的,如大腦開發(fā)(head start)和移民學校、由教堂,慈善組織等非贏利機構舉辦的、公司性質(zhì)的以及個人辦的。全國性的教學組織較多,也很權威。例如,許多學校要通過NAEYC認證。學前教育的質(zhì)量了因舉辦機構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別。教學模式主要有四種:
蒙特梭利教學法,
瑞吉歐式,
成長入門(bank street),
高瞻(high-scope)。
蒙氏教學法,是從六個方面來培養(yǎng)兒童:日常生活,感官,數(shù)學,語言,藝術,科學文化。
瑞吉歐式教育被新聞周刊評為最好的教育學校。其理念是:走進兒童心靈的兒童觀。
――――――――――――――――――
我所知道的方案教學
李駱遜主講 蔡佩璇整理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要有四個方向,這四個方向是我看了Project approach 和Reggio-Emilia這兩方面的文章把它結合起來,或許你會覺得沒有新意,不過這些都是目前做Project approach和Reggio-Emilia時的精神所在,第一個是有關對于兒童的定義,第二個是有關老師的部份,第三個有關課程部份,第四個因為很難歸類所以把它稱為其他部份。
第一個要談的是對兒童的新定義,這個新定義就是‘有能力的兒童’,這是大概1970年代Brunner就提出來過,但在當時被誤解、誤用,以為有能力的兒童就可以提早學習,結果很多小孩子兩三歲就開始提早學習一些年齡較大兒童才學的讀寫算這方面的能力,因此造成揠苗助長的結果,到了1980年代許多教育和心理方面的專家,就對這個方面非常不滿意,所以提出了一些修正,強調(diào)教育跟小孩子的發(fā)展有很好的配合,他發(fā)展成熟才可以來學,而我們才可以來教,有一個有名的心理專家David Elkind,他在1981年出版的The Hurried Child這本書里,講到‘生命是如此漫長,我們?yōu)槭裁匆叽傩『⒆拥膶W習跟成長呢?’另外在大概1980年代末期,美國有一個全國的幼兒教育協(xié)會,叫做NAEYC,出版最適宜發(fā)展的學習這么一本書,被美國幼稚園奉為綠色圣經(jīng),它也提出‘每個孩子我們都應該按照他們自己的發(fā)展、自己的時間去學習,不應該催促他們,讓他們能夠在最適合他自己發(fā)展及學習的時間,去做最想做的學習,而不可以有超齡的學習?!@個論點到后來有人提出來說會過度保護兒童,所以近幾年有人又把‘有能力的兒童’這個觀點再提出來,這個觀點再提出來時,他們開始找到一些實例來幫忙做說明,比方說Reggio-Emilia這個地區(qū)那么多學校他們幼稚園里面所做的一些成果被拿出來,讓大家知道說原來孩子有這樣的能力,這不是在讀寫算方面的能力,透過當?shù)豏eggio-Emilia這個非常重視藝術的地區(qū),他們強調(diào)藝術方面的從事跟學習,所以從圖片或幻燈片上可以看到小孩子透過視覺藝術表現(xiàn)他們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非語文的表達能力,當然還有很多的能力沒有辦法從表面上觀察出來,比方說在做project的過程里面,在小組活動里彼此之間的溝通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是如何產(chǎn)生的,發(fā)生爭執(zhí)時是如何解決的,彼此之間的互相合作等等的能力,project強調(diào)對某一個主題做深入的探討,經(jīng)過這樣的過程,小朋友也可以被稱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因為他對這個領域的東西了解的最多、最透徹,所以可以稱他為小的專家,比方說中外的孩子對恐龍非常有興趣,所以對恐龍有興趣的猴子就想要對恐龍多了解一些,他不但可以叫出十幾二十種恐龍的名字,而且他可能針對恐龍的習性、生活狀況、哪些是吃草的、哪些是吃肉的、吃草的有什么樣的習性、吃肉的有什么樣的習性,彼此之間相處的情形、生長的環(huán)境等等,可能都會有非常深入的了解,這就是他可以對他有興趣的東西做深入的了解及了解的非常透徹。
