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教學設計附反思雨的秘密
大班科學活動教學設計附反思雨的秘密
1、大班科學活動教學設計附反思雨的秘密
雨的秘密
活動設計 :現(xiàn)在正是下春雨的時候,孩子們對雨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他會問:“老師,為什么雨從天上下下來呢?天上怎么會有雨呢?”還有些會問:“夏天的時候怎么河里的水會越來越少呢?”等等一些問題,為了讓孩子能進一步的了解雨和人類的關系,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設計讓幼兒在嘗試各種小實驗來認識一些有關雨的一些科學現(xiàn)象。
活動目的:
1. 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xiàn)象。
2. 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3. 激發(fā)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自然的興趣。
4. 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 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木偶臺、木偶小兔、兔媽媽。
2. 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 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 教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 教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故事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嗎?”
二、 小朋友做小實驗(幼兒第一次嘗試,分組活動)
1. 幼兒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 教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 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
4. 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fā)”現(xiàn)象嗎? (發(fā)散性思維)
三、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xiàn)象“幼兒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
1. 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 倒熱水在杯里,問:杯子里冒出來的是什么?(水蒸氣)
3. 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xiàn)什么? 為什么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 放幻燈(通過直觀教學,重點理解“為什么會下雨”的科學現(xiàn)象)
1. 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都到哪里去了呢?
2. 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結合幻燈)
3. 請小朋友把“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小秘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 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1. 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好處。
2. 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危害。
3. 總結幼兒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幼兒從小學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活動反思:
這一堂課下來,幼兒非常開心,他們了解了雨的秘密。他們通過自己親身做實驗來認識天上怎么會下雨,了解雨對我們人類的利害關系。
2、大班優(yōu)科學教案《雨的秘密》含反思
活動目的:
1、引導小朋友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小朋友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xiàn)象。
2、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3、激發(fā)小朋友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自然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木偶臺、木偶小兔、兔媽媽。
2、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幼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故事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嗎?”
二、小朋友做小實驗(小朋友第一次嘗試,分組活動)
1、小朋友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幼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
4、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fā)”現(xiàn)象嗎?
(發(fā)散性思維)
三、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xiàn)象“小朋友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
1、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倒熱水在杯里,問:杯子里冒出來的是什么?(水蒸氣)
3、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xiàn)什么?
為什么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放幻燈(通過直觀教學,重點理解“為什么會下雨”的科學現(xiàn)象)
1、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都到哪里去了呢?
2、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結合幻燈)
3、請小朋友把“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小秘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1、請小朋友試著說出雨的好處。
2、請小朋友試著說出雨的危害。
3、總結小朋友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小朋友從小學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思路比較清晰、簡單的,通過圖片、欣賞課件、游戲表演,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過渡也較自然,幼兒能隨著老師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題。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維也很活躍,常規(guī)紀律自覺遵守。大部分幼兒舉手發(fā)言很積極,思維至始至終都跟隨著老師,當然也有極個別幼兒雖然做似端正,卻沒有主動發(fā)言,他們應成為老師關注的焦點,要想辦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雨的秘密》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雨的秘密雨的秘密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xiàn)象。
2.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3.激發(fā)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自然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雨的秘密》
活動準備:
1.木偶臺、木偶小兔、兔媽媽。
2.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
教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故事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嗎?”
二、小朋友做小實驗(幼兒第一次嘗試,分組活動)
1.幼兒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教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
4.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fā)”現(xiàn)象嗎? (發(fā)散性思維)
三、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xiàn)象“幼兒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
1.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倒熱水在杯里,問:杯子里冒出來的是什么?(水蒸氣)
3.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xiàn)什么? 為什么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放幻燈(通過直觀教學,重點理解“為什么會下雨”的科學現(xiàn)象)
1.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都到哪里去了呢?
2.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結合幻燈)
3.請小朋友把“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小秘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1.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好處。
2.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危害。
3.總結幼兒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幼兒從小學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新穎、有趣。幼兒從以往“教師示范,幼兒學樣”的舊教學模式中擺脫了出來,真正成為科學活動的主人。我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再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通過探索嘗試活動,總結水的性質。在活動中我沒有進行一手包辦,而是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讓幼兒通過猜一猜、嘗一嘗、看一看、抓一抓,去觀察、發(fā)現(xiàn)、思考。充分調動了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發(fā)展了直觀思維能力。同時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注意力集中,情趣很高,沒有心不在焉的孩子。讓不同的孩子在自身素質的基礎上得到了不同的進步,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又增強了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中,我得到很多啟示:
(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善于觀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著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
(二)、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以“幼兒主體,教師主導”為理念,考慮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和現(xiàn)有知識,給幼兒創(chuàng)設應有的環(huán)境和氛圍,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提高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樣孩子們就會有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
4、大班科學教案《雨的秘密》含反思
設計意圖
在“美麗的傘”的主題活動中,幼兒會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下雨,聯(lián)想到下雨的季節(jié)。眾所周知每個季節(jié)的特征。而“梅雨”是長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區(qū)初夏季節(jié)的一個明顯的氣候特征。本活動以引導幼兒了解雨是怎樣產生的開始,逐步遷移到對我國氣候中“梅雨季節(jié)”來歷的探究?;顒又辛η笞兛菰锏墓噍?、被動的接受為幼兒主動實驗、大膽推測、遷移地學習,從而自己得出結論。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自己做小實驗,了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科學現(xiàn)象。
2、 通過探索“雨”的形成,理解“梅雨季節(jié)”的來歷。
活動準備
1、 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火柴等實驗工具。
2、 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1、 幼兒邊看情景表演邊思考: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允許幼兒充分想像和猜測。
2、 幼兒做實驗。但要注意安全。
(1) 幼兒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 幼兒仔細觀察并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總結:水熱了就會有蒸汽,許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
(3) 討論:你平時看過“蒸發(fā)”的現(xiàn)象嗎?
3、 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xiàn)象。
(1) 幼兒觀察:熱水倒在杯里,用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發(fā)現(xiàn)什么?
(2) 幼兒思考:玻璃片上為什么會有水珠?
4、 幼兒看幻燈聽故事,重點理解:為什么會下雨?
教師提問: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奇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到哪里去了?
5、 引導幼兒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知道雨對人的好處與危害。
6、 啟發(fā)幼兒用所掌握的經(jīng)驗解釋“梅雨季節(jié)”。 幼兒思考:為什么在每年的四五月份總是下雨?.!來源:屈,老.師教案網(wǎng)"引導幼兒知道梅雨季節(jié)是海洋空氣與海洋冷空氣相遇形成了一段時間里雨水十分多的現(xiàn)象。
活動延伸
梅雨季節(jié)時,請家長與幼兒一同觀察和記錄雨水、潮濕、物體發(fā)霉的情況。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思路比較清晰、簡單的,通過圖片、欣賞課件、游戲表演,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過渡也較自然,幼兒能隨著老師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題。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維也很活躍,常規(guī)紀律自覺遵守。大部分幼兒舉手發(fā)言很積極,思維至始至終都跟隨著老師,當然也有極個別幼兒雖然做似端正,卻沒有主動發(fā)言,他們應成為老師關注的焦點,要想辦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5、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滾動的輪子》教學設計活動反思
設計意圖: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輪子的應用非常廣泛。幼兒對輪子也并不陌生,從呀呀學語時的玩具到上幼兒園路上的車水馬龍,可以說輪子伴隨幼兒成長。但他們不會去思考為什么要裝上輪子? 種類繁多的輪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輪子為什么都是圓的?《綱要》中科學領域目標指出:要讓幼兒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運手動腦,探究問題。為了培養(yǎng)幼兒主動探索、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設計了《滾動的輪子》這一活動,通過比較猜想—一微課引導——動手操作——驗證記錄——總結交流這——流程,讓幼兒了解物體形狀和輪子滾動之間的關系,感受輪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通過探索與實踐,感知輪子是圓形的;可以由多種材料制成,它會滾動。通過嘗試、比較,體驗輪子能省力,體會輪子的重要性。
2、培養(yǎng)幼兒善于思考、操作、探究的能力,并會記錄和講述自己操作的過程與結果。
3、通過操作探索,鼓勵幼兒相互合作、積極交流,讓幼兒感受探索、合作、分享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掌握輪子的基本特點。
活動難點:感知輪子形狀與滾動的關系。(我將通過讓幼兒比較猜想、微課引導、動手操作、驗證記錄的環(huán)節(jié)來突破難點。)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如各種各樣帶有輪子的玩具、實物;各種積木、物品(書)等。
2.投影儀、課件、相關圖片。
3.微課視頻《輪子為什么是圓的》
4.幼兒操作材料:記錄紙、斜板、瓶蓋、彩筆、方形積木塊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向幼兒介紹老師帶來的玩具,邀請幼兒欣賞。
設計意圖: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探索輪子基本特點活動。(5分鐘)
?、儆變悍稚⑼嫠?、探索帶輪玩具,老師參與指導,引導小朋友相互之間交流。
②談話活動:
提問:誰來告訴大家,剛才你玩了什么?怎么玩的?
幾個幼兒回答以后繼續(xù)提問:你現(xiàn)在手上拿的玩具和他們的玩具有什么地方一樣?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引導幼兒觀察、講述、總結,知道大家的玩具都是有輪子的玩具。
?、塾變涸俅瓮嫱婢撸處熞龑в變河^察輪子的基本特點。
幼兒通過看、摸、玩,感知輪子是圓形的,五顏六色的,可以由塑料、金屬、木頭、橡膠等多種材料制成,會滾動。
設計意圖:一改傳統(tǒng)教學先教后學的被動模式,讓幼兒通過感知自主了解、發(fā)現(xiàn)輪子的特點,充分體現(xiàn)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主體地位。
2、輪子形狀的探索活動 (10分鐘)
提問:有沒有發(fā)現(xiàn)輪子都是什么形狀的呢?為什么都是圓形的呢?能不能做成其他的形狀呢?
出示瓶蓋、彩筆、方形積木塊,請幼兒猜一猜誰從斜板上滾得最快?誰滾動的最慢?記錄猜想結果。
播放微課視頻,引導幼兒感知輪子與形狀的關系。
結合微課視頻中講到的操作方法和要點,幼兒自主操作,將瓶蓋、彩筆、方形積木塊從斜板上滑下,比較它們滾動的快慢,并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張貼記錄表,請幼兒講述自己記錄的結果。并引導幼兒從記錄結果得出結論:圓形的物體沒有棱角,比較光滑,所以滾動的最快。
記 錄 表
物品名稱 猜想記錄 操作記錄
記 錄 表
物品名稱
猜想記錄
操作記錄
長方體
圓柱體
長方形
設計意圖:《綱要》中科學領域目標指出:要讓幼兒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運手動腦,探究問題。為了培養(yǎng)幼兒主動探索、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設計了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比較猜想—一動手操作一驗證記錄—總結交流這一流程,讓幼兒了解物體形狀和輪子滾動之間的關系。
3、輪子的用途探索活動(5分鐘)
教師: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我這兒有許多書,我想請小朋友把這些書從教室的這邊送到那邊。小朋友可以想各種辦法把書送過去,看誰想的、用的辦法最多,你們可以自己去找朋友一起想辦法送書。
幼兒進行送書游戲,分別體驗用手拎、抱、抬和用車推的方法,感受用車推的舒服,體會輪子能省力的優(yōu)點。
(1)先請小朋友相互交流一下剛才自己是如何送書的.
(2)提問:誰來告訴大家,剛才你用了哪些方法送書?你覺得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3)引伸談話:輪子的作用很大,你還在哪里見過有輪子的東西?它有什么用處?(啟發(fā)幼兒講述生活中所見的一些有輪子的東西。教師播放課件)
教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地方,許多物品都裝有輪子,輪子的用處真大。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在了解輪子特性的基礎上,感受輪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結束部分(5分鐘)
播放齒輪、滑輪的圖片,教師向幼兒介紹并請幼兒觀看,提出問題“齒輪為什么長滿了小牙齒?”“滑輪是怎樣滑動的呢?”,
設計意圖:設置懸念,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輪子的秘密的興趣。
滾動的輪子
——大班科學活動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是以自由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途徑來開展。所以我在活動前請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一張調查表,協(xié)助幼兒找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有會滾動的輪子,并指導他們畫下找到的各種帶有輪子的物品,也可用剪貼圖片來進行。還發(fā)動幼兒帶來了各種各樣帶有輪子的玩具。孩子們收集的有輪子的玩具很多,有小汽車、有溜冰鞋、有玩具車、滑板車、自行車等。在幼兒來園晨間活動時,我就充分給幼兒以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們自由結伴相互觀察玩具,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互相交換、自由交流、發(fā)表見解非常的投入與開心,為活動作了很好鋪墊。
在活動中,孩子們在玩玩具時不再顯得特加興奮了,而是能帶著老師的問題去比較輪子的異同,大小形狀等。在交流介紹生活中見到的輪子時,由于調查表的作用,孩子們說了很多很多,相互增長的了見識。在感知輪子的形狀與滾動的關系時我采用微課引導,強調方法與要點,再嘗試操作、驗證猜想、實驗游戲的方法,進一步體會理解圓形輪子滾動快,省時又省力。整個活動孩子們都比較投入、興趣濃厚,效果很好。
6、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牛奶畫》教學設計課后反思
活動目標
1.探索顏料和牛奶之間發(fā)生的變化,感受彩色和白色的調和之美。
2.愿意根據(jù)色彩的形態(tài)變化進行大膽想象,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體會到自己牛奶的神秘之處,自己動手的樂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食物顏料(色素),牛奶,洗潔精,抹布,每人一個操作盆。
2.音樂《牛奶歌》。
3.繪本《彩色牛奶》。
活動過程
1.教師扮演奶牛場阿姨,隨音樂《牛奶歌》和幼兒進入牛奶屋情境,一起品嘗甜美的牛奶。
2.欣賞故事,遐想色彩味道。
(1)欣賞繪本彬色牛奶》。
(2)幼兒按故事內容遐想各種色彩牛奶的味道。
(3)白板演示如何將白色和彩色混合,引導幼兒感受顏色變化。
運用photoshop中的涂抹工具,將白色抹入彩色中,引導幼兒感受白色與彩色融合的動態(tài)美。
3.表演魔術《彩色牛奶》,遐想動態(tài)形象。
(1)將食物顏料疊加倒入裝滿牛奶的盆子中間,注意不要晃動。
(2)在顏料中間滴人洗潔精(濃縮),引導幼兒感受不同色彩在牛奶中翻滾運動的變化,觀察和想象不同色彩構成的形態(tài)。 (如各種動物或者花草)
活動結束
以牛奶歌進行幼兒的小律動,讓幼兒在愉快的舞蹈中結束本次的活動。
活動延伸
坐上老師的小火車到科學區(qū)里探索更多的關于牛奶的秘密。
活動反思
神奇牛奶畫的原理:食物顏料的密度比牛奶低,所以它們就懸浮在牛奶的脂肪分子中。洗潔精把脂肪分子打散,使得它們在牛奶表面擴散。這一過程的不斷推進,使牛奶動了起來,帶著顏料到處跑。對于本階段的幼兒來說,這是一個充滿神秘的色彩變化過程,注意不要隨意移動操作盤,這樣效果才會好。
7、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小紙張大力士》教學設計活動反思
設計意圖:
《指南》指出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fā)現(xiàn)事物間的異常和聯(lián)系的過程。紙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在幼兒的世界里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我?guī)ьI孩子以游戲的方式來探索紙的承重特性,讓孩子們通過動手操作知道紙的折疊方式不同它所承載的重量也不相同。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紙的承重特性。
2、探索紙的折疊方式不同它所承載的重量不同。
3、體驗探索的樂趣,樂于探索。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重點:
能探索出紙的折疊方式不同它所承載的重量不同。
活動難點:
探索的過程。
活動準備:
紙張折疊成的扇形、長方體、三棱形、圓柱體、小畫冊若干、自制的實驗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談話:今天紙寶寶想請小朋友來當裁判,評判他們當中誰是大力士。
2、介紹參賽選手:他們分別是長方體寶寶、扇形寶寶、圓柱體寶寶、三棱形寶寶。
3、講解比賽規(guī)則:誰頂起的小畫冊最多誰就是大力士(強調每本小畫冊的重量必須是相同的,把比賽的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
二、比賽開始(進行實驗)
1、分別實驗看誰頂起的小畫冊最多。(強調形狀不同,放的方式不同,承載重量的能力也不相同。)
2、宣布比賽結果:圓柱體寶寶是大力士。
三、總結
通過比賽我們得出一個結論:紙的折疊方式不同它所承載的重量也不同。
活動延伸:老師今天只選用了四中不同折疊方式的紙寶寶來參加比賽,當然紙還有很多種不同的折疊方式。小朋友還可以折疊出更多種紙寶寶來比賽,看有沒有比圓柱體寶寶更厲害的大力士!
《小紙張大力士》微課活動反思
《小紙張大力士》是一節(jié)中班科學教育活動,本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在具體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知道紙張的折疊方式不同它的承重能力也不相同。本教育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給紙寶寶當裁判引起幼兒興趣,接著用游戲的方式介紹了參賽選手:扇形寶寶、三棱形寶寶、長方體寶寶、圓柱體寶寶。通過幼兒操作探究評選出大力士是圓柱體寶寶,最后因勢利導的延伸到折疊更多的紙寶寶去探索有沒有比圓柱體寶寶更厲害的大力士?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對當裁判來評判紙寶寶們誰是大力士很感興趣。都能積極的去操作、探究,從而發(fā)展了幼兒的辯證思維能力。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我在操作示范的過程中有點急于求成的把一個探究活動結束去開展下一個探究活動。另外,在填寫試驗單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處理有些不足,在以后的教育活動中有待改進??傊?,活動進行的比較順利,整節(jié)活動幼兒興趣很濃,每個幼兒都動起來了,活動目標也順利完成。從中我也得到了啟示:科學活動就得讓幼兒自己動起手來,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積極性,才會讓孩子們熱愛探索、熱愛科學。
8、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鹽水》教學設計課后反思
活動目標:
1、對科學活動感興趣,幼兒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鹽溶解在水里會使雞蛋浮起來,鹽越多雞蛋在水中浮的越高,感受探索的樂趣。
2、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重點:讓幼兒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鹽溶解在水里會使雞蛋浮起來。
活動準備:純凈水、食用鹽、攪拌棒、熟雞蛋。
適用對象:大班幼兒。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課題)
二、探索鹽的奧秘
1、用純凈水浮雞蛋
將雞蛋放入純凈水中看能不能浮在水面?實驗操作,得出結論不能浮在水面。
2、加入1勺食用鹽
攪拌融化后觀察雞蛋,看能不能浮在水面。實驗操作,得出結論不能浮在水面。
3、加入2勺食用鹽
攪拌融化后繼續(xù)觀察雞蛋,看能不能浮在水面,實驗操作后發(fā)現(xiàn)雞蛋只浮起來一點點還是不能完全浮在水面。
4、加入3勺食用鹽
攪拌融化后再觀察雞蛋,雞蛋已經(jīng)完全浮在水面上了。實驗證明,純凈水中加入適量的食用鹽,攪拌融化之后,雞蛋就會浮在水面上。
三、活動總結
這就是我們神奇的鹽水!
