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shù)教學探索

信息技術(shù)教學探索

信息技術(shù)教學探索

《學論》中說:“君子之教,喻也。”在信息技術(shù)教學中巧用比喻,可以把陌生變成熟識,把抽象變成具體,把高深莫測變成通俗易懂,把復雜變成簡捷,把枯燥無味變成生動有趣,使人易于理解,記憶深刻。

信息技術(shù)中的一些概念對于學生們來說是難于理解,顯得抽象,很深奧。如“電腦”,“窗口”“網(wǎng)絡(luò)”“鼠標”“墻紙”“菜單”“盲打”“CPU”“輸入設(shè)備”等。如果恰當運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比喻,不僅有利提高聽課興趣,而且還能達到幫助學生理解。

一.  運用比喻,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

在學習計算機CPU、存儲器、輸入和輸出設(shè)備時,由于是第一次聽到專有名詞,很不好理解。我先告訴學生輸入和輸出設(shè)備是計算機接受指令和數(shù)據(jù),輸出處理結(jié)果的設(shè)備。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我說:“我們看東西用的眼睛,聽聲音用的是耳朵,那么眼睛和耳朵就可以看做我們的輸入設(shè)備,同樣,我們用嘴巴講話,用手寫字,嘴巴和手就可以看作是我們的輸出設(shè)備。這時,我把電腦比喻成人腦,根據(jù)人腦的作用,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

眼睛(看)耳朵(聽)鼻子(嗅)等——輸入設(shè)備:鍵盤.鼠標等。

嘴巴(說)臉(表情)——輸出設(shè)備:顯示器,打印機。

記憶力——內(nèi)存:ROM,RAM。

把說話的內(nèi)容作記錄——外存:(軟盤,硬盤,光盤)存儲器。

二.  運用比喻,形象化地對照。

信息技術(shù)教學中經(jīng)常用到兩個專用名詞,“讀”和“寫”,這和我們平常講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們可以把存儲器比做錄音機的磁帶?!白x”好比錄音機中的“放”音,“寫”好比錄音機中的“錄音”。

在學習“我的電腦”和“資源管理器”這兩部分內(nèi)容時,我把“我的電腦”圖標比作是放在“桌面上”的一個“百寶箱”,把資源管理器比作是Windows的“大管家”然后讓學生比較二者。

對于“回收站”,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我拿起預先準備好的一張紙,走向門口,把它扔進了廢紙簍。這一突然的舉動被學生注意著,我轉(zhuǎn)向?qū)W生,微笑著說:“同學們,剛才老師有一張紙不要了,就把它扔進了廢紙簍,那么,我們的文件如果不要了,扔哪兒去呢?這時有學生回答我了:“回收站”我肯定了他的回答。接著問:“老師現(xiàn)在又覺得這紙有用,我可以把它從廢紙簍里撿出來嗎?”我略微停頓后說:“也可以撿回來,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文件快捷方式的刪除和恢復操作。

三.  運用比喻,方便學生操作。

學生在用Word錄入文字,存盤操作后,經(jīng)常不知道自己的文件存放在哪里。這時,我就把一個個的文件比喻成一個個的學生,要找到一個學生,必須知道在哪個學校,哪個班級,把學位比喻成盤符(A,BCD等),把班級比喻成文件夾。因此在操作時只要提醒學生注意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了。

在學習文件名的知識時,學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名為何要由基本名和擴展名組成,我用了一個比喻:文件的名字就像我們的人名,人名是姓氏和名字組成的,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擴展名就像文件的姓,用來區(qū)分各種類型的文件,不同類型的文件需要對應的程序才能打開。

在學習文本輸入時,我比劃著對學生說:“有人在鍵盤上輸入是慢慢吞吞用“一指功”,而有人卻像彈鋼琴一樣十指如飛。既快又準。我們要學哪種人呢?”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學后者,學習熱情非常高漲。在學習使用五筆字型輸入法時,我鼓勵學生多使用“學習鍵”——Z鍵,并且告訴他們,由于它們可以代替其它暫時不知道的鍵而達到輸入效果。因此它是個“百搭鍵”。這樣的教學,學生覺得很有趣,使學生在操作上更得心應手,從而提高了他們學習信息技術(shù)的積極性和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