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觀察記錄《從我不行到成功了》反思

大班觀察記錄《從我不行到成功了》反思

大班觀察記錄《從我不行到成功了》反思

1、大班觀察記錄《從我不行到成功了》反思

  觀察對象

  丫丫

  年齡段/班

  大班

  觀察時間

  9:10——9:40

  觀察背景

  丫丫喜歡在美工區(qū)進行手工制作或繪畫,每周會去2-3次。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主動表達。這次主題意愿畫《我的旅行》的時候,畫了一個半身人便不再繼續(xù)畫了,直到活動結束。

  觀察目標

  觀察幼兒解決問題時的需求

  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觀察過程

  第一天:在繪畫活動就要結束的時候,大部分幼兒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與同伴講述、交流著自己的作品,而丫丫卻一臉難色的站在椅子后面沒有動,我邊走到她身邊問她:

  我:丫丫你今天畫的什么啊?

  丫丫:我畫錯了!

  我:你把什么畫錯了啊?

  丫丫面無表情的盯著我沒有回答。

  我:那你今天想畫的是什么?

  丫丫眼睛向旁邊看了一下依舊沒有回答。

  我:那好吧!等你想好了告訴我哦!

  丫丫嘆了口氣,如釋重放的走了。

  第二天:丫丫告訴我她想畫個小女孩,她指著畫說:這是頭發(fā),這是臉,我想用肉色,沒弄好。于是我倆一起嘗試了調肉色,嘗試將“黑臉”遮住。同時在丫丫提出臨摹作品,我表示認同和支持,最后她獨立完成繪畫作品

  觀察分析與反思

  分析:

  第一天繪畫是丫丫只說了四個字“我畫錯了”說明她在繪畫過程中遇到了問題,然而之后并沒想任何人求助而選擇了沉默和逃避??梢钥闯鏊裏o法提出自己說遇到的問題。畫了一半就停筆不在畫了表示她想放棄這次繪畫,因為大班幼兒已經幼兒審美能力,她對自己的作品失去了信心;

  第二天能夠主動交流繪畫內容,并繼續(xù)畫,可以看出丫丫對繪畫活動的喜愛;

  我分析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畫錯了,覺得畫得不好無法改正了。

  2、不能確定繪畫內容(經驗缺失)。

  3、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想畫的(技能缺失)。

  措施:

  1.認同并尊重每一個幼兒和他的作品,并幫助其與同伴進行交流學習。

  首先我肯定了丫丫在欣賞作品和創(chuàng)作作品時都非常認真,我又拿著同伴的畫給丫丫看(因為在上一活動是另一幼兒也的畫也畫錯了,但他進行了添畫,繼續(xù)完成了作品)請她欣賞。激發(fā)丫丫繪畫興趣。

  2.豐富生活經驗,繪畫的表現(xiàn)需要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她關心身邊的事物,可以多觀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如在戶外活動時與幼兒一起尋找春天,感受春天??葱〔莅l(fā)芽了,迎春花,桃花…陸續(xù)的開了, 微風夾雜著花香吹過臉龐等。

  3.提高幼兒繪畫技能。

  (1)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

  幼兒觀察事物喜歡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這樣雖能突出重點,但由于他們概括能力差,組織能力弱,經常會忽視了整體和局部的關系,省去自己不感興趣的部分,所以繪畫時不能把物體形象畫得完整。為了更好地把握這一點,可以讓幼兒對簡單的圖形進行添畫。如圓形變成熊貓,扇子,小熊,小豬……;之后可以把幾何圖形組成的畫給他們觀察,利用拼、拆、搭、添等組織形式把沒有完成的畫添加完整,就好像搭積木一樣,把幾何圖形(三角,方形,長方形等)拼在一起變成城堡。使幼兒進一步認識局部和整體的關系,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從整體到局部,在由局部到整體的正確觀察方法。

  反思:

  《剛要》中指出:支持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xiàn)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xiàn)的技能和能力。所以雖然我們在做自主性意愿畫,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繪畫,然而在丫丫提出這幅畫是模仿幾米畫的草地上的小女孩時,我并沒有阻止她去模仿。我們不應用一把尺子衡量評價所有幼兒,當幼兒需要一個“梯子”支持幫助時,我們不應武斷的拒絕。

  所以在活動中我鼓勵丫丫自己獨立完成作品,支持她臨摹的選擇。在今天的作品完成后可以看出丫丫對繪畫的興趣更加濃厚且充滿了自信。也能夠初步的提出在繪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就是一次成功的繪畫活動,一幅成功的作品,不是因為它的美與不美,而是幼兒從中獲取了自信,并能夠從沉默到交流到提問。雖然能夠創(chuàng)造性的繪畫固然好,但模仿也是一種學習。關鍵是在過程中我們獲得了什么,不是嗎?