《神奇的鹽水》微課活動反思
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科學實驗活動,能夠使幼兒在簡短的幾分鐘感受到科學實驗的樂趣。在活動過程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范圍,讓科學實驗課不那么枯燥?;顒拥谝画h(huán)節(jié)我創(chuàng)設懸念讓幼兒感知光憑一杯純凈水雞蛋是不會浮在水面上的,大大激發(fā)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從而展開了加入1勺、2勺、3勺食用鹽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讓幼兒感知少量的鹽不會浮起雞蛋,水中的鹽越多,水的浮力越大。最后總結鹽水的神奇,結束了活動。該微課因為沒有幼兒的參與,所以氣氛有點單一,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以后再有這樣的機會,應該帶上幼兒,讓幼兒直觀感知科學實驗的樂趣,并親自動手操作。
9、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雞蛋的沉浮秘密》教學設計反思
一、設計意圖
《指南》中科學領域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性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保護和發(fā)現(xiàn)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實踐、交流,獲得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生活經(jīng)驗,提高動手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科學探索的欲望。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觀察、實驗、記錄,了解有關雞蛋在鹽水中變化的過程。
2、能用數(shù)字、圖畫或其他符號記錄實驗結果,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3、對科學實驗感興趣,并樂意與同伴協(xié)作完成實驗。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活動重點
1、通過自主觀察、實驗、記錄,了解有關雞蛋在鹽水中變化的過程。
2、對科學實驗感興趣,并樂意與同伴協(xié)作完成實驗。
四、活動難點
1、能用簡單的圖畫或其他符號記錄實驗過程并能表述出來。
五、活動準備
PPT、燒杯2個、新鮮的生雞蛋兩個、食用鹽、玻璃棒一根、勺子、漏勺、溫水600mL、觀察記錄卡、彩筆一盒。
六、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故事導入:小兔媽媽在做飯時候把雞蛋掉到水桶里,沉下去了,它撈不起來,想請我們小朋友們幫幫忙,有什么辦法能讓雞蛋浮起來呢?
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自由討論說一說,看看大家都有些什么辦法讓雞蛋寶寶從水桶里浮起來。(幼兒自由發(fā)揮想想)
2、老師這里有幾樣廚房里用的材料,不知道可不可以幫助你們,出示鹽、等,可以請小朋友感知一下。讓幼兒想一想我們可以怎么做?
3、幼兒分組實驗,觀察并記錄實驗過程。
4、幼兒小結實驗結果。
5、老師規(guī)范總結實驗結果。
6、出示死海中飄在海面的人并解釋這一奇特現(xiàn)象。
結束部分
我們已經(jīng)想到了讓雞蛋浮起來的方法,快讓我們去告訴小兔媽媽吧!
七、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除了往水里加鹽你還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讓雞蛋浮起來呢?回去了想一想,下一節(jié)活動課我們一起來分享吧!
大班科學《雞蛋沉浮的秘密》活動反思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并要求“能用一定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測、在成人的幫助下能制定簡單的調查計劃并執(zhí)行、能用數(shù)字、圖畫、圖表或其他符號記錄”等等?!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备鶕?jù)上述目標,我設計了這次實驗探究活動,讓孩子們不僅經(jīng)歷了整個探究的過程,還經(jīng)歷了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活動,并體驗了物體沉浮變化的過程,學到了先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方法,以及計劃、記錄和表述的能力。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了合作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的自主學習,在探究過程中表現(xiàn)出樂于探究與發(fā)現(xiàn)物體沉浮秘密的欲望,與同伴合作及交流的情感態(tài)度,還學到了改變物體沉浮的辦法和其中的道理在教學過程與孩子們的共同探究中,我也認識到作為科學老師在教學中不要只唯書,應該對實驗事先親手操作來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有的放矢地指導幼兒進行實驗,教師應親身介入并認真觀察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隨時掌握他們在活動中所取得的進展,面臨的困難和出現(xiàn)的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其實親歷也包括教師,當教師也成為一個和孩子們一樣的研究者時,“親歷也才更有教育意義上的味道”。參與,不僅僅是一種肢體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科學探究中的參與更需要一種精神的參與,一種思維的參與,字生通過親歷探究,發(fā)現(xiàn)了好多發(fā)現(xiàn),那么,這么多的發(fā)現(xiàn)本身就是很好地證明了精神參與的美。
1、教師應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在交流過程中盡管有的幼兒答案同別人不一樣或說的并不那么完整,作為教師不能輕易否認,要讓幼兒知道科學探究的答案有時不是唯一的,要肯定幼兒存有已見。既要關注別人的答案,又要反省自己的答案,這樣,科學素養(yǎng)才能逐步得到培養(yǎng),在實驗探究的進程中,適當激發(fā)引導評價,對幼兒形成科學學習的習慣和興趣有很大的作用。
2、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低估幼兒的潛能,適當放手讓幼兒自己去探究,反而更能增加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雖然有的小組究活動并未十分成功,有的小組失敗了但他們沒有氣餒,這才是科學探究真正的精神態(tài)度。
3、“意外并非壞事,只要因勢利導,可能成為幼兒創(chuàng)新的動力,從“意外”中獲得意外的收獲。在本次實驗中,加鹽量的多少,攪拌、溶解的程度,都是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教師對幼兒的實驗結果的判定都應視不同的實驗方法而言,決不可為追求統(tǒng)一結果而扼殺幼兒自主探究的興趣。針對大班幼兒來說,我對孩子們的表現(xiàn)比較滿意?;顒忧拔以趨^(qū)角提供水盆、雞蛋、食鹽等材料,目的就是為了讓兒童在自然的情況下與材料互相作用,在玩水的過程中無意識的發(fā)現(xiàn)和獲得初淺的“沉”、“浮”經(jīng)驗,再通過集體活動幫助幼兒歸納和形成有關物體的經(jīng)驗,結果證明我的目的達到了,這是一種區(qū)域活動與集體活動的嘗試。同時,我讓孩子們做簡單的記錄,目的是讓他們通過記錄雞蛋在燒杯中的沉浮狀態(tài),并根據(jù)雞蛋在水里實際沉浮狀態(tài)來驗證原有的猜想,調整自己的認識,使幼兒知道:一切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通過實驗,讓幼兒在實驗中無意識地發(fā)現(xiàn)和獲得初淺的沉浮經(jīng)驗,為了讓幼兒發(fā)現(xiàn)雞蛋不同沉浮現(xiàn)象,在活動結束時候,為幼兒安排了一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作雞蛋沉浮的任務,從而更進一步激發(fā)幼兒主動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的欲望。
不足之處:由于科學活動是沒有終結性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將隨著孩子們的認識程度的深入而不斷地改變,不斷地提出新的假設和解釋較少。同時在材料準備的時候,也能更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盡可能多地為孩子提供想象的空間。
10、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小動物過冬》教學設計故事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動物過冬的主要方式:(1)躲藏(2)冬眠(3)遷徙(4)換毛
2、對探索動物過冬方式感興趣知道關心、愛護動物。
3、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活動準備
課件、動物過冬方式的卡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題“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你們感覺怎樣?我們是怎樣度過寒冷的冬天??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
二、聽故事了解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
1、幼兒帶著“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問題聽故事初步了解幾種動物的過冬方法。
小螞蟻為過冬準備充足的食物?青蛙在洞穴里不吃不喝的冬眠?兔子換上了厚厚的毛?大雁、小燕子飛到溫暖的南方去。
2、歸納出幾種動物的過冬方式根據(jù)故事中的內容,出示相應的過冬卡片和動物卡片。
3、教師小結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小動物們很聰明,它們?yōu)榱四苌嫦氯?,都有自己度過寒冷冬天的方式。有的給自己換上厚厚的毛、有的在洞穴里冬眠、有的準備過冬的糧食、還有的飛到溫暖的地方去過冬。
三、通過操作了解更多的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1剛才我們知道了青蛙、小螞蟻、小兔和小鳥過冬的方法。
還有一些動物也想請你們猜猜,它們是怎樣過冬的,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動物?“
2、出示蜜蜂、蛇、丹頂鶴、獅子等小動物,幼兒互相討論”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3、請幼兒講述討論結果共同歸類。知道還有一些動物冬天不冬眠,也喜歡運動。
躲藏--蜜蜂、螞蟻(老鼠)等;(幼兒用動作表示”躲藏“)冬眠--青蛙、蛇、熊(蝙蝠、刺猬、蝸牛、蚯蚓)等;(解釋:眠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動的意思)遷徙--燕子、大雁、丹頂鶴等;(解釋:遷徙就是從一個地方搬到另外一個地方的意思。)換毛--獅子、狐貍、狗、羊(雞、鴨、兔)等。
4、幼兒操作,給動物與它過冬方式連線,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動物過冬方式的了解。
四、教師總結
表揚一些不怕冷的小動物,如:啄木鳥,在寒冷的冬天也出來工作,為樹木除害蟲。
活動延伸:與家長進一步探索小動物過冬的一些方式。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通過幼兒了解動物過冬的方式,其實動物也很聰明,為了能生活下去,不讓自己餓死、凍死,都有度過寒冬的方式,還豐富了詞匯。讓幼兒更懂得怎樣去愛護動物。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讓幼兒觀察一些事物,多了解一些科學知識。
11、幼兒園社會活動《猜猜樂》大班愛國活動教學設計反思
“猜猜樂”游戲的設計類似“做動作猜成語”,但又“顛覆”了傳統(tǒng)猜謎游戲中只有兩人互動的過程,游戲挑戰(zhàn)著每一個幼兒。將“猜猜樂”游戲與“我是中國人”主題相鏈接,讓幼兒積累了一定的前期經(jīng)驗,再找來許多與中國有關的圖片……關鍵在活動的最后部分設計了圖片展示,期望能通過一段聲情并茂的朗誦進一步提升和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情感。
活動目標:
1.了解與中國有關的事物,并能抓住主要特征對事物進行描述。
2.能選擇、捕捉事物有用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大膽猜測。
3.遵守游戲規(guī)則,在體驗游戲樂趣的同時,升華熱愛祖國媽媽的情感。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課件、記分牌、“我的祖國”相關內容的準備。經(jīng)驗準備:幼兒提前上網(wǎng)搜集與祖國相關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介紹游戲,了解游戲玩法和游戲規(guī)則。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名字叫“猜猜樂”。你覺得這是怎樣的游戲?講解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
1.猜謎者不能看圖片,但是猜謎者可以根據(jù)大家提供的信息猜謎,直到猜出才算勝。
2.提供信息的幼兒每次可用一句話來描述事物的特征,但不能說出圖片中物體的名稱。
環(huán)節(jié)評析:讓幼兒明確游戲的規(guī)則,讓每一個幼兒明確評判標準,這是開展游戲的關鍵。講一遍之后要問幼兒“我說明白了嗎?誰起來復述一遍?鼓勵
幼兒復述規(guī)則,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掌握游戲規(guī)則,便于幼兒執(zhí)行規(guī)則。二、熱身運動,初次體驗,真實理解游戲規(guī)則,嘗試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進行描述。
(PPT 展示圖片—熊貓)
師:我們來試試看,誰愿意上來猜?看圖片的孩子們看明白了嗎?誰來告訴他信息?千萬不能把名字說出來哦!
小結:你們剛才玩的很好,上來猜和坐在下面說的小朋友都積極動腦了, 說的抓住了圖片上事物的最主要的特點來說,猜的孩子認真聽、很快說出了答案。
環(huán)節(jié)評析:試猜的圖片可以簡單些。試猜,關鍵是提供幼兒實際操作的機會,以幫助他們真正了解規(guī)則、掌握規(guī)則。當然,試猜時提供的圖片最好也與
“我是中國人”主題有關,這樣能使整個活動一脈相傳。幼兒每次猜對后,教師還可以鼓勵他們回憶:還記得剛才哪幾個朋友為你提供了信息?和他們一一握握手!事實上,這樣的過程能漸漸地讓幼兒意識到自己的成功與多個同伴提
供的信息有關。
三、搶答游戲競賽,了解一些與中國有關的事和物。
1.講解競賽規(guī)則和要求:
規(guī)則一:每隊依次派出一個幼兒參賽,比如第一輪,每隊的排頭參加;第
二輪,每隊的第二個幼兒參加。依次類推。
規(guī)則二:游戲開始后,每隊的代表進行搶猜,誰先猜出謎底,他所代表的隊為勝,并可加 10 分。
規(guī)則三:競賽過程中如果下面提供信息的幼兒直接說出答案,對方隊即可直接加 10 分。比賽結束,總分多的一隊為勝。
規(guī)則四:每隊的排頭負責記分,但必須聽到教師說“請加分”才能翻牌。環(huán)節(jié)評析:在玩法不變的基礎上,規(guī)則有了改變,同樣需要教師擲地有聲
地傳遞給每一個幼兒,讓幼兒知道下一環(huán)節(jié)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這是公平、公正開展競賽的關鍵。
2.搶猜游戲
五星紅旗---提示:什么形狀、顏色?上面有什么?(紅色的長方形,上面有五顆黃色的星星,是我們國家的國旗……)
天安門-----提示:是什么?在哪里?房子上都有什么?(是一座偉大的建筑、在北京,上面有紅紅的燈籠和五星紅旗……)前面有一個很大的廣場,每天早晨,解放軍叔叔會在天安門前升起五星紅旗,特別壯觀。
萬里長城-----提示:在哪里?很長很長,在飛機上看就想一條長龍。長城是我們中國很著名的一個名勝古跡,世界各國的人到中國來就一定要去長城參觀。
筷子-----是一種生活用品。多用筷子會讓我們的小手更靈活、大腦更聰明呢!筷子是我們中國人發(fā)明的一種吃飯的工具,是獨一無二地的,外國人都不會用筷子,現(xiàn)在很多外國人都學著我們中國人用筷子呢!
毛筆------書法工具。古代的人都是用毛筆寫字,寫出來的字非常漂亮?,F(xiàn)在有許多外國人都學習用毛筆寫字呢。這也是我們中國的驕傲!
粽子-----什么時候吃?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福-----什么時候貼福字?春節(jié)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節(jié)日,春節(jié)時除了貼福字,還干哪些事情?對,貼福字、貼對聯(lián)、放鞭炮……
放鞭炮時很熱鬧,我們要注意什么呀?對,要注意安全,你們都是安全小模范呢!
過年的時候吃什么?對,過年時,中國人都要從很遠的地方趕回家和家里人團圓、吃餃子,這是一家人最最幸福的時刻
環(huán)節(jié)評析:在設計中,除了提供幼兒非常熟悉的天安門、長城、月餅、毛筆等圖片外,還可提供一些稍有難度的圖片,如國花牡丹、長城。為了幫助幼兒猜出結果,教師特意為幼兒建構“腳手架”,讓幼兒在聆聽歌曲《牡丹》《長城長》中尋找正確答案。
在兩組競猜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猜謎情況,靈活地給予幼兒不同回應。當幼兒太過順利時,教師可通過追問“還能提供什么信息讓別人猜出答案呢”, 來鼓勵其他幼兒從不同角度描述事物;當提供信息的幼兒屢屢講不到要點時, 教師可親自為幼兒提供信息以作示范;當信息提供已相當完整,而猜謎者卻百思不得其解時,教師則可以公布答案結束猜謎。
3.查看記分牌,公布競賽成績……
師:今天,你們每個人都猜過謎了,你是用什么好辦法猜出答案的?你們每個人也都做過提供信息的人,你覺得提供信息的人怎樣說才能讓別人明白呢?
環(huán)節(jié)評析:提出這樣的問題,未必會收獲具體答案。但提出這樣的問題, 能讓幼兒回憶游戲的過程,并且能漸漸地引領幼兒掌握提供信息的要領,知道
我們不僅要會說話,還要學著把話說準確,這樣才能讓人聽得明白。四、觀看短片,升華幼兒對祖國媽媽的熱愛。
師:我們祖國的驕傲還有很多很多,老師把一些與中國有關的圖片,做成了一個小電影,來,我們一起看看,看我們的祖國有多么了不起!
……
孩子們,看了這些,你們心里想到了什么?老師相信,只要你們努力學習本領,將來你們每個人都會成為祖國媽媽的驕傲!現(xiàn)在,我們站起來,手拉著手,一起大聲說:祖國媽媽,我愛你!(音樂起……)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與其說是游戲,不如說是一次游戲化的集體教學活動,從激發(fā)大班幼兒的好勝心與集體榮譽感出發(fā),創(chuàng)設了一個你說我猜、搶答搶猜的游戲情境;選擇猜猜的每一件事物都與“中國”息息相關,凝聚了中國元素的精華,在巧妙設置其次第出現(xiàn)的前后順序中,蘊含的是對幼兒前期學習經(jīng)驗的喚起與挑戰(zhàn);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層層深入?yún)s始終圍繞以“提供有用信息”為線索讓幼兒來學習正確表述自己對不同事物的認識與理解,結合了對遵守游戲規(guī)則和同伴合作理解溝通意識的培養(yǎng);雖然教師是借班上課,但現(xiàn)場的師幼互動非常融洽,體現(xiàn)在教師對幼兒的興趣激發(fā)、與幼兒的情感交流,也體現(xiàn)在每一位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同伴間在游戲中的默契配合;整個活動過程,呈現(xiàn)的是一種水到渠成的流暢,是孩子學得愉快、教師教得有效,值得我們學習。
12、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滾滾樂》教學設計反思設計意圖
設計意圖:
幼兒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tài)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幼兒的情感態(tài)和幼兒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及環(huán)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對生活中常見現(xiàn)象的探究興趣。
一天的區(qū)域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幾個孩子聚在一起討論著什么,我悄悄走過去一看,原來,他們正在將奶粉桶、薯片罐、積木等物品在地上滾來滾去并討論它們滾動的路線,感覺要舉行一場比賽,一爭高低的局面……孩子們的舉動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fā),于是發(fā)動孩子共同收集材料,從孩子的身邊、孩子的生活中產生了本次活動——滾滾樂,旨在讓幼兒探索物體的滾動路線與形狀之間的關系。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從中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創(chuàng)造力。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對生活中常見現(xiàn)象的探究興趣。
2.知道不同形狀的物體滾動路線是不同的。
3.能發(fā)現(xiàn)物體的滾動與路線之間的關系。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泡沫積木、銀鷺花生牛奶瓶、薯片罐、八寶粥筒、奶粉罐、紙杯、可樂杯、奶茶杯、皮球、海洋球、木棍。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有過對物品滾動的相關經(jīng)驗,了解可以滾動的物品的特征(它的身上總有一個地方是圓的)。
一、開始部分
出示操作材料,引出活動主題。
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東西,我們來玩一玩,滾一滾吧!
二、基本部分
(一)第一次探索,尋找滾動,鞏固對可以滾動的物體特征的了解
教師:孩子們,請拿好你們的東西找個位置坐下來,讓我來看看你們都找到了哪些會滾動的東西?
教師:想想看,為什么這些東西都會滾動?(幼兒回答)
小結:這些東西的樣子雖然不一樣,但是,他的身上總有一個地方是圓的,所以就會滾動,摸摸看,你手里的東西哪兒是圓的?相互之間交換著摸摸,你摸摸我的,我摸摸你的.
(一)第二次探索,探索滾動路線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1.游戲:滾進球門。
教師:那我們現(xiàn)在就用這些會滾動的東西來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滾進球門》,這個游戲需要兩個人玩,誰來配合我?示范:兩個人面對面分別站在橫線上,一人做球門,另一個人把東西放在線上,瞄準球門,輕輕一推。小朋友在玩的時候注意觀察,看哪些東西不能滾進球門呢?哪些東西能滾進球門?他們滾動時走的路線一樣嗎?
2.幼兒兩兩結伴游戲
3.集體交流分類。
(1)、集體交流分類:好了,孩子們,拿著你的滾動坐到圓點上,誰來說說哪些東西不能滾不進球門?(幼兒驗證)哪些東西能滾進球門?(幼兒驗證)教師引導幼兒分類:現(xiàn)在,請你們把不能滾進球門的東西放到老師的這邊,把能滾進球門的東西放到老師的這邊。
(2)、探索滾動路線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教師以驚奇的口氣提出疑問:“真奇怪?為什么這些紙杯、可樂杯、肯德基筒就滾不進球門呢?”(幼兒回答)
總結:紙杯、方便面筒它們都是一頭大一頭小的,滾動時會轉圈,不能滾進球門,我來把它的形狀畫出來,(畫出一頭大一頭小),想想看,它們滾動時走的走的路線是什么樣的?(幼兒回答),請個孩子來把它滾動的路線畫下來——轉圈 。我們把一頭大圓一頭小圓,滾動時會轉一個圈的物體叫做“圓錐臺”。
“為什么保圓柱形積木、薯片罐容易滾進球門?”(幼兒回答)總結:因為兩頭圓大小一樣,上下一樣粗,可以滾進球門,想想看,它們滾動時走的走的路線是什么樣的?(幼兒回答),請個孩子來把它滾動的路線畫下來——直線(直線) 我們把上下有兩個大小一樣的圓形,身體上下一樣粗像根柱子的物體叫做“圓柱”。
“為什么皮球容易滾進球門?”(幼兒回答)總結:因為皮球它到處是圓的,能滾進球門,它除了可以直直的滾動,還可以向那些方向滾動?因為它的身體到處都是圓的,可以向任何方向滾動,我們把這樣的物體叫做“球體”。
(三).第三次探索:圓柱體和球體滾動時哪個更靈活?