除了在Reggio-Emilia這個地方有實務上的例子呈現(xiàn)出來之外,在理論上,目前有一部份后皮亞杰專家也提出類似的觀點,后皮亞杰的部份不是此次談論的重點,我只提其中一個日本學者INAGAKI,他提出‘要幫助小孩子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他提出幾個觀點,比方他提出說叫小孩要成為adaptive expert,它的意思是‘當成為這個專家的時候,你不但對于某項東西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所以鼓勵小孩子在他有興趣的領域里面,不斷地去做探索,去探索 Why、去探索How、去探索What,然后從里面去make sense,了解這個東西真正的含意是什么,而且從里面可以獲得整體的概念,這方面所得到的知識叫做 conceptual knowledge(概念性的知識)’,所以他也認為兒童是有能力的,是能夠自己建構知識并且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而不是像目前很多國家、學校里面所做,教了很多東西但都是一些膚淺的知識,不夠深入,所以很多人學過就忘記了,可能到了五年級就忘了二年級所學的東西,甚至到了大學,因為很多東西是老師硬要你去死記,沒有真心去了解而成為自己的知識,前幾年所學的東西很容易就忘記了。
我們從以前發(fā)展心理學理面,比方說皮亞杰的理論說小孩子在某個階段只能怎么樣或不能怎么樣,但是從Reggio-Emilia的project work,它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根據(jù)兒童的興趣及舊有的經(jīng)驗為出發(fā)點,孩子是可以做什么,他能夠可以經(jīng)由思考、判斷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上簡單的介紹有關有能力的兒童之概念。
第二個是對老師的看法,我們有了‘有能力的兒童’這個看法之后,是不是我們的老師是‘有能力的老師’,有能力的老師就必須愿意求新求變,有能力的老師應該具備的能力有以下幾點:一、把孩子當作人來看,給他人性化的教育。
二、尊重孩子的選擇,提供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
三、在整個教學(學習)活動里,老師不是唱獨腳戲,要跟孩子共同參與學習,老師把自己當成學生,也要不斷學習,不但容許小孩子在學習的過程里犯錯,也容許自己可以在里面犯錯,只是在錯誤中老師是不是可以自己去修正改進。
四、老師必須要有主動性、變通性,提供持續(xù)性的活動,并且提出一些問題來挑戰(zhàn)孩子的思考、想像。老師要經(jīng)常鼓勵孩子對某一個現(xiàn)象或某一件事情深入的調(diào)查或探索,由小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老師不提供答案,而小孩子所尋找的答案不一定是老師所期待的答案。答案是對是錯都沒有關系,容許小孩犯錯誤,在錯誤里面可以不斷的做修正和改進,在這個過程里面可以達到學習的目的。例如在Reggio-Emilia有個影子的project里,孩子對影子這個主題很有興趣,老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是你如何逃離影子、不要讓影子一直跟著你,小朋友就開始想,有個小朋友就說用膠帶把影子黏起來,他就把它黏在地上,可是當他站起來之后,發(fā)現(xiàn)膠帶還是在地上,影子還是一直跟著他。
五、老師對孩子要有敏銳的能力。例如敏銳的觀察力或傾聽的能力,如果說有這樣的能力,老師比較可以去了解孩子在做什么、說什么,從孩子們的討論、爭執(zhí)、對談當中,老師可以比較了解想孩子的能力、興趣,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活動安排時,比較可以針對孩子的需要做規(guī)畫;也可以透過學習的活動,提升孩子的發(fā)展層次,同時可以跟家長做很好的溝通,跟家長互相了解他們孩子的能力在什么地方、興趣在什么地方、不管在家里或?qū)W校是不是可以根據(jù)孩子的能力做進一步的學習。
