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玲隨筆兩篇

趙春玲隨筆兩篇

趙春玲隨筆兩篇

  一、由“謙讓”想到的

  區(qū)角活動時,兩個幼兒為了一個玩具爭了起來。由于活動時間臨近結束,我沒有出面干涉。在講評時,我把剛才看到的一幕告訴了全班小朋友,并組織幼兒討論一個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辦?幼兒反應積極,都舉起小手。然而,他們的回答大同小異:我謙讓,讓別人先玩。雖然我進行了引導,但仍沒有幼兒講出別的辦法。我詫異:這是他們真實的想法嗎?要知道,他們還只是五六歲的孩子!當我再次審視孩子們時,發(fā)現(xiàn)那一雙雙本應天真無邪的眼睛中流露出與他們年齡不相稱的順從。無可否認,謙讓是一種美德,但它絕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假如我們的教育只能使孩子違心的謙讓,那它不是教育的失敗嗎?

  我決定展開主題活動,讓幼兒想出更好的辦法,既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又不傷害別人。在我的啟發(fā)下,幼兒提出,可兩個人一起玩、輪流玩,也可用交換、競賽等方法確定玩者。我鼓勵幼兒大膽地把這些經(jīng)驗運用于實踐。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張釗想用趙巖手里的水彩筆,就拿了自己的書去跟他交換。趙巖當時正畫得起勁,沒有答應。張釗不死心,耐心的把自己的書一頁頁翻給趙巖看,還不停地介紹自己的書怎么有意思。終于,趙巖被吸引住了,同意了交換。

  看著滿心歡喜的兩張小臉,我忽然覺得,教育不就是培養(yǎng)一種生活智慧嗎?當我們的孩子運用這些智慧輕松自如的面對生活時,他們肯定會更快樂、更自信。我想,這也是教育對多元化世界的一種應答。

  二、珍貴的生日禮物

  早晨,我一來到班上,張釗就仰著小臉說:“老師,今天我要早走,媽媽說十點鐘就來接我?!薄盀槭裁囱剑俊薄耙驗榻裉焓俏业纳??!薄笆菃幔磕抢蠋熥D闵湛鞓?!”

  上課了,我組織孩子們畫畫,大家都靜靜地專心畫著。只有張釗一會兒跑到門口探探頭,一會兒趴在窗臺上伸伸脖子,一會兒又跑到我跟前問:“老師,到十點了嗎?”看著小家伙既興奮又不安的樣子,我想了想,對著還在認真畫畫的孩子們拍拍手,說:“小朋友,今天是什么日子,知道嗎?”孩子們抬起頭,詫異地眨著眼睛說:“不知道!”“告訴你們,今天是張釗小朋友的生日,咱們每人畫一幅最美麗的畫送給他做生日禮物吧!”話音剛落,孩子們動手描繪起來,張釗也像小鳥似的飛到了座位上。

  趙俊卓第一個捧著禮物(畫)走到張釗跟前,只說了聲:“給你!”就轉身離去。張釗漫不經(jīng)心地接過去,往旁邊一放,繼續(xù)埋頭畫自己的畫。小家伙們并不知道怎樣送禮物給人家,也不知道收了人家的禮物要說句感謝的話呢!于是,我讓趙俊卓把禮物拿回來,告訴他:“你應該先把禮物的名字說出來,然后再說一句“生日快樂”,這樣小朋友才會高興呀!”孩子懂事地點點頭,捧著禮物又重新走到張釗面前:“張釗,我畫了一架飛機,你開著飛機上天上去玩吧!祝你生日快樂!”張釗雙手接過禮物,美滋滋地咧開嘴笑了?!皬堘?,你也要有禮貌呀,應該怎么說?”我趁機問。聰明的張釗還有點不好意思呢,但也立刻說了聲:“謝謝!”

  不一會兒,孩子們捧著畫好的禮物爭先恐后地送到張釗面前?!皬堘摚宜湍阋粋€大蛋糕,生日快樂!”“張釗,我送你一個布娃娃,生日快樂!”“張釗,我送你……”面對這么多的禮物,張釗真有點應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