1、游戲“趕小豬”。
這個游戲需要兩個人玩,兩小朋友先站在起點線上,用小木棍分別來趕圓柱體小豬和球體小豬,然后走“s”形繞過小樹,在從兩邊回到這里。比比看哪只小豬最靈活。
(2).幼兒兩兩結伴游戲
(3).集體交流。
師小結:從上到下一樣大的圓筒,我們把它往哪兒推,它就只能往一個方向直直地滾去,轉彎時不靈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滾動,很靈活。原來物體的滾動不僅與它們形狀有關系,而且滾動的路線也與形狀有關,也就是說不一樣的形狀它們滾動時走的路也就不一樣。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在我們的幼兒園里、生活中還有許多可以滾動的東西等待我們去發(fā)現(xiàn),讓我們一起去找找看,還有那些東西可以滾動,他滾動路線是怎樣的?
大班科學活動《滾滾樂》活動反思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實物和現(xiàn)象作為探索的對象?!北敬未蟀嗫茖W活動《滾滾樂》,正是源于我們觀察到幼兒區(qū)域活動中對物體滾動現(xiàn)象的興趣,從而生成的科學探究活動。活動從自由探索——合作操作--交流討論”等環(huán)節(jié),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感知到體驗再到解決問題,使原有的經(jīng)驗與新經(jīng)驗之間建立有機的聯(lián)系。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從中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創(chuàng)造力。從活動目標來看,活動目的具體,符合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發(fā)展需求。在幼兒的積極探索和教師的合理引導下,預設的目標也基本完成。從活動設計上看,活動環(huán)節(jié)安排合理,通過游戲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巷口,層層遞進,始終圍繞著一個字“滾”,引導幼兒自主操作、觀察發(fā)現(xiàn)、交流討論來解決問題。首先通過游戲“滾進球門”,來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不同形狀的物體滾動路線是不同的;接著再通過游戲“滾小豬”,發(fā)現(xiàn)物體的滾動路線與形狀之間的關系。從現(xiàn)場的教學效果來看,預設的內容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方式,在師幼的積極配合下,預設的目標也基本完成。在活動中,閃現(xiàn)出了幾個亮點,首先是材料的選擇和使用,結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收集了許多生活用品、玩具,如:奶粉罐、牛奶盒、薯片盒等等。在最后的操作環(huán)節(jié),我們準備了豐富的材料供不同層次的幼兒自由選擇,可操作性強,讓幼兒在游戲中探索,在擺弄中發(fā)現(xiàn),在操作中表達,在玩耍中想像,培養(yǎng)幼兒主動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能力,使他們在開放的活動中拓展自己的空間,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形成自己的個性。游戲是本次活動的又一亮點。為了讓孩子們能學得更加輕松、快樂,我們設計了多個游戲貫穿整個活動:先是在游戲中尋找會滾動的物體,之后在游戲中體驗不同形狀的物品滾動的路線不同,在各游戲環(huán)節(jié)都提供了豐富的材料,供幼兒自由選擇,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讓他們在玩中樂,樂中學,自主發(fā)現(xiàn)物體滾動路線與性狀之間的關系。因此,此次活動目標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實施和鞏固。第三,營造了一個溫馨的心理環(huán)境,活動中教師始終把自己定位于一個引導者、支持者、參與者,鼓勵激發(fā)每個孩子大膽參與嘗試。激勵幼兒從不同角度去感知、觀察、思考,這也正穩(wěn)合了《指南》的精神:以關懷、接納、寬容的態(tài)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但是,我在活動中沒有關注到所有幼兒的表現(xiàn),師生互動較好,但生生互動得不夠好?;顒又?,操作材料雖然豐富,但也只是起到了鞏固知識的作用,探索價值還不夠,如果還能再添加一些更深一層的游戲,促使幼兒更進一步的探索,這一環(huán)節(jié)會更加完美。
13、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維尼的新家》教學設計及反思
活動內容:大班科學活動微課設計方案《維尼的新家》
課程名稱:大班科學活動
知識點名稱:《維尼的新家》
教學對象:大班幼兒
【設計思路】 大班小朋友特別喜歡幫雪花片積木排隊、串珠、穿項鏈等結合中班科學領域的活動目標,我設計了這次活動,想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對有規(guī)律的排序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引導幼兒聯(lián)想生活中有規(guī)律排序的事物,使幼兒感受到規(guī)律排序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整節(jié)課教學設計遵循“故事為主導、情節(jié)為主體”的原則,通過“幫小動物修路”、“制作禮物”等活動,讓幼兒積極性、主體性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
【活動目標】
發(fā)現(xiàn)物體排列的規(guī)律,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并會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排序。
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重、難點】 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教學方法】教授法、 演示法、 引導發(fā)現(xiàn)法、 總結歸納法
【活動準備】
跳跳虎、小豬、小袋鼠、大灰狼、小熊維尼的圖片。有三條路的背景圖,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實訓教學
【活動過程】
一、結合“情境”導出故事
圖一:(出示畫有森林的背景圖)
片頭
創(chuàng)設情境以小熊維尼,今天要搬新家了為導入點,他還請了好朋友們去家里做客,引出三只小動物,你們猜猜我請了誰?
他們分別是,跳跳虎、小袋鼠、 小豬。
正文講解
通過三條不同有規(guī)律的小路, 以動畫的形式播放,三只小動物依次根據(jù)自己的發(fā)現(xiàn),講出自己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情節(jié)一:豬小弟發(fā)現(xiàn)第一條路(123123)的規(guī)律排序:小袋鼠進行小結:像這樣按照一定的順序反復排列幾次就是有規(guī)律。情節(jié)二:跳跳虎發(fā)現(xiàn)了第二條路遞增規(guī)律(12131415)。小袋鼠進行遞增規(guī)律的小結。情節(jié)三:大家一起探討第三條路的規(guī)律與第二條路的規(guī)律相反,由此引出遞減的規(guī)律。
二、運用游戲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 分鐘左右)
游戲一:裝飾房子(123123)
游戲二:糖果串珠(遞增、遞減的排序)
三、結束部分( 秒左右)
教師小結: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們是如何排序的并進行總結。(遞增就是一個比一個多:遞減就是一個比一個少)。
四、延伸活動( 秒左右)
其實生活中還有更多的排序在等著你去發(fā)現(xiàn),比如:聲音的排序、動作的排序等等,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嗎?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大班科學活動《維尼的新家》微課反思
大班小朋友特別喜歡玩雪花片、積木排隊;串珠、穿項鏈等,結合大班科學領域的活動目標,設計了這節(jié)微課活動,想通過動畫故事使幼兒對有規(guī)律的排序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引導幼兒聯(lián)想生活中有規(guī)律排序的事物,使幼兒感受到規(guī)律排序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設計遵循“故事為主導、情節(jié)為主體”的原則,通過“幫小動物修路”、“裝飾房間”“糖果排序”等活動,讓幼兒的積極性、主體性充分得到表現(xiàn)。
本節(jié)微課首先從技術手段: 挑選背景圖片及動圖,制作PPT和CamtasiaStudio,在制作軟件:PowerPoint;剪輯師、錄屏軟件,CS。進行了大量圖片以及動圖的篩選,然后將圖片和動圖用PPT的方式制作成電子演示文稿,制作豐富多樣的動畫效果,配上輕快的背景音樂,將PPT錄制為視頻,同時配上故事的語音講述,使用錄屏軟件錄制后,用剪輯師編輯,最后生成教育教學活動《維尼的新家》,在動畫故事呈現(xiàn)中,幼兒與環(huán)境互動,在探索、操作、發(fā)現(xiàn)、感知中獲得有關科學現(xiàn)象——有規(guī)律的排序方法(ABC、遞增與遞減),活動設計先后進行了很多次調整,在多次的實踐、反思、修正中,生成了本次教育教學活動。從孩子們參與中感受到活動的趣味性,體驗到科學活動的魅麗和神奇;同時我們自身也感悟到幼兒園科學活動整體設計充滿了教與學的智慧,感受到幼兒園科學教育中幼兒數(shù)學素質初步培養(yǎng)、激發(fā)興趣的重要性,進一步激發(fā)了對幼兒科學活動中一些問題的思考。
“教育的最高要求應該使幼兒具有邏輯推理能力以及掌握復雜抽象概念的能力?!焙⒆拥氖澜缡且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在科學活動中,讓他們始終趣味盎然,始終潛力突發(fā),在活動中科學素質得到發(fā)展,文化素質得以提高。
14、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靠風力傳播的種子》教學設計活動反思
【教材依據(jù)】
選自幼兒素質教育操作材料大班下冊科學四月主題“奇妙的春天”——種子的傳播(認知活動)
一、設計思路
在奇妙的植物王國中,蘊含著許多的奧秘,其中種子傳播就是其中的一種。種子對于幼兒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幼兒所見到的大部分都是農作物的種子,是靠人類來種植的。在自然界中還有許許多多的野生植物,他們有各種各樣奇特的種子,能借助于外界或自身的力量遍布世界。這對于幼兒來說相對就比較陌生了。然而正是因為幼兒在這方面經(jīng)驗的欠缺,所以這一活動能使幼兒產生更濃厚的探索興趣。
在引導幼兒觀察了解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與其傳播方式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視頻資料,讓幼兒了解借助風力傳播的種子旅行的秘密。并通過這一活動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世界的熱情。
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像蒲公英這類小而輕的種子的特殊傳播方式。
2、親近自然,對種子的傳播方式有繼續(xù)探索的興趣。
3、察覺到植物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與其特殊傳播方式之間的關系。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三、活動重點:
初步了解像蒲公英這類小而輕的種子的特殊傳播方式,知道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等和生活環(huán)境與其傳播方式之間的關系。
四、活動難點:
對種子的傳播方式有繼續(xù)探索的興趣。
五、活動準備:
1、幼兒和家長一同搜集有關種子傳播的知識。
2、認識蒲公英、野茼蒿、楊樹柳樹等植物。
3、各種植物及其種子的圖片、PPT課件。
六、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師: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植物,你認識哪些植物了?喜歡他們嗎?(幼兒說一說)
2、植物寶寶們正在討論他們心中的愿望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觀看動畫《種子們的愿望》)
3、你們都去旅行過嗎?用什么方法去旅行的? (播放視頻《人類的旅行》)可是植物寶寶們沒長腿腳,想去旅行怎么去了?靠誰幫忙了?
4、過渡:自然界中無奇不有,今天,我們就來當回小科學家,一起研究種子旅行到底有著怎樣的奧秘?
(二)了解像蒲公英種子的傳播方式。
1、認識蒲公英。出示實物:(蒲公英)說起旅行,種子寶寶們早等不及了,看,你認識他嗎?
2、小耳朵聽(播放風吹蒲公英的視頻片段),小朋友們猜猜蒲公英是怎么散播種子的?為什么這么想? 我們用嘴吹吹蒲公英。
3、觀看自然界中蒲公英是怎樣傳播種子的視頻。
4、教師小結。
(三)了解其他像蒲公英那樣長有絨毛或絨球的種子的傳播方式。
1、游戲:“火眼金睛”
(1)還有一些植物,也是靠風力傳播種子的,動腦想象這幾種植物里,誰會像蒲公英一樣靠風力傳播種子呢?(播放視頻)
(2)是不是所有的種子都是靠風力去旅行的?(當然不是)教師小結靠風力傳播的種子的結構特點。(視頻:它的形狀與蒲公英很相似,像這樣種子小而輕,上面長有冠毛,就可以隨風飄揚,遠征他鄉(xiāng)靠風力散播)。
(3)在自然界中,還有哪些植物也象蒲公英那樣靠風力散播種子的?(蘆葦?shù)?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查查資料吧!
(4)教師小結:不同的植物有它特殊而有趣的傳播方式,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
(四)游戲:“旅行報名我參加”
游戲規(guī)則:根據(jù)圖片上植物種子的形態(tài)等特點,選擇合適的旅行團,幫助種子寶寶實現(xiàn)旅行愿望。
1、教師介紹風兒旅行團、動物旅行團、水上漂流三個旅行團。并選三個幼兒當導游,手持旅行團標志。
2、發(fā)放植物及其種子的圖片,教師示范參團報名(如手持野茼蒿的應該在風兒旅行團報名等)
3、幼兒游戲:根據(jù)手里的圖片選擇合適的旅行團。
4、集體評議:
(五)教師小結:你們的本領真大,我們一起夸夸自己吧! 大自然中的植物真奇妙,不同的植物有它特殊而有趣的傳播方式,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
七、活動反思:
科學課是比較枯燥的,然而如何將枯燥的科學課變得不再枯燥,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呢?這是我課前一直思考的問題。為了讓科學活動不再枯燥,我將植物們擬人化,讓幼兒們將種子當成寶寶,通過視頻短片,圖片等引導幼兒,讓幼兒更加直觀的去觀察、發(fā)現(xiàn),便于幼兒的理解與記憶?;顒又?,我主要讓小朋友們看蒲公英種子的傳播方式小動畫,讓幼兒們猜一猜、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歸納,最后解決問題,通過活動,大多數(shù)孩子認識到蒲公英、野茼蒿等有絨毛或絨球的種子的傳播方式。在孩子們認識了各種植物的種子以及它的傳播方式后,我為了更好的鞏固孩子們的記憶,設計了“火眼金睛”“旅行報名我參加”的游戲,引導幼兒積極開動腦筋,幫助種子寶寶去旅行?;顒釉O計豐富有趣,注意設計啟發(fā)性的問題,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究欲望。反思本次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還存在很多問題:第一,由于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經(jīng)驗不足,對種子的傳播方式很模糊,所以說讓幼兒完全掌握有點難;第二,活動前的社會經(jīng)驗準備不足,如果前期師幼一起觀察生活中種子傳播的現(xiàn)象或是搜集有關資料做到提前滲透,那么當天的活動對幼兒來說就會變得簡單易懂;第三,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沒有很好的關注孩子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沒有察覺到他們的需要,沒有及時的鼓勵孩子積極的表達,通過本次活動,讓我了解到了教師在引導孩子們時,要有耐心,不要急著幫孩子們找答案,可以試著讓孩子們自己去尋找、探索,如此,孩子們將更加的有成就感,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這樣更好。第四,活動中使用的多媒體課件和圖片恰到好處,但是不如實物更能獲得直接經(jīng)驗和感性認識。
15、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動物過冬》教學設計反思
一、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學會把過冬方式相同的動物進行歸類。
2、能用自然清楚的語言描述關于動物過冬的經(jīng)驗。
3、激發(fā)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課件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動物過冬的四種主要方式。
難點:歸納操作,講述理由
四、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下雪了,小豬佩奇要去找她的動物朋友一起堆雪人。來到小刺猬和小青蛙的家里,發(fā)現(xiàn)他們都在睡覺;
那么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刺猬和青蛙在冬天會一直睡覺呢?
(二)介紹動物的過冬方式
刺猬和青蛙是怎樣過冬的?(介紹冬眠)
大雁的過冬方式(介紹遷徙)
松鼠的過冬方式(介紹儲藏食物)
綿羊的過冬方式(介紹換毛)
(三)提問幼兒分類其它動物的過冬方式
儲藏食物——松鼠、蜜蜂、螞蟻等。
冬眠——蛇、青蛙、烏龜、熊等。
遷移過冬——大雁、燕子等。
換毛過冬——兔子、綿羊等。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你們是怎樣過冬的呢?可以和身邊的朋友們一起說一說。
《動物過冬》活動反思
首先從微課課題選擇上來說,我選擇的是孩子們都很喜歡的小動物,針對當前的季節(jié)變化,動植物都進入了過冬的狀態(tài),如燕子南飛、青蛙冬眠都是他們關注的事情。我選擇這一課題,就是為了滿足幼兒對這方面的探究欲望,使他們對動物過冬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
其次,從微課的設計思路上來說,《綱要》中指出,幼兒科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精心呵護與培植幼兒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在活動中我緊緊圍繞“激發(fā)幼兒探索動物過冬的興趣”。在對這一點的突破中,我主要借用大量的圖片和動畫輔助教學。如從開始的導入,我就把幼兒的思維集中到對青蛙和刺猬過冬方式的探討上來,根據(jù)平時的觀察和體驗,促使幼兒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經(jīng)過探討后,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孩子們主動地獲取了知識。在微課的制作上,我選擇用小豬佩奇這個小朋友們都很喜愛的卡通動物來引入主題,在闡述問題的時候也多采用動畫、卡通圖片相結合的方式,更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在看中思考,在思考中建構新知。
16、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平衡》教學設計課后反思
設計意圖:
生活中很多現(xiàn)象都蘊藏著平衡的原理。那么如何讓深奧的科學原理更貼近幼兒生活?那么讓抽象的物理現(xiàn)象在孩子的動手操作中體驗感知,是本節(jié)活動設計的初衷。在日常的戶外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好多孩子愛選擇具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如:翹翹板、滾油桶,踩高蹺、騎自行車等。玩的較順手的大多都是協(xié)調性,平衡感較好的。其實生活中很多的物品都滲透著平衡原理。那么如何讓深奧的科學道理貼近幼兒的生活和幼兒的思維方式那?這是本節(jié)課的設計的初衷。
活動思路:
1、對于大班孩子想給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把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平衡現(xiàn)象搬進課堂,讓幼兒知道平衡的簡單原理(找支點、需要力量的均衡)所學知識服務與生活,了解平衡在生活中的使用。
2、整個活動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自主的環(huán)境,想給老師們自主活動認識的啟發(fā)。
3、活動以各種有趣的游戲、探索操作等貫穿始終,引導幼兒親身感受和體驗平衡,從而萌發(fā)對平衡這一科學現(xiàn)象的探究興趣。
4、首先用頂紙盤游戲讓幼兒對平衡概念有初步的感受,激發(fā)起探索興趣;其次,通過自主探索游戲“頂起來”,引導幼兒嘗試用身體的各部位頂起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知道只要找到物體的平衡點,許多事物都能保持平衡的道理;再次,大膽投放更多材料讓幼兒合作嘗試,
5、讓科學知識源于生活在回歸生活,說說玩那些游戲需要平衡。
6、通過PPT讓幼兒更直觀的了解感受生活中平衡的運用。
活動目標:
1、探究物體間保持平衡的方法
2、運用平衡的原理來遷移解決生活中的平衡現(xiàn)象
3、體驗探究帶來的樂趣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5、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廢舊材料)
蛋糕盤、顏料筆、木質積木(圓柱形) 皮球、PVC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小朋友熟悉的兩種材料(蛋糕盤、統(tǒng)一規(guī)格的細水粉筆)猜猜這兩樣材料今天將這樣使用?畫筆兄弟想頂起紙盤兄弟來跳舞,小朋友們覺得畫筆兄弟的想法可以成功嗎?認為可以的請舉手,不可以的請舉手 ?號那我們一起來見證試驗。(請愿意嘗試的幼兒上來操作。)分享如何做到的?(保持平衡,尋找中心)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剛才探究的這種現(xiàn)象叫什么嗎?----平衡
二、 展開(案例展示)
那我們一起用生活身邊的材料來感知這一現(xiàn)象。
案例一:
材料:紙筒、皮球、木板、積木
玩法:
小朋友想想它們能不能像畫筆兄弟一樣互相頂起對方能?(請幼兒嘗試操作)
案例二
材料:畫筆兩支
玩法:請?zhí)剿髯屜旅娴耐献∩厦娈嫻P不掉。
案例三
材料: 積木
玩法:讓積木不借助任何外力站立在指尖上。
案例四
材料: PVC管、木板
玩法:嘗試站立在木板上如何讓身體保持平衡。
小結:許多物體都能保持平衡,只要你能找到那個神奇的平衡點
三、檢驗遷移
1、想想你們在幼兒園玩的哪些游戲中也蘊藏著平衡的現(xiàn)象?