六、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一直強調(diào)要加強小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老師也需要這方面的能力,不依賴別人提供現(xiàn)成的答案。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老師很依賴別人給他現(xiàn)成的東西,如果人家不給他,他可能就沒辦法,老師是不是有能力去尋找一些支援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七、老師之間必須要有很好的互動,彼此分享教學歷程經(jīng)驗,要有互相學習的心態(tài)。在Reggio-Emilia的幼教老師平均只有高中程度,很多人會好奇這些老師只有高中畢業(yè),可是這個地方的幼教怎么可以發(fā)展得這么好,他們的職前訓練跟一般其他國家比較起來可能不足,但他們在在職訓練方面做的相當不錯,他們每一個星期都有在職訓練的課程,課程里可能有自己需要去閱讀一些相關或不相關的書籍,他們也會請教育、心理專家到幼稚園里面專題座談或討論,老師與老師之間彼此也經(jīng)常在做分享、討論、反省,彼此互相學習。老師之間彼此經(jīng)驗的分享,可以幫助老師在處理小孩子行為問題的一個參考。
八、要跟家長有很密切的合作。在Reggio-Emilia這個地區(qū),家長對整個社區(qū)非常重視,彼此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而且是一種伙伴關系,經(jīng)常在一起分享、討論孩子的學習、問題,幫助彼此對孩子的了解,老師也把家長當作是專家,家長對自己孩子的了解是一個專家。每一位老師要做記錄,記錄可以用文字、照相、錄音或錄影的方式,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老師對小孩子的學習過程有比較清楚的了解,也可以做為老師自我的反省、分享,甚至可以建立他們對幼兒教育的理論。
第三個要講的是課程部份,Katz在提出Project Approach這個方案課程的時候,他很注重智能、社會、情緒這三方面的均衡發(fā)展,但是就我們一般所提大概都注重在認知這個層面上,我們一直講在教學活動里面怎么樣去幫助小孩做學習,其實學習不是只有在認知這個層面,在社會能力、在情緒方面的部份比較少人去談,好像覺得很重要但又不知如何去談,這兩個方面對一個人來講,不管是未來的社會能力或人格方面的發(fā)展其實都有很重大的影響,根據(jù)許多研究報告也都指出‘在幼年時期,如果有不好的同儕關系,會影響未來學習或成人之后的一些人際關系、學業(yè)成就、工作表現(xiàn),甚至有些人更糟糕的可能在犯罪比率方面也會比較高’,所以在進行方案時,也應該注意幼兒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他們彼此在互動之中學到了什么:在班上可能會發(fā)現(xiàn)小朋友很安靜,沒有什么特殊表現(xiàn),不管好的或壞的方面都沒有什么表現(xiàn),常常會被人忽略,這樣的小孩子,在方案活動進行的過程,在小組活動進行過程當中,能照顧到,讓他們不要被忽視了,讓他們在小組活動當中也能夠有所貢獻、跟其他幼兒有互動的機會。
另外還有一些攻擊性比較強、破壞性比較大、比較不被其他小孩子喜歡的兒童,他們在參加方案的活動,是不是也能夠被接納,而不是被排斥,在這個小組里,他們可以學到些什么,是不是可以學到一些如何與人和睦相處的社會技巧或溝通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等,這些是他們原先比較缺乏的,透過方案的進行,是不是可以順帶學到這些社會能力,或是在情感正向方面有很好的表達,甚至從方案過程里可以建立自我概念,增加對自我的信心,他可以認識自己也可以認識別人~彼此之間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是在進行方案教學必須智能、社會、情緒這三方面都顧及到。
