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呼吧,中國孩子

歡呼吧,中國孩子

歡呼吧,中國孩子


  前幾天,接到一封寄自美國的信。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年前由我園轉到美國的一位孩子的家長寫來的。她的孩子在我園時,是屬于那種天不怕,地不怕,令老師頭疼的“搗蛋鬼”。這位家長在信中說:“為了歡迎幾個剛入園的中國孩子,每個幼兒園的老師特意組織了一個聯(lián)歡活動??僧斖鈬⒆右黄瑲g聲笑語,乃至狂呼大喊時,我的孩子和另外幾個中國孩子卻不會歡呼,只是安靜地坐著,全然沒有外國孩子們的狂喜、歡暢的神情。”于是她和幾位中國家長便困惑地感嘆說:“難道中國的孩子居然不會歡呼?” 

  一般來說,中國的成人(包括家長和老師)偏愛安靜、守規(guī)矩的孩子,而且自覺、不自覺地利用成人的特權來要求孩子服從成人的這一偏愛。其實,家長和老師們小時候也是很吵鬧的,但經過長輩和老師們幾十年的教育、調理,逐漸變得安靜了。每一代中國人都經過這樣的自抑訓練,從而構成了中國人這種內省、含蓄、循規(guī)蹈矩的國民性格?!?/P>

  從生理角度講,孩子們無論是在跑動、喊叫,還是歡呼、跳躍時,他們的大腦都是處于興奮狀態(tài)。而興奮不僅是興趣的起點,也是喚起學習動力的源泉,更是反映大腦靈敏度的標志。這就意味著,壓抑孩子的興奮狀態(tài)不僅造成他們不會歡呼,不會表現(xiàn)激情,更糟糕的是,長期的壓抑使孩子喪失了激情,沒有興奮域,從而減少了興趣的激發(fā)點,失去了感受生活的勇氣及創(chuàng)造新的生活的心理動力?!?/P>

  我國當前的幼兒教育,無論是教育活動,還是常規(guī)培養(yǎng),大都是在全面地、徹底地把孩子的興奮域盡可能地降低,使他們盡可能地少說、少笑、少動。其中對“動”的控制不僅僅是指身體上的,而且還包括情緒情感上的少沖動??傊獙€人豐富的心理需求盡量控制到最低點。 

  這位家長在信的結尾處寫道:中國人在美國人眼中的形象是學習刻苦用功,能獲得很優(yōu)秀的成績,但是創(chuàng)造能力低,動手能力差。深究而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上一代在教育下一代時,規(guī)定得太多太多,過多地壓抑了孩子的興奮度。在我們眼里很淘氣的孩子,在聯(lián)歡時競不會表現(xiàn)自己的興奮,這是不是應該引起我們深刻的反省呢? 

  愿每一位孩子都快樂地歡呼! 

  ――摘自《幼教博覽》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