出示:幼兒經(jīng)常玩的滾油桶、滾鐵環(huán)、踩高蹺的圖片。
四、生活經(jīng)驗拓展
生活中的好多現(xiàn)象都蘊藏著平衡原理,平衡現(xiàn)象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PPT生活中運用平衡原理的現(xiàn)象)
今天我們了解了無論是游戲還是生活中的好多現(xiàn)象都蘊藏著平衡的原理。那每種物體的平衡點都一樣嗎?那就讓我們繼續(xù)探索尋找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平衡現(xiàn)象.
《有趣的平衡》活動反思
本活動以各種有趣的游戲、探索操作貫穿始終,引導幼兒親身感受和體驗平衡,通過自主探索游戲“頂紙盤”引導幼兒找到事物的平衡點,實現(xiàn)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然后結合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以及雜技視頻等,讓科學知識源于生活再回歸生活,結尾拋出問題結束,可以激發(fā)幼兒進一步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積極動手操作探索的意愿。
通過案例直觀的了解平衡現(xiàn)象,在做做、看看、想想中滲透知識 。結合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以及表演等擴展延伸,活動目的在于培養(yǎng)了幼兒採素科學實踐的興趣,發(fā)展了幼ル的觀察、比較、思考和細心做事的能力,讓幼兒養(yǎng)成從小主動探素科學的習慣,體驗成功的喜悅。但這個活動也帶給我們很多很深的思考,比如幼兒園教師如何對許多科學現(xiàn)象既準確又合理的解釋,在把握各年齡段科學內容難易的同時,如何才夠深入出地讓孩孩子更明白更了解,這些仍是我們思考和做進一步的探討。
17、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聲音的秘密》教學設計活動反思
設計意圖:
自然界的聲音無處不在,無所不有,對于大班孩子來說,聲音是熟悉的,但是對于聲音是怎們產生的卻又很陌生的。為了培養(yǎng)幼兒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及動手操作能力,本節(jié)課我通過讓幼兒動手操作、探索發(fā)現(xiàn)聲音產生的秘密,并借助聲音駐波器感受聲音的大小與物體振動之間的關系,最后讓幼兒感受身邊的噪音,了解其危害,再次增加幼兒對聲音探索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能夠自由地選擇材料進行對聲音的探索,知道聲音是因為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2、感受聲音的大小與物體振動之間的關系。
3、感受身邊的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體會好聽的聲音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1、小鼓、碰鈴、串鈴、三角鐵等各種樂器和盤子、碗、小勺等任何可以發(fā)聲的物品若干;
2、教學課件(聲音駐波器)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主題。
——教師播放好聽的音樂,幼兒感受這段音樂的美好。
——激發(fā)興趣,談談生活中還有哪些聲音。
2、自由探索,交流討論。
——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并請個別幼兒向集體展示。
——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引導幼兒說出這種物體是怎么發(fā)出聲音的,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3、發(fā)現(xiàn)問題,得出結論。
教師出示小鼓,敲擊產生聲音,通過小豆子在鼓面上跳舞的實驗,從而明白,聲音是因為物體間碰撞振動而產生的。
4、教師設疑:怎樣能使小豆子在鼓面上跳的高一點?怎樣使小豆子在鼓面上跳的低一點?幼兒探索,并實際操作,得出結論,拍打鼓面的力量與小豆子跳的高低有關系。
教師總結:物體振動強度大,產生的聲音就會大;相反,物體振動強度小,發(fā)出的聲音小。
5、結合聲音駐波器,想象直觀的感受物體振動與聲音大小的關系。
6、幼兒感受生活中的噪音,如汽車發(fā)動機的轟鳴聲、建筑工地的施工聲、KTV唱歌的聲音等,了解噪音對人們的危害,同時感受好聽的聲音帶給人們的愉悅感。
活動反思
在自然界中,聲音是無處不在、無所不有的,但對于大班孩子來說,聲音是熟悉的,但對于聲音是怎么產生的卻很陌生。為了培養(yǎng)孩子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本此活動,我設計從聆聽聲音、探索聲音、發(fā)現(xiàn)聲音秘密等幾個環(huán)節(jié)著手,重點探索聲音產生的秘密,難點是讓孩子借助聲音駐波器探索聲音的大小和物體振動的大小之間的關系。
這節(jié)微課,目的在于幼兒通過視覺、聽覺、感知覺等方面對聲音產生興趣,直觀的通過視頻讓幼兒了解聲音產生的原理,我還借助幼兒園科學探索室的聲音駐波器演示,觀察聲音的大小和物體振動之間的關系,達到這節(jié)活動的目的。在活動最后環(huán)節(jié),我尋找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噪音,讓幼兒感受噪音帶給人們的危害,呼吁孩子們遠離噪音的污染,讓好聽的聲音來裝扮我們的世界,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聲音奧秘的興趣。
因為是一節(jié)微型課,自己設計的不是很充足,聲音的探索也需要孩子們在實際生活中去感受、去探索,這只是給孩子在探索聲音的過程中拋磚引玉,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探究欲望,也是《指南》中科學領域的核心理念,希望評委老師們看到這節(jié)課后,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18、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4的分解》教學設計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操作活動,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操作結果。
2、初步感知4的分解規(guī)律,認識分合號。
3、通過游戲、操作,學習4的分解。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教學圖片--帽子、分合號、1-4數(shù)字。
2、紐扣、紙盤、PPT。
活動過程
一、集體游戲:撒紐扣,學習4的分合。
1、教師:請每位小朋友數(shù)出4顆紐扣,小手放在盤子的上方。松開手后把鈕扣撒下去,仔細看看盤子里有幾顆紐扣,盤子外有幾顆紐扣。
2、幼兒進行游戲,大膽的講出自己的操作結果。請老師幫助記錄數(shù)字。(結果相同不重復記錄)
3、學習記錄4的分解,認識分合號。
記錄444
221331
4、教師出示分合號,幼兒觀察。
二、出示教學圖片—帽子,學習分類,進一步學習4的分解。
教師:羊媽媽給羊寶寶們織了好多頂漂亮的帽子,請你幫助羊寶寶把相同顏色的帽子整理在一起吧。
整理4
13
22
31
三、引導幼兒觀察4的分解規(guī)律。
教師總結:左邊的數(shù)字從小到大,右邊的數(shù)字從大到小。
四、游戲---拍手打節(jié)奏。
4可以分成幾和幾
4可以分成1和3
4可以分成幾和幾
4可以分成2和2
4可以分成幾和幾
4可以分成3和1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提供相應材料,供幼兒操作。
《4的分解》活動反思
由于幼兒剛剛學習了2和3的分解和組成,前兩次主要是由老師拿實物進行分合,幫助幼兒理解分合的含義,然后讓孩子們能用語言進行表達分和合的過程,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在已具備這樣的條件下,在學習4的分解時,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讓幼兒們通過自己的嘗試、來探索學習4的分解,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孩子,讓他們在自己的摸索中去獲得知識,找尋答案。
這個活動我設計了4的分解,準備下節(jié)活動課繼續(xù)4的組成。本節(jié)活動課一共有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撒紐扣游戲。第二環(huán)節(jié):出示教學圖片。第三環(huán)節(jié):集體觀察發(fā)現(xiàn)4的規(guī)律。第四環(huán)節(jié):拍手結束。
在課后經(jīng)過反思我又作了以下的調整:
1、第一環(huán)節(jié)中在幼兒玩撒紐扣時,老師應及時進行數(shù)字的記錄,為幼兒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記錄作好鋪墊,降低難度。
2、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應讓幼兒小組活動,這樣更好地集中幼兒注意力。
3、老師應給孩子更多的空間,相信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在活動中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問題、歸納出結果。
總之,通過這節(jié)課的活動孩子們的收獲也不小。
19、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 碰 一 碰
設計意圖 :
幫助幼兒探索周圍生活中常見的科學變化現(xiàn)象,想獲取有關科學經(jīng)驗,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的目標之一。《碰一碰》就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jīng)??吹降摹巴瑯右粔K磁鐵,有時一碰就能被吸住,有時怎么碰都吸不住”的現(xiàn)象,我在這里安排了一系列具有幼兒探索性的活動,發(fā)現(xiàn)并能揭示磁鐵的“同性相互吸引,異性相互排斥”的特征,建立有關磁鐵原理的粗淺概率。
活動目標:
1、對磁鐵感興趣,發(fā)現(xiàn)磁鐵只能吸住鐵制品的特征。
2、發(fā)展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習按一定的標準(是否能吸引)進行分類。
3、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磁性現(xiàn)象、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探索的結果。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活動重點:
讓幼兒能通過自己的操作理解磁鐵的特征。
活動難點:
幼兒初步懂得同性相互吸引,異性相互排斥的道理。
活動準備:
每人一盤材料,內有磁鐵和鐵片、曲別針、螺絲、塑料吸管、玩具,玻璃制品、布料制品。
活動過程:
1、自由玩,觀察發(fā)現(xiàn)磁鐵的特性:
(1)、給每位幼兒一塊磁鐵,告訴幼兒可以用磁鐵和自己想碰的東西碰一碰,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
(2)、請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3)、教師出示備好的盤子里面裝的各種材料,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猜測哪些東西能吸起來,哪些東西吸不起來。
(4)幼兒拿一塊磁鐵先去吸鐵制品、再去吸塑料吸管、玩具、玻璃制品、布料制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
(5)通過實驗操作驗證猜測,進一步發(fā)現(xiàn)磁鐵只能吸引鐵制品的特征。
小結:當磁鐵吸引鐵制品時(曲別針、螺絲、鐵片)就會產生吸引力,當磁鐵吸引木制品時(塑料吸管、木制玩具、玻璃制品、布料制品)就會相互產生推力。2、學習用磁鐵將物品分類。
(1)、請幼兒用磁鐵吸一吸盤子里的東西,把能吸住的東西放到一起,不能被吸住的東西放到一起。
(2)、老師和幼兒共同總結實驗的結果。
3、經(jīng)驗遷移
精揀鐵屑,給每位幼兒分發(fā)一個紙盒,讓幼兒看看盒子里面裝的是什么?(每個
盒子裝了一部分大米,在大米里面裝上各種鐵制品和木制品),提醒幼兒看看米里面有些什么?自己想辦法將鐵屑又快又干凈的剔除掉。
提問:磁鐵吸住了哪些東西?
小結:磁鐵吸住了曲別針、鐵片、螺絲、、、、、、。
4、出示筆、紙若干
出示大記錄筆,幼兒講述實驗結果,老師記錄,獲得磁鐵只能吸住鐵制品的感性經(jīng)驗。
活動延伸:
1、老師引導幼兒用自己手中的磁鐵在室內進行玩碰一碰的游戲,看一看哪些東西是被磁鐵吸引的,哪些東西不能被磁鐵所吸引。
2、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幼兒尋找關于鐵制品的物體。
活動反思:
“同性相互吸引、異性相互排斥”的磁性原理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率,我為了幫助孩子們能理解這一抽象概率,根據(jù)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規(guī)律設計了各活動環(huán)節(jié):第一、二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通過操作先感知磁鐵的特征,然后歸納出“同性相互吸引、異性相互排斥”的磁性原理,發(fā)展了幼兒的思維邏輯能力,第三、四環(huán)節(jié)是通過幼兒根據(jù)以獲得的知識去實踐運用,進一步加強幼兒對磁性原理的理解,更好的解決活動的難點,整個活動設計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我有目的的引導下和幼兒的親身操作,充分調動了幼兒探索的積極性,獲得了有關“同性相互吸引、異性相互排斥”的科學經(jīng)驗,自始自終讓幼兒有了學科學的主體地位,不斷激發(fā)幼兒再次探索的欲望。
20、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與教學反思:神奇地擁抱
設計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科學教育的內容應從身邊取材。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藍天、白云、紅花、綠葉,孩子們生活在一個多彩的世界里,我班的孩子都喜歡美麗的顏色,有好幾個孩子還問:老師,我們生活中怎么有這么多顏色?多彩的顏色是怎么變出來的?孩子們都很疑惑。面對張張尋求真理的面孔,我們學習了美國作家李歐李奧尼的文學作品《小藍和小黃》。這個故事淋漓盡致地講述了顏色大家庭中的愛與顏色之間的融合變色。小朋友們喜歡這個故事,喜歡顏色,更喜歡探索顏色間的奧秘,于是我選擇了顏色大家庭《神奇地擁抱》這個主題的活動。
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愛意。
2、了解兩色相混會變色的現(xiàn)象。
3、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二、技能目標:
大膽操作各種材料,玩變色游戲,愿意講述自己的想法。
三、情感目標:
能愉快的參加動手操作探索活動,體驗變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了解兩色相混會變色的現(xiàn)象。
教學難點:幼兒操作各種材料,玩變色游戲,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小藍和小黃》TV、PPT
2、桃紅、藍、黃色水、注射器、瓶子、帕子若干
3、桃紅、黃、藍顏色幻燈片若干
4、桃紅、黃、藍手偶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擁抱進入課題
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給他們打個招呼吧。老師們還要和小朋友們交朋友,你們高興嗎?好朋友高興地在一起用什么動作表示。(擁抱)我們和自己的好朋友抱一抱,再和老師抱一抱。小朋友們好熱情!我們班的小朋友不僅熱情還很漂亮,因為你們都穿著漂亮顏色的衣服。你們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剛才小朋友和老師還有你的朋友擁抱了,現(xiàn)在顏色朋友也想擁抱,出示小藍和小黃手偶:“我們擁抱在一起發(fā)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小電影吧?!?/p>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由故事引入到變色實驗
1、故事《小藍和小黃》提出問題并據(jù)幼兒回答出示相應圖片。
這個故事講了顏色家庭中、顏色朋友間在一起的一些奇怪、高興的事。老師邊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并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現(xiàn)在老師提問了。故事叫什么名字?小藍家里有誰?你是怎么區(qū)分它的爸爸媽媽的?他們一家人相親相愛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小藍有哪些好朋友?小藍找到小黃了嗎?找到了小黃!想想看,這時候小藍的心情會是怎樣的?(特別開心)他們高興的在一起用了什么動作表示呢?他們啊,開心地抱在了一起,抱啊抱啊。結果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綠回家黃藍父母都不認識她們,他們怎么樣?眼淚聚在一起變成什么?他們第二次回家父母高興地怎么樣?結果又變成?
2、提要求,幼兒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出示小黃小藍手偶:“小朋友們我們有一個疑問,故事里我們在一起會發(fā)生神奇的變化,那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究竟會有的變化呢?我們還有一個好朋友,看,是誰呀?小桃紅和小黃、小桃紅和小藍在一起又會發(fā)生些什么呢?”我們一起動手做實驗來發(fā)現(xiàn)吧。
在做實驗前小朋友聽幾個要求:
(1)桌上有桃紅、黃、藍顏料分別放在三個碗里,碗里各有兩只注射器,每只注射器的家是固定的,用了哪種顏色里的注射器用完了要放在那個顏色里,不要放錯了。
(2)小朋友間互相配合、謙讓,別人在用這種顏色的注射器你也要用那就要學會等待,等別人用完了再用。
(3)加色分三步:(1)任意選兩種顏色注射在自己的一個瓶子里,兩種顏色加得差不多時蓋好瓶蓋搖,觀察它有變化嗎?
(2)然后取出第二個瓶子,再選另外兩種顏色加在第二個瓶子里,再觀察。
(3)最后拿出第三個瓶子,再選最后兩種顏色加在第三個瓶子里,在再觀察。邊做邊用腦筋記住新的顏色是用哪兩種色變出來的。
(4)做實驗時要愛衛(wèi)生,顏料把手弄臟要馬上用帕子擦掉,不要把顏料灑了。
(5)每個桌子坐四個人,兩邊坐,兩頭不坐,這樣小朋友才好操作。
(6)老師巡視指導
3、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觀察到的現(xiàn)象,老師根據(jù)幼兒講的出示幻燈片。
放音樂提醒幼兒停下實驗,出示小藍和小黃手偶:“在剛才的故事里我們發(fā)生了變化,那在小朋友的實驗里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變化?還有我們的朋友小桃紅他和我們在一起,你們又有什么新的變化發(fā)現(xiàn)?請做好好實驗的小朋友來告訴我們吧?!?/p>
根據(jù)幼兒講述老師出示幻燈片:黃+藍=綠桃紅+藍=紫桃紅+黃=桔
小朋友們剛才認真做了實驗,仔細觀察了顏色的變化,而且也說出了自己看到的變化,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看小電影里的顏色是怎么變得吧。小朋友們變了綠、桔、紫還有其他不一樣的顏色是因為你們加的顏料多少不一樣,變化就不一樣。總之,顏色朋友間,顏色家人間相親相愛,兩色一起就會變成新顏色。顏色的變化還有許多的奧秘我們以后再做實驗去發(fā)現(xiàn)吧。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講述自己和他人間的愛。
顏色朋友間,顏色家人間相親相愛,他們的愛用什么來表達?擁抱變色。小朋友們你們愛爸爸媽媽嗎?愛你的朋友嗎?你們是怎樣愛他們的?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唱歌到戶外找更多的顏色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我們帶上顏色掛飾當顏色寶寶一起唱唱、跳跳到外面去找更多的顏色做游戲吧。
教學反思:
本活動由人與人間的擁抱到顏色的擁抱并提出顏色間的奇怪事,設置懸念,讓幼兒產生探索的欲望。借助多媒體讓幼兒從故事中初步了解兩色相混會變色的現(xiàn)象。再提出疑問:黃色和藍色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究竟有什么變化?那桃紅色和黃色,桃紅色和藍色又會有怎樣的變化?激發(fā)幼兒動手操作的欲望。在實驗中,幼兒大膽嘗試各種材料,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實驗。實驗結束后孩子們大膽的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給大家。老師出示幻燈片小結。孩子們唱唱、跳跳到戶外找更多的顏色。
21、大班科學活動優(yōu)質課教學設計及反思:癢一癢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人體哪些部位特別怕癢。
2.在相互撓癢的過程中得到情緒的宣泄和釋放。
3.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海面、羽毛、毛筆、積木、記錄表、記號筆。
三、活動過程:哪里最怕癢.
1、師:小朋友們,你們和爸爸媽媽玩過撓癢癢的游戲嗎?是怎么玩的?那你們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2、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相互逗一逗、撓一撓,找找他身上哪些地方特別怕癢,幫他貼上即時貼。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請你說說你身上哪些地方最怕癢?還有其他怕癢的地方嗎?
(教師在人體結構圖上貼上即時貼)師:覺得脖子特別怕癢的請舉手,看看有多少)
小結:小朋友們都找出了身體上的脖子、胳肢窩和腰這幾個地方特別怕癢。
四、癢一癢
1、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東西,看看有什么?海綿摸上去怎么樣?毛筆摸上去怎么樣?……待會兒就請你們找找哪些材料碰到皮膚上特別的癢,把它們記錄下來。出示記錄表)誰看懂了?可以怎么記錄?
小結:請你和好朋友用這些材料在皮膚上相互撓一撓,在使你感覺特別癢的材料下面畫上一個簡單的標記。
2、師:仔細觀察這張大統(tǒng)計表,你們發(fā)現(xiàn)哪幾種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為什么?
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些軟綿綿的、毛茸茸的東西碰到皮膚上就覺得特別癢,而一些硬硬的東西就不太覺得癢。
五、經(jīng)驗遷移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碰到皮膚上是很癢的,我們回去找找看,再和好朋友一起撓一撓好嗎?