不管是Project Approach或Reggio-Emilia Approach,它們都強調(diào)小組的學習,它們?yōu)槭裁匆獜娬{(diào)小組的學習呢?Reggio-Emilia的創(chuàng)辦人Malagguzi認為‘知識是生活在同一個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的人群共同建構出來的’,他非常強調(diào)師生互動以及幼兒間的互動,所以在他們的學校里,很多的情形在進行方案課程學習時,是用小組活動的方式來呈現(xiàn),他沒有特別鼓勵一定要大班全體小朋友都參加,也沒有強迫一定要參加小組活動或不能有個人學習活動,但他還是希望兩三個小朋友可以在一起學習,他認為在這樣互動當中所建構出來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他也認為從彼此之間關系的建立(他很注重relationships)可以達到知識建構的目的。從這里可以想到Vygotsky曾經(jīng)提出Z.P.D.~最佳發(fā)展區(qū)域,當有老師的指導或能力較高的同儕一起學習,小孩子比較容易達到最佳發(fā)展區(qū)域,由外而內(nèi)的學習可以幫助小孩子發(fā)展層次的提升。
Project Approach是一個概念的整合,并不是分科的教學,分科大部份是我們大人在那邊分,分什么自然、數(shù)學、語文等等,對小孩子來說它們不會特別去分:‘喔!現(xiàn)在做這個東西是屬于語文、下一個是自然的東西’,其實很多是彼此互相關聯(lián)混合在一起,但是它也不是課程的全部,不管是Katz或Reggio-Emilia 他們在做的東西,都沒有把它當作課程的全部,而當作是課程的補充,希望小孩子在這樣的學習過程里面,他有不同的選擇,它也可以有更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比方Reggio-Emilia在做方案的時候,有幾組小朋友在做方案,那也有其他小朋友可能對玩積木比較有興趣,所以就去搭積木,有些小朋友對玩沙比較有興趣,就去玩沙,有的則可能去玩別的東西,所以方案只是進行的其中一種方式,不是要取代所有的課程。
Project這個東西是要根據(jù)兒童的興趣而來,興趣又是從何而來呢?興趣是不是對某一件事情產(chǎn)生好奇心,對東西產(chǎn)生好奇心就會想要進一步了解,所以可以視為project的起點,由好奇心產(chǎn)生興趣,接下來就是希望興趣能夠持續(xù)下去,如果你越投入你所知道的就會越多,透過這樣的行動,小孩子可以把他的想法、感覺給‘做’出來,強調(diào)做,強調(diào)用行動表現(xiàn)出來,通常這樣的活動是萌發(fā)出來的,不是老師刻意安排、預先安排的。
前不久聽到一位園長分享,他們的小朋友曾經(jīng)在元宵節(jié)的時候帶到中正紀念堂看花燈,原先老師想各式各樣的花燈一定會非常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后來看完了回來討論,發(fā)現(xiàn)小朋友討論的方向不在花燈上面,反而跑到維護秩序的警察方面,老師就奇怪小朋友怎么會對那個有興趣,結果就有小朋友說:‘喔!那個警察伯伯好辛苦喔!我們大家都在看花燈,他都沒有看,他都一直在幫人家找小孩,很多小孩就因為人太擠走丟了,他就一直在幫助人家’,所以他們對警察很有興趣,而這位老師很不錯,滿能順應小孩子的興趣,就沒有一定要從警察那個想法拉回來做燈籠,所以就去拜訪警察局了,看完之后,警察伯伯還告訴小朋友要注意哪些事情以保護自己、維護安全,回到園里之后,小朋友就對警察很有興趣,有的就開始說要蓋警察局,有的說看過警察在馬路上指揮交通,而要做交通警察,有的則對警察捉小偷有興趣,小孩子就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出現(xiàn),于是開始來做,大概維持了兩個星期,小朋友做的很有興趣,彼此之間還會互相提醒不可以做壞事喔、過馬路要看紅綠燈,小朋友就開始知道一些守法的精神;透過這樣子的活動,一直做到他們覺得滿意為止,或者他們可以繼續(xù)探索他們未知的興趣,因為很多東西他們可能有興趣但還不知道,這樣子的興趣怎么出來呢?從他目前所進行的活動當中,有些新發(fā)現(xiàn),就可以繼續(xù)做一些延伸性的活動。方案課程可以說是一個持續(xù)性的課程活動,小孩子可以不斷的對周遭的環(huán)境有加深加廣的認識。