反思:
在探索前,我與幼兒進行游戲互動,我用干凈、干燥的羽毛輕輕撓撓孩子們的手心,他們發(fā)出了咯咯咯的笑聲,有的干脆邊笑邊縮手,快樂的笑聲拉開了活動的序幕,我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覺,之后我請幼兒到桌旁去擺弄材料,通過讓自己癢一癢的方式,孩子們探索發(fā)現(xiàn)了雞毛會讓我們的臉癢癢的,脖子癢癢的,手心癢癢的,棉花有一點點癢,接著我讓幼兒思考“除了臉、手心、脖子會癢癢,我們身上還有哪些部位特別怕癢的?”我們邊討論邊做試驗,發(fā)現(xiàn)了胳肢窩、腳底、耳朵后、臉上、、腰等地方,并用人體結構圖記錄下來,接著我又讓幼兒思考“除了這些材料能讓我們發(fā)癢外,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覺得什么材料、什么動作會讓你癢癢的?”孩子們積極動腦,大膽講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癢”的情景,也令我癢癢的?!薄昂⒆觽冊诜e極的動腦回答與游戲的嘗試中得到了釋放,非常開心。
22、大班科學活動公開課教學設計與反思:奇妙的水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由于溫度的高低,會發(fā)生變化的物理現(xiàn)象。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成冰。
2、通過實驗驗證水的三態(tài)變化,發(fā)展探究能力。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在家里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實驗。
2、準備一只酒精燈、水、燒杯。
3、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朗誦散文詩《會變的水》,引導幼兒思考水是否真的會變,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引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二、回憶生活經(jīng)驗和在家做的“水變冰”的小實驗,講述“水是怎樣變成冰的”。
三、幼兒觀察水遇熱的變化
教師操作實驗,引導幼兒觀察:
1、你們發(fā)現(xiàn)水燒熱后有什么變化?
2、你們看到杯口冒出了什么?
3、水氣是從哪里來的?
4、水變成水蒸汽后到哪里去了?
5、杯子里的水有沒有少?
6、水在什么時候變成水蒸氣的?
四、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把水蒸氣變成水?”
1、提問:我們能不能把水蒸汽變成水?
2、幼兒討論,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實驗材料進行操作驗證。
五、幫助幼兒梳理有關水的三態(tài)變化規(guī)律的經(jīng)驗:當水的溫度在“0”度以下時,水就變成冰。冰融化了變成水。水熱了就會變成水蒸氣了。水蒸氣遇冷又會變成水。
六、跟讀散文詩《會變的水》,啟發(fā)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一步觀察水的變化。
活動反思:
反思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有利于孩子發(fā)展。
這次活動是以通過實驗讓幼兒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所以我選擇在室外進行活動,讓一部分幼兒坐在兩排臺階上,一部分幼兒圍坐成圓圈,以便能讓每個幼兒都能看清楚實驗的全過程,引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事實證明,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情緒愉快輕松,大部分
幼兒的注意力能集中。
反思二:追隨孩子的興趣,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當我出示孩子們自己帶來的冰塊問“水是怎么變成冰”時,由于從冰箱中拿出來有段時間了,小朋友看到冰有些融化了,就開始爭論:“冰怎樣變成水了?”“這個冰塊怎么這么小了?那塊還很大呢?”……這是我在教學中沒有設計到的,顯然大家對這個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決定把這個問題交給孩子們討論,將幼兒分成小組,進行小實驗。鼓勵他們用各種辦法把冰塊變成水。如太陽曬、暖氣烤、開水澆、涼水泡、小手捂等。讓幼兒比較哪種方法能讓冰融化得快一些。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溫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反思三:當提問不利于幼兒活動時,及時引導,加以調整
在活動中我設計了這個問題:“水可以變成水蒸氣,我們能不能把水蒸氣變成水?” 幼兒一時難以回答上來。我就請幼兒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提示在歌曲《云》中這樣唱:“白云白,藍天藍,……不裝魚,不裝蝦,裝的卻是小雨點”。對幼兒講解水蒸汽升上天空后,會變成白云,遇冷后會變成雨水落下來。提問:小朋友在洗熱水澡的時候,有水蒸氣嗎?墻上為什么會有水珠呢?再提醒幼兒思考,我們現(xiàn)在有什么辦法讓水蒸氣變成水。這樣一下子就啟發(fā)幼兒想出了好多方法?!罢襾肀淅锢涞目諝?。”“玻璃是冷的,把玻璃蓋在上面”?!拔业氖忠埠芾?,也可以放在上面讓它變成水”……
反思四:重視幼兒的探索讓幼兒,在操作中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
在把水蒸氣變成水的實驗當中,有小朋友想出把手放在水蒸氣上,水蒸氣也會變成水時,小朋友都圍過來試一試。這時我很猶豫,是阻止還是支持呢?結果我沒有阻止他們,而是在一旁提醒他們注意安全,等他們都一一親自實驗過,然后與他們一起討論這是為什么。就這樣循序漸進地將引導幼兒回到主題。
存在問題:
在活動中還應認真的觀察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在于他們的談話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和經(jīng)驗,激發(fā)孩子們主動學習。
23、大班體育活動優(yōu)秀教案附反思——好玩的溜溜布
活動來源:
我園組織了幼兒體質的測查,測查的項目有20米跑、立定跳遠、單足立、串珠、拍球、投沙包。在前5項測查中我園幼兒達標率都在80%以上,唯有投沙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總結分析主要有兩個原因:幼兒上肢力量較小,(不會用力)或出手角度不對。針對這個情況,根據(jù)新《綱要》體育活動的總目標中指出“激發(fā)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對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幼兒的運動潛能,培養(yǎng)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tài)度?!蔽以O計了這節(jié)以提高幼兒上肢力量和身體協(xié)調性為主的體育活動。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上肢力量和身體協(xié)調性。
2、培養(yǎng)集體觀念和團結協(xié)作、勇敢頑強的良好品質。
3、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4條不同寬度不同顏色的溜溜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簡短談話,引發(fā)參與活動的興趣;
2、隨機玩游戲《跟我一起做》,達到集體活動準備的效果;
教師領操,語言提示:動作活潑、有力。
二、 基本部分
通過神秘的方式引出游戲的材料-溜溜布,引起幼兒的注意和興趣。
游戲一,大風小風:
玩法:
(1)整合原有經(jīng)驗,激發(fā)活動興趣。讓所有幼兒拉著溜溜布的兩邊,然后想象像什么,可以怎么和它做游戲?
(2)進行上下起伏蹲起、跳躍等動作的游戲。如大波浪、小波浪;小風、大風等,聽口令學習集體協(xié)調活動。
教法:教師簡講玩法,語言提示,參與游戲。
次數(shù):游戲三次
游戲二,海底隧道:
玩法:利用溜溜布設置情景,讓一組幼兒做柱子撐起一條海底隧道,進行海底探險游戲,練習繞障礙物跑。
教法:教師簡講玩法,語言提示,參與游戲。
次數(shù):兩次后交換另一組進行游戲
游戲三,飛渡“鐵”索橋:
玩法:幼兒利用上肢的力量拖動溜溜布使身體向前滑行。
教法:教師簡講玩法,語言提示,指導動作方法,并幫助力量小的幼兒協(xié)調用力。
時間:4分鐘
游戲四,撈魚:
玩法:利用溜溜布拉成一張魚網(wǎng),幼兒做小魚,當魚網(wǎng)上面的魚時,小魚要嘗試從魚網(wǎng)下鉆過,當網(wǎng)下面的魚時,小魚要嘗試從魚網(wǎng)上跳過,知道躲避危險,提高動作的靈敏性。
教法:教師簡講玩法,提示注意安全,規(guī)定活動范圍,參與游戲。
三、結束部分
(1)放松:游戲《大氣球》
(2)小結。
四、活動延伸
思考:還有哪些方法可以練習上肢力量?
活動反思:
這次體育教學活動設計新穎、針對性強。教師針對本班幼兒體能測查后投擲能力較弱的情況下設計的4條布條(長10米、寬0.5米),布條色彩鮮艷,孩子們非常喜愛。教師利用孩子接觸到布條后的自然動作——摸一摸、抖一抖,和孩子們共同探討,創(chuàng)設情景,設置障礙,發(fā)展以鉆、爬、跳、仰面攀登的動作,從 “大海浪、小海浪”——“海底隧道”——“飛渡鐵索橋”——“捕魚”游戲設計循序漸進,使幼兒在輕松快樂中提高了抖、S跑、跨跳、和各種各樣爬的技能技巧,巧妙的鍛煉了幼兒的上肢力量和身體的靈活性,發(fā)展了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了幼兒機智果斷、頑強拼搏的良好品質,實現(xiàn)了活動目標。不過,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提高教學語言的規(guī)范性。
24、幼兒園大班體育教育活動教學設計附反思:勇敢的飛鷹戰(zhàn)士
勇敢的飛鷹戰(zhàn)士
大班:健康社會
教學目標:
1.增強幼兒體質,在游戲的情境中培養(yǎng)幼兒勇敢、堅強的品質。
2.通過活動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能力,提高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能力。
3.探索雙腳跳的基本動作。
4.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5.感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頑強地挑戰(zhàn)任務。
教學難點:
運用輪胎不斷增加難度,增強腿部力量,在跳躍中進一步鍛煉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平衡能力。
活動準備:
1.器材:輪胎若干、平衡木1根、海綿墊子10床、筐子4個、小動物布偶若干、等器械。
2、音樂:《加油歌》,《我是一個兵》,《接電話》,《藍精靈主題曲》,《報告隊長》《春野》。
3、食物若干,小動物若干。
4、場地布置。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理論依據(j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實行)》:1、增強幼兒體質,培養(yǎng)健康生活的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2、在走、跑、跳、鉆、爬、攀等體育活動中,發(fā)展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3、開展以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活動,培養(yǎng)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并提高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2、熱身運動。跳“加油歌”熱身操。(音樂:加油歌)
3、幼兒運用輪胎探索練習雙腳跳的方法。
(1)在教師的引導下每人運用一個輪胎(戰(zhàn)壕),探索各種雙腳跳的方法。并引導幼兒在跳的過程中怎樣保護自己不受傷。
(2)修建戰(zhàn)壕,逐漸加高輪胎(兩個輪胎疊加在一起)練習從高處往下跳的動作。
4、情景游戲:
(一)飛鷹戰(zhàn)士營救被灰太狼抓走的小動物。
(1)師幼一同尋找“狼堡”,并共同設計營救小動物的方案和路線。
(2)引導幼兒想辦法運用輪胎修復被灰太狼破壞的路。
(3)請一名勇敢的“飛鷹戰(zhàn)士”先進入“狼堡”偵查并營救小動物。(在教師的引導下為其他幼兒示范動作)
(4)兵分兩路(男隊、女隊)全面營救小動物,并把小動物送到安全的地方。(音樂:我是一個兵)
(二) “飛鷹戰(zhàn)士”奪回被灰太狼搶走的食物,然后把食物送還給小動物們。
經(jīng)過獨木橋和山路——潛入狼堡——尋找食物——爬上高山——跳下高山——送回食物。(音樂:我是一個兵、藍精靈主題曲)
5、小結:今天我們的飛鷹戰(zhàn)士非常勇敢,順利頑強地完成了任務,并保護了小動物的生命和食物,是合格的解放軍小戰(zhàn)士了。
6、放松運動:隨著音樂做動作放松全身。(音樂:春野)
7、接受新任務,游戲結束。(音樂:藍精靈主題曲)
教學反思:
本教學活動是一節(jié)多元化的體育教學活動,通過活動發(fā)展了幼兒的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主要運用了輪胎和其他體育器械引導幼兒探索雙腳跳的動作,并鍛煉了小腿肌肉。創(chuàng)設了情景游戲,在營救小動物和奪回食物的游戲中,幼兒能積極地融入到游戲中,并培養(yǎng)了幼兒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本活動所包含的內容是多元化的,在課前我和孩子們進行了一系列有關本活動的課題。比如,在課前幼兒先要對“解放軍戰(zhàn)士”有所了解,解放軍由海、陸、空三軍組成、戰(zhàn)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解放軍叔叔是非常勇敢的,哪里有危險他們就會出現(xiàn)在哪里,誰有困難,他們就幫助誰。讓幼兒對解放軍叔叔產生崇拜感,自己也有想當解放軍的愿望。在這一系列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本活動,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活動效果很好,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25、大班美術教學活動教學設計與反思美麗的影子造型
影子天天伴隨于我們的身邊,它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價值。本節(jié)活動,就是以影子為表現(xiàn)載體的美術活動。希望通過此活動,讓幼兒深切地感受影子造型的美與趣,提高幼兒的審美感受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和表演影子造型,感知影子造型變化的美與趣;
2.能大膽使用顏料,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各種影子的造型;
3.充分體驗活動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快樂;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xiàn)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5.嘗試通過動作和色彩來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
活動準備
1.布置場景:在活動室里懸掛一塊大白布,
將液晶投影燈投射在白色大布上;
2.黑色顏料,兩張長條繪畫紙,排筆若干;
3.音樂《美麗的公主》
活動過程
1.賞析影子造型舞。
(1)激趣導人。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表演,你們想看嗎?
幼:想。
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2)觀看影子造型舞。(教師在白布后隨音樂翩翩起舞,并展示著各種美麗的造型,白布上婀娜多姿的身影不斷呈現(xiàn)在幼兒的眼前)
(3)組織幼兒交流。(此時,白布上的影子造型定格不動)
師:你們剛才看到的表演和平時看到的表演有什么不一樣?
幼1:今天看到的表演,我們看不到人的鼻子、眼睛……
幼2:今天看到的表演是人的影子在跳舞……
師:今天我們欣賞的是影子造型表演。看演員做了不同的動作,就有了不同的影子造型。(教師一邊說一邊手指白布上的影子,表演者在布后隨著教師的話語擺出幾個不同的造型,讓幼兒感受影子的變化)
●點評:教師運用激趣性的語言引出了獨特、美麗的影子舞,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將幼兒帶人了一個美的世界。讓幼兒在影子舞的欣賞中,不僅感知到了影子造型的美,還激發(fā)了他們參與表演的熱情和興趣。
2.表演影子造型舞。
(1)第一排幼兒表演,第二排幼兒觀看。(音樂結束,幼兒將自己的造型擺好)
師:你們想表演嗎?
幼:想。
師:我們分成兩組,一組小朋友做小演員,一組小朋友做小觀眾。小演員要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擺出各種漂亮的造型,小觀眾要仔細欣賞,看一看哪些造型漂亮?你最喜歡哪個影子造型?第一排的小朋友先上臺,好嗎?
(2)組織交流。
師:你最喜歡哪個造型,為什么?
幼1:我喜歡這個造型,因為我覺得這個造型很美。
幼2:我喜歡這個像奧特曼的造型,因為我喜歡奧特曼。
幼3:我喜歡這個像蝴蝶一樣的造型,因為我覺得蝴蝶很漂亮,這個造型也很漂亮……
(3)請觀看的幼兒學一學自己喜歡的造型。
(4)第二排幼兒表演,第一排幼兒觀看。
(5)組織幼兒交流,并問幼兒:你們喜歡哪個造型?
(6)請觀看的幼兒學一學自己喜歡的造型。
點評:幼兒間的分組表演,滿足了幼兒想表演的欲望。在相互觀看表演中,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幼兒在表演和觀看活動中,充分感受到影子造型變化的美與趣,為下面的創(chuàng)作影子造型畫的活動做好鋪墊。
3.創(chuàng)作影子造型畫。
(1)教師示范作畫。
師: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你們都有自己喜歡的影子造型,老師也有自己喜歡的影子造型呢!我現(xiàn)在就把它畫下來給你們看。
教師在繪畫紙上快速地畫影子的輪廓,一邊畫一邊說:先畫出影子的輪廓,然后將輪廓里用顏料刷滿。畫的時候,注意不要讓顏料流淌下來,要保持畫面的干凈。
◇點評:教師的快速作畫不僅激發(fā)了幼兒強烈的作畫愿望,還為幼兒提供了恰當?shù)淖鳟嫹椒ā?/p>
(2)幼兒作畫。
師:小朋友!你們想把自己喜歡的影子造型畫下來嗎?(想)讓我們一起動手吧!(幼兒開始自由作畫)
點評:由于前面的欣賞和表演給了幼兒創(chuàng)作的源泉,所以幼兒在創(chuàng)作時,能紛紛揮筆畫出千姿百態(tài)的影子造型。
4.評價影子造型畫。
師:影子造型畫畫好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你最喜歡畫中的哪個影子造型?為什么?
幼1:我喜歡這個影子造型畫,因為我覺得畫得很美:
幼2:我喜歡這個影子造型畫,因為我覺得這個影子造型是我擺的……
師:小朋友們畫得真美!真是個小畫家,讓我們把這些畫張貼到墻上,讓爸爸媽媽來欣賞吧!
●點評:這是一幅長長的、非常不同于以往的作品。評價中,教師充分尊重幼兒個人的想法.讓幼兒在自由、輕松的評價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活動反思
該活動來源于幼兒的生活,體現(xiàn)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倡導的“審美感受與創(chuàng)造并重”的藝術教育觀。活動一開始,教師就用優(yōu)美、獨特的影子造型舞伴隨著動聽的音樂將幼兒引入了一個美的世界。接著,教師滿足了幼兒好表演、想表演的欲望,請幼兒分組表演、欣賞,使幼兒沉浸于自我表現(xiàn)、自我感受、自我陶醉中。在幼兒充分感受的基礎上,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進入了創(chuàng)作的天地,他們創(chuàng)作了生動、有趣、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教師在本節(jié)活動中緊緊地將音樂、舞蹈、美術有機融合在一起,使幼兒感受到了影子造型的美與趣,獲得了美的享受.也體驗了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26、大班科學活動《鳥的世界》公開課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設計意圖:
大班科學活動《鳥的世界》,教材來源于《福建省大班領域活動指導》下冊的科學領域?!傍B”是動物世界中的一個大的家族,到處都可以看到鳥的身影、聽到鳥的叫聲。而且教育的資源也很豐富:家庭養(yǎng)鳥、花鳥市場、公園有鴿子等。大班的孩子對鳥的認識有一定的經(jīng)驗,他們喜歡給鳥喂食,還喜歡親近鳥。這些鳥有著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習性,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對人類有不同的作用。那么多的鳥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會飛……。新《綱要》告訴我們,“要與社區(qū)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币虼?,我認為,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鳥與人類的關系,探索不同鳥類的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有著一定的教育價值。
二、活動目標:
1、探索鳥類的不同生活習性及其特征。
2、通過操作初步學習自我糾錯。
3、萌發(fā)愛護鳥類和大自然的情感。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認識過一些常見的鳥。(如:鷹、啄木鳥、燕子、孔雀、白鷺、海鷗等。)
2.物質準備:“百鳥園”的場景,鳥類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圖,各種鳥的圖片若干,《鳥的世界》幻燈片,磁帶、錄音機等。
四、活動過程:
1、與幼兒交談認識了哪些不同的鳥兒,它們長得怎樣呢?激發(fā)幼兒“參觀百鳥園”的興趣,并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分組觀察鷹、啄木鳥、燕子、孔雀、白鷺、海鷗的圖片,讓幼兒自由探討,并結合幻燈片讓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以游戲的形式討論:鴕鳥、蝙蝠、企鵝是鳥類嗎?
4、提問:“你們喜歡小鳥嗎?為什么?”教育幼兒愛護鳥類。
5、操作活動:送小鳥回家。
(1)請幼兒將鳥的圖片貼到它們生活地方的背景圖上,并學習按背后的正確答案自己糾錯。
(2)將“百鳥園”中的“小鳥送回家”,音樂律動:模仿小鳥飛出室。
6、活動延伸:將各種操作材料繼續(xù)提供在活動區(qū)內,讓幼兒進行操作,同時提供各種鳥類的圖片、圖書、VCD等材料,讓幼兒繼續(xù)豐富相關的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的愛鳥之情。
五、活動反思:
新《綱要》科學領域提出:讓幼兒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我設計了大班科學活動《鳥的世界》,在這個活動中能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讓幼兒真正感受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以下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guī)в變簠⒂^“百鳥園”,各種各樣的鳥深深吸引了幼兒,把他們帶到了一個鳥的世界中。接下來,我和幼兒共同談論自己喜歡的鳥,為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讓幼兒分組探索,并結合幻燈片演示《鳥的世界》,根據(jù)幼兒的講述,有機靈活地出現(xiàn)他們講到的鳥,然后我再補充,其實就是靈活地將幼兒沒有講到的講出來,豐富幼兒的知識。在幼兒對鳥的種類有大致的了解后,我?guī)в變哼M入下一環(huán)節(jié)“送小鳥回家”的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運用提問,加深幼兒的印象。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以上環(huán)節(jié)我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解決了這節(jié)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幼兒科學教育僅靠集體活動是不夠的,因此我讓孩子們在日?;顒又欣^續(xù)探索鳥的世界,讓這一活動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充分感受到科學活動的生活化,體驗到所探究和學習的內容對自己的生活有意義。
27、大班藝術活動教案設計附反思:會說話的石頭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顏料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體驗在石頭上做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形象。
3、嘗試用裝飾好的石頭造型來創(chuàng)編故事,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5、愿意動手創(chuàng)作,體驗欣賞創(chuàng)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小石頭(已洗凈涼干并分類)
2、油畫棒、棉簽、橡皮泥、各色紙、毛線、假花、雙面膠、吸管、稻草、瓶蓋、牙簽、皺紋紙等。
3、各組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動畫片形象引入,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問題:1、他們是什么做的呀?
2、你們覺得這塊小石頭象**嗎?
3、**和**有什么不一樣的呀?
(二)教師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想想石頭象什么?
要求:1、每個小朋友去挑選一塊自己最喜歡的石頭,玩玩、說說、想想它的形狀象什么,可以變成什么?
2、和同伴說說你的石頭可以變成什么?為什么?
3、如果將石頭組合起來,你覺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師介紹制作方法,引導幼兒先在紙盒內組合石頭,然后對石頭進行裝飾,再用雙面膠將石頭固定在紙盒上,最后對紙盒進行裝飾,完成作品。
(四)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要求: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頭變成什么。
2、要用上各種好看的顏色。
3、在裝飾紙盒的時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裝飾才能編出一個好聽的故事來。
(五)幼兒創(chuàng)作石頭畫,教師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大膽想象,能利用各種石頭進行組合,創(chuàng)作出各種造型。鼓勵幼兒大膽選擇各種輔助材料及工具。
(六)創(chuàng)編故事
教師組織先完成作品的幼兒利用自己制作的石頭來創(chuàng)編故事。
區(qū)域活動
名 稱
材 料
指 導
巧手角
各種石頭、廣告畫顏料、面簽、玻璃膠
指導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創(chuàng)作立體的石頭畫
藝術紡
紙盒、塑料花、各色紙、白乳膠
鼓勵有興趣的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作石頭畫
結構角
各種結構材料、石頭
指導幼兒里通外國石頭來搭建小公園
游戲角
提供各種形狀的石頭、釣魚玩具、臺球玩具
指導幼兒自定游戲規(guī)則,與同伴協(xié)商、愉快的游戲
語言角
提供小房子、小樹及幼兒的石頭作品
利用石頭及各種輔助材料來創(chuàng)編故事,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探索角
提供放大鏡、石臼、錘子、石頭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石頭的秘密(內部構造等)
美工活動《有趣的石頭》課后反思:
(一)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
石頭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事物,本次活動的生成也是來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發(fā)現(xiàn),可以說該活動是生成于孩子的興趣。眾所周知,我們泉州是盛產石頭的地方,是石頭的“故鄉(xiāng)”。孩子們家中都有一兩件石頭工藝品,石頭對于孩子來說是十分常見,十分熟悉的。這就符合了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教育活動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都體驗到了進行石頭畫創(chuàng)作的樂趣,大多數(shù)孩子的作品能夠不受老師范例的影響,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之處,并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輔助材料??梢哉f孩子們還是較好的達到了我預定的活動目標。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在設計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育價值的取向還是比較確定的,這節(jié)美工活動的教育取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從技能方面來看,我主要是發(fā)揮想象里,能夠通過石頭的組合來表現(xiàn)事物,在這基礎上,在利用各種輔助材料來完善整個石頭畫;二是從生活化的綱要精神來看,具體的就是我上述的內容。
(二)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及提出新的設想
在這次活動中,經(jīng)過過后的反思,我認為存在著以下幾點不足之處:
1、老師在向幼兒介紹制作方法的時候,有的孩子卻是在張望著他剛剛在擺弄的石頭。課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紹制作方法這個環(huán)節(jié)提前到前面,過后在讓幼兒去操作石頭,這樣是否比較能夠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在幼兒操作完材料后,再來聽老師的講解,這時候,太多數(shù)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頭給吸引了,而非在老師的語言上了。
2、由于老師材料擺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兒操作的不便。這個問題在于我課前準備活動時沒有考慮周到,沒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材料的擺放。以前我的觀念是上好一節(jié)課就是在你組織的時候孩子們能夠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夠較好的達到你預定的目標,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動,除了活動中老師的指導要到位,能夠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下達到你預定的目標外,老師課前的準備活動也是十分重要的,這里所說的準備既包括知識方面的準備,也包括老師材料的擺放是否符合幼兒的實際需要,是否便于幼兒操作等等。
3、剛開始的引入過于繁瑣,導致了在后面介紹制作方法,特別是用雙面膠將石頭粘在鞋盒這個重點沒能與孩子交代清楚,導致后面孩子們在操作的時候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問題。我想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除了有較好的組織能力外,還能具備較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如果把你的語言,把你要表達的意思讓幼兒聽明白,這是當前我的困惑,我想也是我們幾個新老師的困惑。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外,關鍵的就是要找到一條正確的與幼兒交談,交流的“路”,讓孩子能夠“聽”得懂你所要表達的意思,打破孩子與我之間的那堵墻。
4、教師的范例過小,不利于幼兒的觀察。我的范例在這次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并沒能很好的體現(xiàn),由于范例過小,就造成了幼兒觀察的不便。本來范例在這個活動中是起到一種示范并協(xié)助老師講解方法的作用,可是過想細想,我本未能很好的來體現(xiàn)范例的這一特征,范例在活動中就象走場一樣,并無其他用處了。
(三)幼兒的創(chuàng)新之處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有許多創(chuàng)新之處。如,騰祥小朋友用石頭組合了一個小人,最后用稻草給小人弄了一頭美麗的“頭發(fā)”;予晴小朋友用吸管為她不倒翁的氣球制作了一條繩子,并且懂得用吸管的折疊來體現(xiàn)繩子的動態(tài)。另外,也有許多孩子對石頭外型觀察的十分仔細,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來創(chuàng)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讓我們刮目相看。
28、幼兒園語言《媽媽的心》活動教學設計附反思
活動目的:
1、使幼兒理解和掌握詩歌的內容,并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使幼兒體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并知道長大要回報。
3、 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4、 引導幼兒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經(jīng)過,鍛煉自己口語的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創(chuàng)編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活動準備:三用機、磁帶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聽“世上只有媽媽好”和“我的好媽媽”的歌曲錄音,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2、教師有感情地給幼兒朗讀兩遍詩歌(第二遍配樂),并在朗讀前向幼兒提出要求:詩歌主要是講什么的?
3、指導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4、幼兒朗誦詩歌后,教師重點啟發(fā)幼兒談談“媽媽的心很大很大”表現(xiàn)在哪里?媽媽的心為什么這么大?并讓幼兒理解最后一句:“我的心也要像媽媽一樣大……才裝得下媽媽……”的含意。
5、組織幼兒討論:我們應該怎樣孝敬媽媽?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以讓幼兒聽有關媽媽的歌引入課題,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由于這首兒歌比較通俗易懂,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幼兒學起來很快。而且在活動中教師把重難點放在“媽媽的心為什么這么大?”讓幼兒了解媽媽是愛我們的,因此我們要努力學本領,長大后回報媽媽。
29、大班科學活動優(yōu)秀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欣賞《鳥的世界》
一、設計意圖:
大班科學活動《鳥的世界》,教材來源于《福建省大班領域活動指導》下冊的科學領域。“鳥”是動物世界中的一個大的家族,到處都可以看到鳥的身影、聽到鳥的叫聲。而且教育的資源也很豐富:家庭養(yǎng)鳥、花鳥市場、公園有鴿子等。大班的孩子對鳥的認識有一定的經(jīng)驗,他們喜歡給鳥喂食,還喜歡親近鳥。這些鳥有著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習性,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對人類有不同的作用。那么多的鳥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會飛……。新《綱要》告訴我們,“要與社區(qū)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因此,我認為,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鳥與人類的關系,探索不同鳥類的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有著一定的教育價值。
二、活動目標:
1、探索鳥類的不同生活習性及其特征。
2、通過操作初步學習自我糾錯。
3、萌發(fā)愛護鳥類和大自然的情感。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三、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認識過一些常見的鳥。(如:鷹、啄木鳥、燕子、孔雀、白鷺、海鷗等。)
2.物質準備:“百鳥園”的場景,鳥類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圖,各種鳥的圖片若干,《鳥的世界》幻燈片,磁帶、錄音機等。
四、活動過程:
1、與幼兒交談認識了哪些不同的鳥兒,它們長得怎樣呢?激發(fā)幼兒“參觀百鳥園”的興趣,并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分組觀察鷹、啄木鳥、燕子、孔雀、白鷺、海鷗的圖片,讓幼兒自由探討,并結合幻燈片讓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以游戲的形式討論:鴕鳥、蝙蝠、企鵝是鳥類嗎?
4、提問:“你們喜歡小鳥嗎?為什么?”教育幼兒愛護鳥類。
5、操作活動:送小鳥回家。
(1)請幼兒將鳥的圖片貼到它們生活地方的背景圖上,并學習按背后的正確答案自己糾錯。
(2)將“百鳥園”中的“小鳥送回家”,音樂律動:模仿小鳥飛出室。
6、活動延伸:將各種操作材料繼續(xù)提供在活動區(qū)內,讓幼兒進行操作,同時提供各種鳥類的圖片、圖書、VCD等材料,讓幼兒繼續(xù)豐富相關的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的愛鳥之情。
五、活動反思:
新《綱要》科學領域提出:讓幼兒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我設計了大班科學活動《鳥的世界》,在這個活動中能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讓幼兒真正感受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以下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guī)в變簠⒂^“百鳥園”,各種各樣的鳥深深吸引了幼兒,把他們帶到了一個鳥的世界中。接下來,我和幼兒共同談論自己喜歡的鳥,為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讓幼兒分組探索,并結合幻燈片演示《鳥的世界》,根據(jù)幼兒的講述,有機靈活地出現(xiàn)他們講到的鳥,然后我再補充,其實就是靈活地將幼兒沒有講到的講出來,豐富幼兒的知識。在幼兒對鳥的種類有大致的了解后,我?guī)в變哼M入下一環(huán)節(jié)“送小鳥回家”的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運用提問,加深幼兒的印象。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以上環(huán)節(jié)我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解決了這節(jié)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幼兒科學教育僅靠集體活動是不夠的,因此我讓孩子們在日常活動中繼續(xù)探索鳥的世界,讓這一活動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充分感受到科學活動的生活化,體驗到所探究和學習的內容對自己的生活有意義。
30、大班科學活動教學設計附反思:雨的秘密
雨的秘密
活動設計 :現(xiàn)在正是下春雨的時候,孩子們對雨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他會問:“老師,為什么雨從天上下下來呢?天上怎么會有雨呢?”還有些會問:“夏天的時候怎么河里的水會越來越少呢?”等等一些問題,為了讓孩子能進一步的了解雨和人類的關系,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設計讓幼兒在嘗試各種小實驗來認識一些有關雨的一些科學現(xiàn)象。
活動目的:
1. 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xiàn)象。
2. 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3. 激發(fā)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自然的興趣。
4. 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 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木偶臺、木偶小兔、兔媽媽。
2. 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 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 教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 教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故事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嗎?”
二、 小朋友做小實驗(幼兒第一次嘗試,分組活動)
1. 幼兒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 教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 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
4. 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fā)”現(xiàn)象嗎? (發(fā)散性思維)
三、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xiàn)象“幼兒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
1. 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 倒熱水在杯里,問:杯子里冒出來的是什么?(水蒸氣)
3. 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xiàn)什么? 為什么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 放幻燈(通過直觀教學,重點理解“為什么會下雨”的科學現(xiàn)象)
1. 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都到哪里去了呢?
2. 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結合幻燈)
3. 請小朋友把“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小秘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 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1. 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好處。
2. 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危害。
3. 總結幼兒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幼兒從小學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活動反思:
這一堂課下來,幼兒非常開心,他們了解了雨的秘密。他們通過自己親身做實驗來認識天上怎么會下雨,了解雨對我們人類的利害關系。
31、中班體育活動教學設計附反思:運海綿球
活動準備:
1、 海綿球150個。
2、 籃筐四個。
3、 獨木橋兩座。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動動脖子,左、右、前;動動手臂,動雙腳”
二、探索運用身體各個部分運球
1、 師:請你們到那邊每人運一個海綿球到我這里。你們剛才是用什么運球的?
2、 師:除了我們的兩只手,身體的哪些地方也能運球?請你們去試試,最好和別人想的方法不一樣。(幼兒嘗試、探索。)
3、集中交流 你發(fā)現(xiàn)身體的什么地方也可以運球?哪些地方運起來球不容易掉下來?(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一些不容易掉下來的方法。),并讓幼兒在人偶身上的相應部位也貼上小球。
4、師:原來身體這么多的地方都能運球,現(xiàn)在請你們去試試一下子運許多個球,比比誰運的球多,又不掉下來。
5、你一下子運了幾個球? 怎樣才能一下子運很多個球,又不讓它掉下來。
6、我們再去試試,請你們把身上能運球的地方都用上,如果遇到了大灰狼,我們就變成木頭人,一動不動,把你的海綿球保護好,別讓大灰狼搶走了。(游戲若干次)
三、游戲 “運海綿球”——你們的本領練的真不錯,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個比賽,分兩隊過獨木橋運球,比比誰一次運球多又不掉下來,最后我們看哪組運的球多。
活動反思:
一、談設計 這是一次探索性的體育活動,之所以把它稱為探索性體育活動,原因有兩個,一為本次活動的內容本身就是一次教師的探索性嘗試,充分利用身體的多個部位來夾物運球的活動內容平時進行的很少;一般體育都是一種比較伸展性的活動,讓幼兒放開了手腳來玩,而這次活動正好相反,是讓幼兒束手束腳,甚至還束著脖子、束著大腿進行運球活動,在此力求發(fā)展的不光有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還有幼兒的身體控制能力。二為幼兒的探索性,由于次類活動進行的很少,幼兒也無從運用類似的經(jīng)驗,而且通過探索讓幼兒拓寬思維,發(fā)現(xiàn)原來身體那么多的地方都可以用來運東西!真有趣!
二、談活動 在活動中,一開始幼兒的由于思維的定勢,認為能運球的也只有手,最多就是夾在兩腿中見罷了。但在經(jīng)過親自的嘗試探索和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后,幼兒發(fā)現(xiàn)了那么多的地方都能用來夾運球。這是活動的第一層次。 在第二層次中,幼兒發(fā)現(xiàn)了那么多地方能運球后,要求幼兒一次運多個球,比誰運的多,這不僅是一個難點更是活動的重點,因為運一個球,幼兒的注意力控制力在一個點上,難度不高。但運多個球,幼兒需要兼顧的地方就多了,在控制力的基礎上注意力就需要分散出去,對中班的孩子來說很具有挑戰(zhàn)性。從活動情況來看幼兒十分感興趣,特別是幾個男孩子,憑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乓粋€比一個運的多。 在最后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孩子通過一個競賽性的游戲,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三、說不足 我在活動后也感到了很多的不足,如活動不夠緊湊,幼兒每說到一種方法,大家就起來一學,每次這樣時間比較拖沓??梢栽谟變赫故就晁麄兊母鞣N方法后,選取一種經(jīng)典的方法組織幼兒一起試試。
四、說想法 我對運用身體的各種部位進行探索性的體育活動比較地感興趣,我想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一如既往地將幼兒的一些興趣點生成類似的一系列活動。也希望領導、老師們多給我指點和批評,讓我進步的更快
32、大班科學活動公開課《鳥的世界》教學設計及反思
大班科學活動《鳥的世界》,教材來源于《福建省大班領域活動指導》下冊的科學領域?!傍B”是動物世界中的一個大的家族,到處都可以看到鳥的身影、聽到鳥的叫聲。而且教育的資源也很豐富:家庭養(yǎng)鳥、花鳥市場、公園有鴿子等。大班的孩子對鳥的認識有一定的經(jīng)驗,他們喜歡給鳥喂食,還喜歡親近鳥。這些鳥有著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習性,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對人類有不同的作用。那么多的鳥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會飛……。新《綱要》告訴我們,“要與社區(qū)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币虼?,我認為,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鳥與人類的關系,探索不同鳥類的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有著一定的教育價值。
二、活動目標:
1、探索鳥類的不同生活習性及其特征。
2、通過操作初步學習自我糾錯。
3、萌發(fā)愛護鳥類和大自然的情感。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認識過一些常見的鳥。(如:鷹、啄木鳥、燕子、孔雀、白鷺、海鷗等。)
2.物質準備:“百鳥園”的場景,鳥類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圖,各種鳥的圖片若干,《鳥的世界》幻燈片,磁帶、錄音機等。
四、活動過程:
1、與幼兒交談認識了哪些不同的鳥兒,它們長得怎樣呢?激發(fā)幼兒“參觀百鳥園”的興趣,并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分組觀察鷹、啄木鳥、燕子、孔雀、白鷺、海鷗的圖片,讓幼兒自由探討,并結合幻燈片讓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以游戲的形式討論:鴕鳥、蝙蝠、企鵝是鳥類嗎?
4、提問:“你們喜歡小鳥嗎?為什么?”教育幼兒愛護鳥類。
5、操作活動:送小鳥回家。
(1)請幼兒將鳥的圖片貼到它們生活地方的背景圖上,并學習按背后的正確答案自己糾錯。
(2)將“百鳥園”中的“小鳥送回家”,音樂律動:模仿小鳥飛出室。
6、活動延伸:將各種操作材料繼續(xù)提供在活動區(qū)內,讓幼兒進行操作,同時提供各種鳥類的圖片、圖書、VCD等材料,讓幼兒繼續(xù)豐富相關的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的愛鳥之情
五、活動反思:
新《綱要》科學領域提出:讓幼兒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我設計了大班科學活動《鳥的世界》,在這個活動中能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讓幼兒真正感受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以下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guī)в變簠⒂^“百鳥園”,各種各樣的鳥深深吸引了幼兒,把他們帶到了一個鳥的世界中。接下來,我和幼兒共同談論自己喜歡的鳥,為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讓幼兒分組探索,并結合幻燈片演示《鳥的世界》,根據(jù)幼兒的講述,有機靈活地出現(xiàn)他們講到的鳥,然后我再補充,其實就是靈活地將幼兒沒有講到的講出來,豐富幼兒的知識。在幼兒對鳥的種類有大致的了解后,我?guī)в變哼M入下一環(huán)節(jié)“送小鳥回家”的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運用提問,加深幼兒的印象。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以上環(huán)節(jié)我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解決了這節(jié)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幼兒科學教育僅靠集體活動是不夠的,因此我讓孩子們在日?;顒又欣^續(xù)探索鳥的世界,讓這一活動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充分感受到科學活動的生活化,體驗到所探究和學習的內容對自己的生活有意義。
33、中班健康活動教學設計附反思:噪音和樂音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的自控能力還不是很強。平時,他們總是玩著玩著就發(fā)出很大的聲音,有時還會拖動椅子等發(fā)出難聽的噪音。老師時常引導教育,似乎不見成效。為了讓他們了解噪音的危害,感受樂音的舒暢,逐漸養(yǎng)成輕輕講話,輕輕做事的習慣,特設計此活動。
活動目的:
1、感受樂音與噪音,理解樂音、噪音兩詞的意義,能正確運用。
2、通過、聽、說、玩、看使幼兒了解樂音的作用與噪音的危害。
3、通過感受樂音與噪音,培養(yǎng)幼兒的聽覺感受能力和比較能力,正確區(qū)分樂音和噪音。
4、養(yǎng)成不發(fā)出噪音的習慣。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6、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區(qū)別噪音和樂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難點:培養(yǎng)幼兒的聽覺感受能力和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錄有樂音和噪音的磁帶、打擊樂器、圖片等。
活動流程:(感受樂音和噪音)→(區(qū)別樂音和噪音)→(敲敲打打)→感知噪音的危害→操作活動
活動過程:一、感受樂音和噪音,引起興趣。
1、和幼兒一起玩手指游戲,引導:加點聲音伴奏怎樣?