接下來談到有關評量方面,很多孩子做完方案有一些成品,這個作品一般是怎么處理呢?在做project的過程里面,結束不是那么簡單就結束,師生需要一起討論,比方說你做的這樣東西是用了哪些技巧、哪些材料?在做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你是怎么解決的?有沒有新學到什么東西?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改進的方法是什么?可能老師也會請他們想一想,下一個project要做什么東西?有沒有新的想法?要怎么做呢?透過這樣子的檢討和討論的活動,可以幫助小孩子認識他自己,并且肯定他自己,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他也可以從檢討自己的學習過程當中,曉得自己是用了哪些方法、哪些步驟、這些東西是不是合適?來幫助他一步一步完成,如果中間有不合適的地方他是怎么樣去做修正、調(diào)整,透過這樣的腦力激蕩,小孩子和老師都可以不斷的有新的東西呈現(xiàn)出來,他們都一起在做一些思考。
Reggio-Emilia創(chuàng)辦人Malagguzi也說過‘這個地區(qū)的學校所提供出來的就是一種可能性或是另外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model模式,他們其實自己也是不斷的在做學習、修正、改變’,所以他也常對一些參觀的人講說‘當你們離去之后你們可能不是滿載而歸,可能也不是心中充滿答案,而是心里面充滿了一大堆問題,如果你有一大堆問題,那是最好的,因為你可以回去好好的思考’,他也提出說‘他們所從事的課程方式并不見得適合于每一個文化、每一個地區(qū),或解決每一個孩子在學習發(fā)展上的一些問題,我們這樣子的一個方式,只是讓大家看看說我們有做的這樣一種經(jīng)驗提供大家作為參考,如果你覺得合適的話也可以試試看,但是他希望我們可以提出更多的問題大家一起來討論、思考,幫助他們做一些改進,同時幫助自己在幼教方面不斷的提升’。Katz提出 Project Approach對孩子來說有3L-這個L是指Love喜愛,喜愛什么呢?第一個 喜愛自己,第二個喜愛別人,第三個喜愛學習。
接下來要講的是其他的部份。從Malagguzi的文章里面,可以感受到他非常重視整體的概念,不光是在方案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來,在整個學校里面也呈現(xiàn)這樣的概念,幼教里面最重要的三個主角,一個是幼兒,一個是老師,另一個是家庭(家長),他們非常重視跟家長之間的關系,能夠有良好的溝通,他們也認為這樣子對小孩子的學習或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從學校跟家庭之間彼此良性的互動當中,他們覺得小孩子也能夠在潛移默化當中可以學到很正向的溝通技巧。他們認為學校里的每一個人都是老師,每一個人都負有教育的責任,不管是在開家長會,或從老師事在職訓練,他們都會把學校里的廚工、清潔工、司機先生、秘書或其他的行政人員通通包括進來,他們希望整個的在職訓練是整體的,不光是只有老師需要在職訓練,在幼稚園里工作的人都需要這樣的一個在職訓練,他們認為幼兒的學習不光只是在教室以內(nèi),教室以外跟其他不同的人接觸也是一種學習,所以他們希望學習的定義可以更廣泛,學習的范圍可以更大一些。