2、說說在音樂伴奏下的感受,優(yōu)美的音樂讓我們感到舒服,想不想再聽一聽?
3、繼續(xù)播放音樂。突然音樂停,錄音機里發(fā)出難聽的拖拉桌子的聲音。
提問:聽得好好的,你們?yōu)槭裁窗讯湮嫫饋?你們覺得哪一種聲音好聽,為什么?
4、小結:原來有的聲音讓人聽了覺得舒服,也有的聲音讓人聽了很難受。
二、區(qū)別噪音和樂音(播放音樂片段)并能用樂音和噪音來表達。
1、老師這里還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咱們一起來聽聽吧。
2、聽到了哪些聲音?
3、喜歡哪些聲音,不喜歡哪些聲音?為什么?
4、小結:剛才大家都說的特別好,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聽到動聽、悅耳的聲音時,都是笑瞇瞇的,這些讓我們覺得很舒服的聲音我們把它叫做樂音,樂音通常是指那些動聽的,令人愉快的聲音。還有一些不好聽的聲音小朋友聽到時都皺起了眉頭,這些聲音我們把它叫做噪音。噪聲通常是指那些難聽的,令人厭煩的聲音。(教師拿出樂音和噪音字卡片)
5、認讀“噪音”、“樂音”兩個詞,理解它們的意義,請幼兒來說說。
三、敲敲打打,感受聲音給我們的不同感受。
1、老師這里有許多打擊樂器,你們覺得打擊樂器會發(fā)出樂音還是噪音?
2、請幼兒自己試一試,并把打擊樂器發(fā)出的聲音錄下來,放給幼兒聽,區(qū)別是樂音還是噪音?你們快來聽一聽,剛才你們的小樂器到底發(fā)出了什么樣的聲音?
3、怎樣才能讓打擊樂器發(fā)出樂音?(幼兒一起演奏《春天我把小樹栽》)聽后提問:現(xiàn)在你們覺得是樂音還是噪音?為什么?
4、小結:原來同樣是打擊樂器,大家亂敲亂搖就會發(fā)出噪音,大家一起有節(jié)奏有規(guī)律的演奏就會發(fā)出樂音。
四、回憶、探討和交流。
1、在生活中你聽到過哪些噪音和樂音?
你們發(fā)出過噪音嗎?(舉例孩子愛大聲說話,和拖椅子發(fā)出的聲音,搶著回答問題,讓人聽不清,別人在回答問題時總說話等等)
2、噪音這么難聽,我們都不喜歡噪音,現(xiàn)在請大家想想,哪些地方特別需要安靜?為什么?
3、如果我們在這些地方應該怎么做?
小結:我們要養(yǎng)成不發(fā)出噪音的習慣。
五、噪音有什么危害呢?
噪音除了讓我們覺得難聽、不喜歡,它還有很多的危害呢,你們知道噪音都有哪些危害嗎?欣賞故事《噪音國》。
1、提問:為什么叫噪音國?后來變成什么了?噪音對我們有哪些危害?
2、與幼兒小結:遠離噪音,不制造噪音。
六、活動延伸。
出示評比表,引導幼兒從日常生活的每件事做起,不做噪音的制造者,養(yǎng)成“說話輕輕,做事輕輕”的習慣。
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有點緊張,語速有些偏快了。前面的三個環(huán)節(jié)處理的比較好,在第四個探討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中,沒能結合幼兒的表現(xiàn),給他們足夠多的時間充分表達,當孩子說到身邊的某些噪音時,沒有抓住契機進行隨機教育,如有部分孩子樂器沒放下,還總發(fā)出聲音。同時對于孩子平時制造出的噪音沒有一一例舉,錯過引導教育的機會。自己感覺整個活動比較順暢,目標達到,但是細節(jié)處理還不夠,隨即教育能力有待加強。
34、大班科學游戲活動教學設計及反思:紙桌
活動目標:
1、樂于探索,能積極參與、大膽創(chuàng)新。
2、通過動手操作,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站得穩(wěn)的方法
3、在討論交流中積累和提升經(jīng)驗,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每人三張紙,雙面膠若干,積木。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利用自身的經(jīng)驗,嘗試制作紙桌,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的原因。
1、教師提問:“紙可以做什么?”引出制作紙桌的課題。
2、教師簡單介紹紙桌的制作方法
3、幼兒制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大膽制作。
A、 教師提問:“你的桌子站起來了嗎?”引導幼兒給站不起來的桌子尋找原因。
B、 通過向紙桌吹氣的小實驗,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探索桌腿高矮、粗細對桌子站得牢的影響。
二、幼兒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并吸取同伴的長處,探索制作一張站得穩(wěn)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師簡單小結桌子能站得穩(wěn)的方法(桌腿要粗,矮),并啟發(fā)幼兒再做一張站得穩(wěn)的桌子。
2、幼兒第二次制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新,想辦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教師提問:“你的桌子站得穩(wěn)嗎?為什么?”讓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并加深對桌子站得穩(wěn)的認識。
4、教師提問:“你的桌子上能放東西嗎?”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
三、引導幼兒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積木,體驗成功的快樂,探索不同桌腿的承重能力。
1、教師提問:“你的桌子能放東西嗎?”讓幼兒在桌子上進行放積木的嘗試。
2、教師以比賽的方式,引導幼兒盡量多地放積木。
3、通過比賽,以“誰的積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等問題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的桌腿對桌子承重能力的影響。
課后反思:
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幼兒的參與性很高,體現(xiàn)了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特點。在活動中注重孩子對經(jīng)驗所得的表達與梳理,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幼兒積極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能把操作所得到的經(jīng)驗用語言準確的表達出來。但是在游戲放積木環(huán)節(jié),材料的設置上考慮不夠成熟,所選的積木太輕,導致在了解承受能力時,幼兒不能直接,形象地進行觀察操作。
35、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學設計:火焰反思
初讀《火焰》,與其說是感動,不如說震動,它擯棄了傳統(tǒng)歌頌母親的溫柔和慈愛,以滌蕩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蒙太奇般的畫面,表現(xiàn)了一個狐貍媽媽為營救自己的孩子所表現(xiàn)的堅韌、剛毅和機智。讀完故事每個人不禁要問:狐貍媽媽為什么要帶著孩子離開自己的家園呢?是誰使狐貍媽媽冒著這么大的風險去營救孩子呢?如果狐貍媽媽在半途中遇險,或者紅毛最終沒能回到媽媽的身邊該是怎樣的命運呢?從中對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又會引發(fā)更多的思考。
開展主題的本意,就是讓孩子的學習與他們的實際生活體驗相聯(lián)系,而不是封閉在特定的環(huán)境里,尋找主題關聯(lián)的線索,會使我們的教與學更為豐滿,視野更開闊,兒童發(fā)展和生成新主題的空間也會更大。
活動準備:
1、 放大的圖畫書多媒體課件。
2、 有樹林背景的包裝紙。
3、 紙印狐貍媽媽和她的孩子、紅色橙色的炫彩棒、寶貼。
4、 幼兒調查過媽媽保護自己的小故事。
活動目標:
1、 理解狐貍媽媽為了孩子表現(xiàn)的勇敢和機智,進一步萌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2、 積極參與討論,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3、 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4、 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動過程:
一、回憶前期經(jīng)驗,引入主題:
◎ 提問: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如果碰到危險,你的媽媽會怎么做呢?說說媽媽保護你的故事吧!(幼兒自由談論:過馬路、生病照顧等……)
◎ 小結:天下所有的媽媽都最愛自己的寶寶。今天我也請來一位媽媽,看看她是誰?PPT1——它是狐貍媽媽,名字叫火焰,猜猜她的名字為什么叫“火焰”?
◎ 小結:原來火焰媽媽身上的顏色和火焰一模一樣。帶音樂背景的PPT2——火焰不是熊熊燃燒的火,而是一只火紅色的狐貍媽媽,她帶著2個寶寶住在安靜的大森林,日子過得很快樂。
◎ PPT3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森林里傳來了一些奇怪的聲音,有時候很奇怪的事情。 “嗚……咯嚓咯嚓!”“咯吱咯吱……嘩啦啦啦!”
◎ 提問:出了什么事?(火車開進了大森林,電鋸把一棵棵大樹砍倒了,火焰媽媽心里感到很緊張,覺得這里變得不太安全了,還是趕快帶著寶寶搬家吧!誰知一不留心,啊呀,一個寶寶掉進了陷阱)PPT4
◎ 提問:什么是陷阱?(獵人故意挖的一個地洞)PPT5
原來獵人挖了一個陷阱,把小狐貍抓走了,準備去賣掉賺錢,這下糟糕啦,狐貍媽媽會怎么樣?她會丟下自己的孩子不管嗎?如果你被壞人抓走了,你的媽媽會怎么樣?
PPT6——勇敢的火焰媽媽不會放棄,她悄悄地跟著獵人來到家里,你們找到寶寶在哪里嗎?(觀察畫面背景)
◎ 提問:小狐貍被獵人關在籠子里,你們看見獵人家里還有什么?
◎ 獵人發(fā)現(xiàn)了火焰媽媽,馬上追了出去,想抓住大狐貍,火焰媽媽趕緊逃,逃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她有沒有救出自己的狐貍寶寶?還要繼續(xù)去救嗎?
◎ 火焰媽媽一定要救出自己的孩子才離開大森林,看上去白天不行,只能什么時候去救?
PPT7——看見火焰媽媽嗎?
◎ 火焰媽媽剛走到獵人家門口,就被==發(fā)現(xiàn)了,汪汪汪叫著沖過去,帶急促音樂的PPT8、9、10、11火焰媽媽快跑、跳過籬笆;快一些、穿過森林;再快一些,踏過小河;跨過鐵軌,終于甩掉了兩條兇惡的==。
◎ 提問:雖然火焰媽甩掉了兇惡的==,但是有沒有救出小狐貍?怎么辦?有辦法嗎?(小狐貍在獵人手里有危險,火焰媽媽肯定要拼命救出自己的孩子
PPT12——獵人的獵狗被火焰媽媽消滅了,氣壞了,他們躲在樹后,用==瞄準了火焰媽媽?;鹧鎷寢屨玖艘粫?,轉身就跑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她還會回來救寶寶嗎?會走掉嗎?火焰媽媽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幫她想想還有什么辦法?
二、討論交流,操作表現(xiàn):
火焰媽媽說:“大山里有很多很多的狐貍朋友,你們愿意幫我一起把所有的大狐貍小狐貍叫來嗎?一起把壞蛋獵人趕跑吧!
1、出示有樹林背景的包裝紙:要把狐貍的皮毛涂成什么顏色?(像火焰媽媽一樣的顏色)
2、操作表現(xiàn):
◎ 如果已經(jīng)象火焰的顏色了,就和狐貍媽媽站在一起,遠遠地望過去像什么?(像一片火紅火紅的火焰,把壞蛋獵人嚇跑。)
三、 播放PPT13:
壞蛋獵人從來沒有看見那么多火紅火紅的狐貍,他們以為著火啦,嚇得趕快逃跑了,火焰媽媽終于救出了自己的小寶寶,在安靜的大山里快樂的生活著,再也沒有壞獵人來傷害他們了,好朋友,謝謝你們的幫助!(張貼布置幼兒的作品)帶音樂的PPT14共同欣賞
活動反思:
第一次進行試教,發(fā)現(xiàn)幼兒與教師互動氣氛不濃厚;起初覺得也許是試自己不熟悉的班級,師生缺乏親近感;但是細細思量,發(fā)現(xiàn)問題其實出在自己身上。把一個充滿溫情的故事演繹得平淡無奇,教師缺乏熱情,如何感染幼兒投入故事情景呢?
要把語言活動上出彩,首先,教師自己必須深深地挖掘故事題材的內涵和中心思想,吃透教材才能把握好教學過程。于是,我重新拾起這本充滿溫柔慈愛的歌頌母愛的故事圖畫書,細細品味其間的故事內涵,越讀越有感覺,越讀越有味道……
目標定位一為“閱讀驚險的故事情節(jié),體會狐貍媽媽為了孩子表現(xiàn)的堅韌和機智,進一步萌發(fā)愛媽媽的情感?!薄绑@險”意味著教師必須帶著強烈的情感,去影響感染孩子,而“堅韌”和“機智”則需要教師在講述中必須賦予角色的正面情感,從而體現(xiàn)作者的意圖。
作為執(zhí)教者,我應該充分調動自己的全方位的教育手段,如:肢體語言、情感起伏、表情變換、語氣語調的抑揚頓挫等……以此帶動幼兒的情緒,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而跌宕起伏,從而真正烘托出故事的真正含義。教師的角色要學會靈活轉換,可以“跳進”或“跳出”,一會兒變成機智勇敢的火焰媽媽,一會兒又可以變成“旁白”,控制住節(jié)奏。
同時,我重新反思了一些重點提問,特別是劃紅線的問題,一定要反復強調,甚至重復問2次,這樣既能加強語氣語調,形成夸張強化,又能留給幼兒一個思考的空間,融合在整個過程中?!盎鹧鎷寢尅被蛑?、或焦慮、或擔心、或勇敢無畏……等表情,要在教師的臉上表情、肢體語言等方面充分體現(xiàn)出來,這樣才能在活動中形成高潮,水到渠成。
反復問孩子“還要不要救自己的孩子?”,其實是體驗母愛的一種潛臺詞,,不是靠教師簡單的說教,而是要靠教師的點撥,才能讓幼兒產生共鳴。只有把故事情節(jié)交代清楚,幼兒的情感才能得到充分激發(fā),關鍵是如何找到目標、如何在過程中落實,這樣才能達成作者創(chuàng)作這個故事的心愿,也才能真正推動和達成孩子的發(fā)展。
由于這個活動內容較多,故事要交代的情節(jié)也比較復雜,一波三折,因此,作為教材的研讀者,我一定要學會取舍;如何取舍呢?關鍵要揣摩作者的意圖,他想告訴孩子什么?那么教師才能把目標在過程中落實好。把需要的東西取下,不需要擴散的舍去,這樣,“火焰媽媽”的形象和性格會更加豐滿。
36、大班科學活動教學設計《怎么就凹凸了呢》
《怎么就“凹”“凸”了呢》是教案網(wǎng)小編整理的一節(jié)優(yōu)秀大班科學領域活動教案,滿足孩子喜歡探索未知事物的興趣,本教案含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活動過程等,是一節(jié)優(yōu)秀的幼師教案,更多幼兒園五大領域課件找教案網(wǎng),歡迎閱讀本節(jié)完整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講解讓幼兒知道什么是凸凹透鏡。凸透鏡是表面向上突起,凹透鏡是表面陷下去的。
2.通過觀察讓幼兒知道凸透鏡可以放大東西,凹透鏡可以使大的東西縮小。
3.通過本次活動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凸凹透鏡。
重點難點
1 .讓幼兒用手的觸覺感知凸凹透鏡與日常平面鏡不同,這一過程需要教師形象生動的語言,并且善于引導。
2.幼兒能夠正確用凸凹透鏡觀察實物,并發(fā)現(xiàn)不同。
3.在科學活動中的教具數(shù)量,質量要滿足幼兒需要,且幼兒秩序也難以維持。
活動準備
PPT 《照鏡子》舞蹈視頻 透鏡材料
活動過程
1.開場部分
?、俳處煷蛘泻?。師:“小朋友,大家上午好”幼:“老師好”師:“你們是哪個班的小朋友啊”幼:“大x班”師:“大x班的小朋友啊,大班的小朋友明年是不是要上小學了啊,馬上就要成為小學生了。老師呢今天給大家?guī)硪惶梅浅S腥さ恼n,但是那大班小朋友能不能讓老師今天看一下,我們大班小朋友到底有沒有要成為小學生的樣子,好不好。我的名字叫做*,你可以叫我*老師。在進行今天的課程呢,我們先來熱一下身,動起來。
②播放視頻。課前律動——《照鏡子》(播放之間進行指導,哎,這個小朋友跳的非常好,我們要向她學習。之后說大家跳的都非常好,老師很開心和大家在一起)
2.基本部分
?、偬釂栆曨l。師: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剛才跳的這個舞它講的是什么事情啊。幼:照鏡子。師:,照鏡子,小朋友們喜歡照鏡子嘛,看來大家可都是愛美的寶寶啊。細心的小朋友可以告訴老師,視頻里還說了什么,照鏡子里的自己是怎么樣的。幼:視頻里說鏡子里的我笑她也笑。老師也拿來了一枚鏡子,傳看一下。(教師拿出鏡子讓幼兒觀察是不是這樣的,并傳看。)師:小朋友們,鏡子里的人是不是和自己一模一樣,一樣大小啊。
?、诓シ乓曨l。但是老師要講一個魔術鏡,他和我們平常的鏡子可不一樣哦!我們平常的鏡子可以照出和我們自己一模一樣的一樣大小的,但是這個魔術鏡可是不一樣有魔法的哦!小朋友們的小眼睛看通過接下來的視頻快來看一下它是什么。(視頻里小松鼠送給米小兔的鏡子是什么,叫透鏡。)那這幾個鏡子有什么魔法呢,老師問米小兔借了過來。小朋友們來觀察它有什么魔法。
?、塾變鹤灾饔^察凹透鏡。小朋友們可以觀察一下,觸摸一下,哎,這個鏡子和我們平常的鏡子有什么區(qū)別呢。它中間陷了一下,這像什么,像大坑。(觀察之后,讓幼兒說一下感受)小朋友們只觀察到了它的表面,但是沒有發(fā)現(xiàn)它真的法術哦!我請一個特別守紀律的小朋友來看它有什么法術。這個透鏡變小了??茖W家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凸透鏡。這個透鏡中間陷下去的是凹透鏡,它可以把東西變小。
④觀察凸透鏡。米小兔帶了兩枚鏡子,讓我們看一下另一面神奇的鏡子是什么。這一次請小朋友們仔細的觀察一下這個鏡子,看能發(fā)現(xiàn)它的魔法不能。請大家按著排隊順序來觀察一下。摸摸它有什么感受。觀察它是凸的。再用它看一下我們的手指,好神奇,手指變大了,鏡子能這樣嘛!科學家,也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凸透鏡。
⑤做游戲。哎,老師發(fā)現(xiàn)我們班既然那我們可不可以用它觀察很多小的東西。有沒有小朋友喜歡觀察各種各樣的昆蟲的。好,接下來我們就來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做——《找昆蟲寶寶》。這個游戲故事背景是這樣的,一天中午,昆蟲媽媽去找小昆蟲回家吃飯,但是看見自己的寶寶們和其他昆蟲寶寶玩在了一起,小昆蟲實在太小了,媽媽一下子找不到小寶寶了,小朋友們快來幫幫昆蟲媽媽吧。請小朋友圍著我,看到這些是媽媽,請小朋友用這些工具把小朋友的媽媽照出來。一個一個來哦。 小朋友們真棒,都找對了。給自己鼓個掌。(拿起凸凹透鏡再認識)小朋友們,其實凸凹透鏡并不難見,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小朋友們可以說一下你們可以想到的有哪些嘛。不知道也沒關系,我們看一下接下來的視頻。
⑥播放視頻。小朋友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凸透鏡,有哪些是凹透鏡呢。(放大鏡,近視鏡)
3.結束部分
?、俪诉@些之外,還有爺爺奶奶的老花鏡是凸透鏡可以把爺爺奶奶看的報紙和書變大。而我們的眼鏡一般是凹透鏡,老師的就是,可以把字變小。②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你們還可以制作。老師就用水制作一個透鏡,瓶子裝了水,把它變成一個透鏡,但是這是什么透鏡呢,老師賣個關子。小朋友們下去自己也看一下裝了水的杯子是什么透鏡,它可以使東西放大還是放小,請小朋友觀察后,然后告訴自己班上的老師,小朋友們回家可以和家里分享今天多學點東西,小朋友們再見!
4.活動延伸
?、僮層變鹤约哼M行操作裝水,看會放大還是縮小,觀察是什么透鏡。
②發(fā)現(xiàn)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透鏡,回家分享經(jīng)驗。
活動總結
1.科學活動中,教師言語指導一定要準確,稍有不慎就會導致錯誤。
2.游戲活動更能引導幼兒靈活運用知識的興趣。
3.活動延伸更可以多樣化,并且可以針對此設計一個單元活動,使幼兒更加充分地了解到凹凸透鏡。
37、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排序》教學設計反思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排序。
2.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能夠正確地排序。
3.充分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操作感知排序。
活動難點: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能夠正確地排序。
三、活動準備
PPT、畫紙,不同顏色的圓形貼片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探索毛毛蟲身體顏色的排列規(guī)律。
2.小結:我們把物體按規(guī)律排列方法的叫作有規(guī)律的排序。
(二)基本部分
<一>通過PPT初步感知排序,發(fā)現(xiàn)物體排列規(guī)律。
1.通過引導讓幼兒發(fā)現(xiàn)排球、小皮球的排列規(guī)律,感知有規(guī)律的排序。
2.將圖中男孩女孩按規(guī)律排序,鞏固有規(guī)律的排序方式。
3.通過引導讓幼兒發(fā)現(xiàn)大樹、小鳥的排列規(guī)律,認識有規(guī)律的遞增排序。
4.填空練習,鞏固有規(guī)律的遞增排序。
<二>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幼兒排序。
游戲“拯救白雪公主”
1.游戲:修好彩石路。
2.游戲:填補“勇氣之星”魔法項鏈。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按有規(guī)律的排序或有規(guī)律的遞增排序自主設計“勇氣之星”魔法項鏈。
大班科學活動《排序》反思
幼兒學習排序可以為幼兒粗淺的數(shù)學概念做好準備。大班幼兒已經(jīng)積累和建立了有關物體在顏色、形體和數(shù)量等特征差異排序的數(shù)學經(jīng)驗。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幼兒在玩中感知的知識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
此次活動,我讓幼兒全身心投入到游戲中,在游戲中探索、體驗和鞏固,既加深了幼兒對排序的認識,又培養(yǎng)了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拓展了幼兒的思維,內化了所學的知識,還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本次活動中如果多增加一些師幼互動的畫面,效果會更好。
38、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橋》教學設計含反思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幼兒園科學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孩子們對身邊常見事物都可產生有價值的科學教育活動。橋是幼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事物,在生活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橋材料不同,形態(tài)各異,幼兒感到好奇,有興趣探究,將幼兒對橋的興趣引入到課堂之中,讓幼兒體會探究橋的過程和與小伙伴交流橋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1. 了解橋在三個時期建橋主要用的材料。
2. 能通過觀察與比較,描述不同的橋的特征,建筑材料及功用。
3. 通過了解橋的演變,感受科學發(fā)展的進步。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橋的功能建造及主要用的材料。
難點:能描述不同的橋的特征,建筑材料及功用。
四、活動準備
1.PPT課件(不同材料制作的橋、建在不同地方的橋的圖片)。
2.一個關于橋的謎語。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出一個謎語,讓幼兒猜,引發(fā)幼兒興趣從而導入主題。
教師:小朋友,老師說一個謎語,你們來猜猜是什么?
教師:樣子像船不是船,永遠停在江河畔,火車汽車它能載,光載東西不開船。讓我們猜一下它到底是什么呢?(橋)
教師:相信聰明的你們已經(jīng)猜到了,沒錯,猜對了,它就是——橋!
(二)引導幼兒回憶見過的各種橋
教師:小朋友,我們生活中見到各種各樣的橋,那么你們見過橋嗎?見過什么橋?它是什么樣兒的?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各種各樣的橋。
(三)引導幼兒了解橋的構造及功能特點
(四)教師編出示PPT圖片,我們來看第一種橋
(1)吊橋
吊橋又稱懸索橋,由懸索、橋塔、吊桿、錨碇、吊桿、加勁梁及橋面系所組,一般在景區(qū)可以看到
(2)獨木橋
簡單的人行橋,常用一面砍平的一根圓木做成的,架在懸崖等地上,最常見的地方是鄉(xiāng)下,雖制造簡便,但稍不小心就會受傷甚至丟掉性命。要經(jīng)過這座橋、一定要在大人的陪伴下經(jīng)過,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3)鋼鐵橋
我們再來看鋼鐵橋、鋼鐵橋是用鋼鐵作為主要建造材料的橋梁,具有強度高,鋼度大的特點、這種橋呢大多在城市可以看到,有的小朋友上學的時候可以經(jīng)過它。
(4)拱橋
拱橋指的是在豎直平面內以拱作為結構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拱橋始建于東漢中后期,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歷史。造型優(yōu)美,曲線圓潤,富有動態(tài)感。像北京頤和園玉帶橋,就是一種。還有河北的趙州橋,也是拱橋的一種。
(4)立交橋
立交橋全稱為"立體交叉橋",是在城市重要交通交匯處建立的上下分層、多方向互不相擾的現(xiàn)代化橋梁,這種橋呢建設成本較高,通常只在高速公路互通、城市干道或快速路之間的交匯處建設,主要作用是使各個方向的車輛不受路口上的紅綠燈管制而快速通過。那立交橋的主要功能就是避免多方向車輛在交匯處互相干擾,他的主要特點就是道路平面分離,或立體交叉形成多層。
(5)木橋
木橋以天然木材作為主要建造材料的橋梁,木橋是最早出現(xiàn)的橋梁形式,它具有重量輕,強度較高的特點,因為木材分布較廣,取材比較容易,而且采伐加工不需要什么復雜的工具所以木橋是最早出現(xiàn)的橋梁形式。所以加工及各部分連接的構造簡單等優(yōu)點。但其也有易燃,易腐蝕,承載力和耐久性易受木材的各向異性及天然缺陷影響等缺點。這種橋大概只可以在山區(qū)景觀區(qū)才可以見到的哦。
(四)游戲環(huán)節(jié)連連看
讓小朋友找到獨木窮、鋼鐵橋、立交橋、拱橋、吊橋、相對應的橋梁圖片。
六、活動總結: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除了這些橋,還會有更先進的外形美觀的橋出現(xiàn),小朋友們可以平時多多觀察,就可以發(fā)現(xiàn)更宏偉的大橋哦。
各種各樣的橋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探究的主題是“橋”,來源于身邊的事物,以謎語開始課程吸引幼兒興趣,從謎語中對橋有了初步的形態(tài)和功能認識。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發(fā)展認知能力。在活動中主要讓孩子了解了橋的構造及功能,在這一基礎上,引導幼兒探究“橋”,重點讓幼兒通過觀察與比較,對橋的特征及功用等能自己描述出來,對橋的材料的描述讓幼兒感受科學發(fā)展的進步。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講述以及PPT圖片展示的方式引導幼兒,缺少一些啟發(fā)式的教育,對于一小部分內容幼兒理解的還是不夠透徹,主要是教師的引導方式單一,如果教師教育方式再生動形象些,幼兒理解活動內容會更透徹,記憶也更深刻。
39、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玩具動起來》教學設計課后反思
設計意圖:
根據(jù)《綱要》“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這一精神,教師要敏銳地察覺幼兒的喜好,把日常生活的內容拓展為幼兒的科學教育活動?!彪姵?-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十分普遍,幼兒經(jīng)常能夠接觸到它,如玩各種的電動玩具、遙控器等等,而對于電池的神奇力量,幼兒感到很新奇,也很有趣,為了激發(fā)他們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培養(yǎng)他們樂于嘗試、勤于動手的習慣。我設計了融嘗試性、操作性和探索性為一體的這一個活動,與大家共同探討和學習。
活動目標:
1.了解電池的特征、種類和用途。
2.認識電池的正負極,并嘗試為電動玩具安裝電池。
3.體驗成功安裝電池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活動重難點:
認識電池的正負極,并嘗試為電動玩具安裝電池。
活動準備:
1.多種型號的電池。(1號、2號、5號、7號及組扣電池等。)
2.每名幼兒從家中帶一樣需要裝電池的小的電動玩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出示電動小玩具圖片,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教師播放幼兒操作視頻,引導幼兒觀察。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師提問,幼兒相互探討。
1.師:誰知道這是為什么呢?
(二)播放教師操作視頻,邊操作邊講述。
(三)出示電池盒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電池盒中的正負極標記。
(四)出示教師正確安裝電池視頻。
(五)出示生活中的小物品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三、結束部分:
(一)出示廢舊電池回收標記
師:在生活中我們的電池使用完了,要做怎么處理呢?小朋友們請認清這個回收標志我們要將它們扔到指定的垃圾桶里,不能隨意丟棄哦!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的教育資源來源于孩子們平時喜歡的電動玩具,作為大班的孩子,有他們的年齡特點,有意行為發(fā)展階段,適應了科學活動提出的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作為我們老師應充分利用孩子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顒咏Y合《綱要》精神,體現(xiàn)“生活化、經(jīng)驗化、操作化”的特點,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充分挖掘電池潛在的教育價值以及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在活動中,通過給幼兒提供足夠的操作、探索的時間、機會,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比較電池,了解電池的外形特征;調動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動手操作、安裝電池,了解電池的安裝方法及作用,并體驗安裝成功的喜悅。在整個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與材料的互動原則。教師的開放式提問,發(fā)展了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幼兒間的討論、交流,發(fā)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經(jīng)驗也得到了積累;支持、引發(fā)幼兒與材料的互動關系,通過操作、擺弄電池、探索電池?;顒又形易層變毫私饬艘恍╇姵嘏c安裝電池的基本常識,然后讓幼兒了解電池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益處和危害,增強環(huán)保意識!經(jīng)過我的講解,我們班的不少男孩子都明白了電池有正負極之分的。接下來讓幼兒觀察電池盒里有什么?想想看電池該如何安裝?反映快的小朋友很快就能正確地把電池裝在電池盒中了,并能向其他小朋友講解他是如何安裝的!
40、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會吹氣球的瓶子》教學設計活動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內容應貼近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讓幼兒進行的科學研究,應該是從他們身邊常見的事物或者身邊發(fā)生的事情開始的。小蘇打、醋是我們常見的生活用品,氣球也是每個孩子們都喜愛的玩具。但是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的氣體能夠吹起氣球,卻是絕大多數(shù)孩子不知道的。因此這一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富有一定挑戰(zhàn)性,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與科學視野。小蘇打與醋的混合現(xiàn)象只是活動的載體,不是活動的唯一目標,活動旨在讓幼兒親歷一次真實的探究過程,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從而感覺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的科學現(xiàn)象,了解產生氣體多少與材料的用量有關。
2、能有序的合作進行實驗,體驗猜想、驗證、結論等基本的實驗步驟。
3、對科學實驗感興趣,愿意探索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重點:
知道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
活動難點:
能夠有序的合作進行實驗,總結出產生氣體多少和材料用量有關。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每人一份活動材料,包括杯子、小蘇打、醋、空瓶子、勺子、漏斗、氣球。
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會套氣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氣球,激發(fā)探索的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是什么嗎?(氣球)
——請你用自己的方法把它變大。(幼兒自由探索)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材料,幼兒聞一聞、看一看。
——小朋友們來看一看,我們今天的實驗會用到哪些東子?(醋、鹽、白糖、味精、小蘇打等)
2、教師分步驟做實驗,幼兒仔細觀察并思考: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做實驗的具體步驟,一會自己做的時候就不回手忙腳亂了。
實驗步驟:
(1)將小蘇打用漏斗裝進氣球里。
(2)將白醋用漏斗灌進瓶子里。
(3)把氣球套在瓶子上。
(4)氣球套好后,將氣球拿起來,讓小蘇打和白醋混合,揮發(fā)出氣體。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會產生
一種氣體,就是二氧化碳,它會讓氣球變大。
3、幼兒探索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4、交流總結:小蘇打和白醋在一起會產生氣體,猜想有時很不可靠,遇到問題最好動手試一試。
三、結束部分
幼兒繼續(xù)探索,氣球大小的原因。
教師小結:如果想讓氣球大一些,就多用一些白醋和小蘇打,反之氣球就會小一些。
四、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在生活中使用這個實驗原理探索更多的玩法和用途。
活動反思:
《會吹氣球的瓶子》這是一節(jié)大班科學實驗,主要是讓幼兒通過猜測、探索、試驗,發(fā)現(xiàn)氣球變大的奧秘。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幼兒把氣球變大,試一試,看誰的氣球最大。大部分孩子能夠用嘴巴吹氣球,并把氣球吹大。緊接著我便出示瓶子,讓幼兒猜一猜瓶子能否將氣球吹大?
這一提問的出現(xiàn),激起了幼兒的興趣。很多孩子都是充滿信心覺得氣球能夠吹大,還有一部分幼兒認為氣球吹不大。我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把問題拋給孩子們:“怎樣才能知道我們的想法是對還是錯呢?”,問題一出來,很快得到了幼兒的回應“我們要試一試,去吹一吹才能知道結果?!边@樣的效果比起直接讓孩子去操作好多了,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
為什么瓶子會把氣球吹大?是貫穿整個活動的關鍵。當孩子們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猜測后,我展示自己的瓶子吹氣球,并吹給孩子們看,然后請們觀察,為什么老師的能夠吹大,你們的不行。讓幼兒自主探索,尋找答案。在孩子們找到答案后,再請孩子們去驗證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
孩子們通過實驗成功地將氣球吹大時,個個都享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悅。從這一節(jié)活動,我們樂意了解到我們不管在任何時都要從幼兒出發(fā)去考慮問題,給孩子足夠思索、探究的空間,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游戲中了解科學。
41、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大魚吃小魚》教學設計課后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動植物之間的依存關系,初步了解食物鏈的概念。
2、嘗試將動植物按食物鏈進行排序。
3、懂得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環(huán)保意識。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食物鏈操作底板三張,麥苗、小羊、老鷹圖片
活動過程:
1、觀察各種動植物的圖片,進行分類。(動物類、植物類)
(1)觀察動植物圖片,認識動植物。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些是動物,哪些是植物嗎?認真想想它們的名字。
(2)將動植物進行分類。
2、知道動植物之間的依存關系,初步了解食物鏈的概念。
(1)思考、了解動植物之間的依存關系,初步了解食物鏈的概念。
教師:動物平時吃什么來生存?
(2)了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海藻的食物鏈。
教師:大魚生存要吃什么?小魚呢?
(3)觀察食物鏈操作底板,總結:像這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海藻,就是一組動植物生存的食物鏈。
3、嘗試食物鏈排序。
觀察微課出示的三組底板,幼兒自己的操作材料拿出將動物圖片按照自己所想的貼在相應的底板中。
教師引導幼兒,待幼兒完成后揭示三組食物鏈的排序。
4、引導幼兒指導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幼兒環(huán)保意識。
提問:如果生活中沒有食肉動物會怎樣?(吃草的動物越來越多,導致土地沒有了草,慢慢的土地就變成了沙漠,人也無法生存。)激發(fā)幼兒思考,食肉動物缺失后帶來的后果。
引導幼兒想到食物鏈上的每一種動物和植物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保護食物鏈的完整,保護生態(tài)平衡。
5、總結食物鏈的定義:大魚吃小魚,小魚吃海藻,就是一組動植物生存的食物鏈。
科學活動《大魚吃小魚》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大膽挑戰(zhàn)了科學領域,選擇了幼兒喜歡動物相關的課程,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對于動物喜歡吃什么,是怎樣生活、活動的,幼兒非常有興趣,又通過操作底板,讓幼兒初步了解食物鏈的概念,增強了幼兒的環(huán)保意思。
本次活動就是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從動物入手,幫助幼兒整理已有經(jīng)驗,讓幼兒在主動探究、經(jīng)歷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快樂。
本次活動的優(yōu)點:活動內容幼兒有興趣,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教師思路清晰,語言精練,聲音童趣,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在每次提問后教師都會稍作停頓,讓幼兒有時間思考、操作。體現(xiàn)了孩子的主體性。
本次活動的缺點:
1、動植物分類到討論大魚吃小魚中間銜接還不夠自然。
2、在講到環(huán)保方面,沒有給幼兒時間進行如何保護環(huán)境的討論和思考。
42、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時鐘》教學設計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能辨認出時鐘上的整點、半點。
2.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用途,培養(yǎng)幼兒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課件PPT
活動重難點
重難點:認識時鐘,會看時鐘的整點、半點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教師自我介紹,告訴小朋友今天要認識這個物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出示謎語,讓幼兒猜一猜引入課題。
二、認識時鐘
1.出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時鐘,告訴幼兒適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準確的告訴我們現(xiàn)在是幾點了。
2.請幼兒觀察鐘面,去發(fā)現(xiàn)鐘面有1-12的數(shù)字,兩根針,細細長長那根是分針,胖胖短短那根是時針。認識時鐘后,帶領幼兒念一首關于時針和分針的兒歌。
三、認識整點:
1.跟幼兒分享《東東和時間的故事》,去觀察東東在會看時鐘了之后是怎么做的。觀看后讓幼兒仔細觀察三個整點鐘面的圖片,去認識時鐘的整點。知道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的時候就是幾點。
2.在認識了整點之后,出示另兩個鐘面,讓幼兒去看鐘面顯示的是幾點鐘,然后確認答案。
四、認識半點:
1.出示《東東和時間的故事》中兩張半點的圖片,讓幼兒去觀察圖片中的時鐘,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引導幼兒認識半點,知道當分針指著6,時針走過幾的時候,就是幾點半了。
2.在認識半點之后,出示另兩張圖片,讓幼兒看鐘面上顯示的是幾點半,再次認識半點,加深印象。
五、活動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時鐘,學習了看整點、半點。相信小朋友們再看到時鐘的時候一定學會看時間了,希望小朋友們以后學會合理的安排自己一天的時間,做一個愛惜時間的好孩子。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我們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時間也進行了演練,幼兒興趣非常高,并記住了學習時間,上學放學時間,培養(yǎng)了他們熱愛時間的好習慣。
- 幼兒園科學活動:動物家族聚會
- 幼兒園創(chuàng)新活動各種各樣的葉子
- 幼兒動物科學教案:螞蟻找家
- 教小孩安裝電池活動:“讓玩具動起來”
- 大班教孩子認識風的教案:會流動的風
- 教孩子認識什么是橋的教案:神奇的橋
- 大班科學教育活動計劃活動方案:有趣的電池
- 教小孩子了解竹子的教案:竹子本領大
- 大班科學教案:會變的影子
- 大班科學活動:磁鐵的奧秘
- 教小孩子認識電子計算器的教案
- 教小孩制作豆?jié){的教案:我會做豆?jié){
- 大班科學活動方案奇妙的水
- 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的教學方案
- 彈絲品竹
- 《識字2》
- 在一個如詩般的夜晚......_小學生作文:四年級
- 小班體育教案反思《開汽車》
- 中班美術教案《幸福一家人》反思
- 竹汁創(chuàng)意朋友圈文案34句
- 冰激凌品牌朋友圈文案38句
- 帶符號的個性情侶網(wǎng)名381個
- 《前任攻略》第二章攻略
- 小班科學活動《糖果小屋彩虹糖的秘密》教學設計反思
- 小班科學活動《樹的秘密》環(huán)境保護教學設計反思
- 小班主題語言科學活動《水果里的秘密》教學設計反思
- 大班科學活動《聲音的秘密》教學設計活動反思
- 大班科學活動《磁鐵的秘密》教學設計反思
- 大班科學活動《雞蛋的沉浮秘密》教學設計反思
- 大班科學活動《雞蛋的沉浮秘密》教學設計反思
- 中班健康活動《保護身體的小秘密》教學設計反思
- 中班科學活動《夏天的雷雨》教學設計反思
- 大班社會活動《食品袋上的秘密》教學設計反思
- 中班數(shù)學活動《圖形王國的秘密按規(guī)律排序》教學設計反思
- 幼兒園健康活動《身體的秘密》教學設計反思
- 大班科學活動《雨是怎樣形成的》教學設計反思
- 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聲音》教學設計反思
- 小班科學活動《聽到的聲音》教學設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