再來就是社區(qū)的支持,如果大家對于Reggio-Emilia比較熟悉的話,他們這個地區(qū)二三十所學校的成立,是二次大戰(zhàn)以后,透過整個社區(qū)跟家長的通力合作才把這些學校給建立起來的,社區(qū)或家長跟這些學校的關系非常密切不管在財力、行政或其他方面都非常的支持,這也是Reggio-Emilia地區(qū)一直存在到現(xiàn)在,世界上這么多國家、對幼教有興趣的人去那個地方參觀學習,至于那個社區(qū)是如何的來支持,我念到的東西并沒有實際的例子可以來跟大家分享。
他們很強調(diào)師生關系,在師生關系里面,他們希望建立一個愉快的師生關系,把學校當作是家一樣,尤其是在幼年階段,小孩子離開家到學校,希望學校里面整個環(huán)境、氣氛跟老師及其他人的相處和家里面的一樣溫馨愉快,師生關系的建立是在于彼此的互信互賴,還有建立在他們的工作之上。我們很多的學習跟課程都是按照時鐘來定的,比如說十點鐘下課,做的活動就到此為止,好像有一個固定的時間表都安排好好的,但在這個(方案)里面時間是看自己的需要而調(diào)整,你覺得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是比較自由的,同時可能會產(chǎn)生一個問題,在幼稚園里可以這么做,到了小學會變成進入到比較系統(tǒng)化的教學環(huán)境里面,小孩子的適應會不會產(chǎn)生一些問題?目前 Reggio-Emilia只做幼稚園托兒所的部份,并沒有再往上繼續(xù)做下去,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但都沒有得到一個答案,所以一直到現(xiàn)在都還是存疑當中。
在臺灣也看到很多人對這個很有興趣而且做這方面的,雖然不一定稱之為方案課程,但在精神上好像都抓住往這一方面去發(fā)展,這是很可喜的現(xiàn)象。
在美國一個采用瑞吉歐教學法的幼兒園里,幾個孩子對一只小貓發(fā)生了濃厚興趣。老師注意到這一點后,拿來攝像機,教給他們拍攝方法和慢放、定格等播放方法,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自己動手制作了貓的錄像片。然后專門分析小貓的跳躍,又攝下小朋友跳躍的鏡頭,進行比較。 ..
幼兒園的家庭方案教學示例
文/DD媽(王甘)
方案教學法(The Project Approach)和瑞吉歐教學法(Reggio Emilia)都是用一個線索把教學內(nèi)容串起來,連續(xù)一段時間的各方面教學內(nèi)容都和某一主題有關。方案教學法由老師選定一個主題,將各種教學內(nèi)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新的教學內(nèi)容以前面的教學為基礎,循序漸進,孩子容易保持興趣,接收新鮮內(nèi)容。例如,以春天為主題時,孩子們可以在自然角觀察種子發(fā)芽,在語言課上學習春天的詩,在美工活動中畫春天的畫,做花朵、昆蟲紙工,還可以唱春天的歌,到公園遠足觀察春天的蹤影。瑞吉歐教學法對師資要求極高,不僅要有很高的師生比例,使老師能夠有機會觀察兒童,而且對教師素質(zhì)也有很高的要求。即使是在西方,也只有一些小型實驗幼兒園才有條件實施。
精選家庭實例
方案教學法可以在家中由爸爸媽媽實施。DD從不會說話時就非常喜歡火車,請看DD父母以火車為主題的方案教學法實例。
教具:有關火車的中英文圖書,模形,有關的音樂磁帶等
場所:家中,火車上,博物館等。
l 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1. 講火車故事:從DD一歲起,DD媽就給DD讀帶彩色插圖的《嬰兒大世界工具冊》。讀的時候DD媽給每幅圖加上一種動作和聲音,DD那時還不會說話,但會跟著發(fā)出各種聲音。DD媽給DD念了幾十本有關火車的書。后來由DD自己講這些故事.
2. 念火車兒歌.會說話開始教一些有關火車的兒歌.
3. 表演火車故事.DD扮演一小火車,或是一名火車司機,媽媽配合表演,上坡下坡過隧道,報站名賣票.
l 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
1. 做奔馳火車的游戲,雙手搭在前面人的身上或走或跑,一邊發(fā)出火車的聲音.
2. 音樂火車.配合火車,幾個從連成長串扮成火車轉(zhuǎn)圈奔跑,當樂曲一段完結開始下一段時,”火車頭”就跑到隊尾扮”車尾”
l 精動作訓練
1. 玩火車模型:輔鐵軌,組合火車模型.
2. 搭百變火車:用各種代用品搭建火車和鐵軌,如用筷子搭軌道,用紙盒做車箱等等.
3. 做手工:手紙疊火車.
l 數(shù)字概念
1. 數(shù)車廂,快3歲是可以數(shù)清10以內(nèi)的車廂個數(shù).
2. 算乘客,賣票.
l 了解現(xiàn)代科技知識
1. 帶DD訪問有關火車的網(wǎng)站.
2. 讓DD了解火車發(fā)展史和火車科技最新發(fā)展.
l 了解生活常識
1. 帶DD旅行時盡量采用火車做交通工具.了解火車旅行常時.
2. 教DD看地圖.
3. 認發(fā)車時間.
4. 認火車顏色.
l 培養(yǎng)社會交往能力.
1. 角色扮演,在演戲和講故事時扮演各種角色.
2. 參觀博物館,車站,與各種陌生人打交道.
3. 旅行中與人交往.
4. 做集體游戲.
l 音樂才能
1. 音樂火車,在運動的同時聽音樂,分清每段音樂的結尾.
2. 唱歌;一些與火車有關的中英文歌節(jié)奏感強,DD很喜歡.
l 美術才能培養(yǎng)
1. 給火車涂顏色.
2. 剪下火車圖案再拼貼.
3. 畫火車
4. 欣賞各類火車圖片
推薦文章
- 林伯渠送子“三用”
- 偉人父母談成功教子四大秘訣(二)
- 豐子愷教孩子懂禮儀
- 安徒生的童年
- 諾貝爾獎得主和不識字的母親
- 水均益教女有方
- 誰在琴房彈琴
- 當代名人成才的家庭因素
- “對每一個美分珍愛有加”
- 給孩子自信就是助孩子成功
- 優(yōu)秀母親引領孩子走向成功
- 國外培養(yǎng)孩子特質(zhì)有辦法
- 美國家長怎樣教孩子理財
- 給孩子建個小賬本
- 橫拖倒扯
- 不孕不育原因:精子與卵子為何無緣?
- 帶孩子治病,父母易犯兩種錯
- 27《天上 水中 地下》
- 盜墓筆記古風詩句195句
- 大班數(shù)學教案《數(shù)的快》反思
- 參茸補品朋友圈文案34句
- 皮衣的賣點話術37句
- 雞公山酒業(yè)朋友圈文案38句
- 個性好記的網(wǎng)名 獨特好記的昵稱276個
- 男生有內(nèi)涵網(wǎng)絡游戲網(wǎng)名大全462個
相關文章
- 大班美術活動:我們的幼兒園教學方案
- 感受中國人過新年方式的教案:送祝福
- 培養(yǎng)幼兒良好品德行為的教學方案
- 幼兒園美術教案:好吃的魚
- 中班美工 教案:好玩的黏土
- 幼兒園托班美術教案:好看的花
- 培養(yǎng)幼兒美工愛好的教案:漂亮的水果
- 先進教育:“瑞吉歐”的教育理念和實踐
- 反思當前的學前教育評價——從瑞吉歐教育體系的記錄說起
- 幼師心得:瑞吉歐幼兒教育系統(tǒng)的個人見解
- 向國外先進教學方案學習:從加拿大的兒童規(guī)則教育談起
- 幼兒園評課,評幼師的早期閱讀課程星星警察教案設計方案(原創(chuàng))
- 幼教動態(tài):學習國外幼教方案 法國的父母如何“望子成龍”
- 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感知能力的教案:好玩的泥巴游戲(原創(chuàng))
- 培養(yǎng)孩子早起的生活習慣的小班教案:早睡早起身體好
- 幼兒園美術教案:小樹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