2、大班社會教案《我長大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體驗長大了的自豪,能自由選擇活動形式將“我”長大了的畫面表現(xiàn)出來。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3激發(fā)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懂得關心自己的父母。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重點難點

  教幼兒熱愛家庭、知道關心長輩,聽大人的話。

活動準備

  1、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衣物、鞋。

  2、"人的成長過程"圖片,卡片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美工材料與工具若干,小時候的錄像(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像).

  3、音樂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聽音樂做律動。

  (1)讓幼兒自由觀察教室的環(huán)境。

  (2)老師:你在教室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衣服、小鞋子等)這些你能穿的合適嗎?

  2、引導幼兒簡單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

  (1) 通過觀察比較(小時候與現(xiàn)在)獲得了最直接的經驗,并在交流操作的過程中增進了對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組操作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再一次深化,通過制作、想象繪畫、排序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對成長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的快樂。老師:小時候的衣服、鞋子你們都穿不合適了,為什么?長大了你們學會了哪些本領?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了嗎?是誰辛苦把你們養(yǎng)育大的?我們要怎樣對待他們?

  (2)自由探索(欣賞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幼兒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一起議論為什么猜不著?從而發(fā)現(xiàn)小朋友的變化??匆豢?、試一試、比一比,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在這一過程幼兒的經驗是淺顯的,通過集中讓幼兒互相議論的方法:現(xiàn)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么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的方面有目的進行比較。

  (3)、觀看錄像,積累經驗:幼兒對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是怎樣長大的,充滿了好奇。通過觀看錄像把幼兒帶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時刻,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懷孕的辛苦、父母養(yǎng)育的艱辛,增進了對父母的感情。幼兒自由討論交流,讓幼兒知道自己是從嬰兒長大的,現(xiàn)在已經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自己能做的事情應該自己做,爸爸媽媽辛苦把自己養(yǎng)大,要懂得感謝他們,關心他們。

  3交流體驗(回憶童年趣事):讓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

  4 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了解成長的過程,讓幼兒分組操作,一組制作"成長變化圖"--我小時候是這個樣子--我現(xiàn)在是這個樣子--我將來會變成這個樣子--請幼兒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一組排序:請幼兒給人的成長過程圖片排序,表現(xiàn)人是怎樣變化的?一組幼兒在每片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會做的事情,然后貼在樹上。讓幼兒自主選擇,有領域的整合。

  5相互欣賞和介紹作品,結束活動。

  小結

  (1)引導幼兒體會成長的快樂并教育幼兒學會更多的本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更加愛自己的爸爸媽媽,關心他們。

  (2)幼兒聽音樂——《我長大了》

教學反思

  1、教學過程中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參與積極,準備的教具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2、幼兒動手操作方面,沒能提供一些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際操作,如果能夠增加一個讓幼兒親自體驗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感受一下自己長大了,能做事了的快樂與滿足,并從不同的交流討論中增強情感的體驗。

  3、 幼兒的積極性調整上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發(fā)言面不廣,有好多幼兒是想說而不敢說。對幼兒的激勵語、評價語應該更豐富些,這樣有待于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后應在這方面多加鍛煉和提高。

3、大班主題教案《我長大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照片使幼兒知道自己會漸漸長大。

  2、幫助幼兒了解自己在身體和學習、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變化。

  3、通過觀看視頻培養(yǎng)幼兒對幫助自己長大的人的感恩之情。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幫助幼兒了解自己在身體和學習、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變化。

  難點:讓幼兒知道長輩的辛苦,培養(yǎng)幼兒對幫助自己長大的人的感恩之情。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 ⑴嬰兒時期的照片(人手一張)

  ⑵嬰兒時期用過的衣物、物品。 PPT :幼兒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旁囉米约盒r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長大了。(通過試穿小時候的衣物等,使幼兒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與小時候的變化)

  小結:這些是我們小時候的東西?,F(xiàn)在,我們長大了,所以都穿不上,用不著了。因為我們長大了。

  二、基本部分

  1、看從嬰兒期到幼兒園大班期的視頻資料。

  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己長大了,能干很多事情了,同時也讓幼兒感受父母養(yǎng)

  育自己的不易,老師教育自己的辛苦。

  2、談話“我長大了,我會……”

  師:小朋友,現(xiàn)在你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在幼兒園應該怎么做?在家呢?

  3、“大帶小活動”

  談話:師:你們是幼兒園大班的哥哥姐姐了,你們應該怎么幫助弟弟妹妹呢? 為幼兒的談話記錄:

  三、結束部分

  主題小結:幼兒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會自己做許多事情,并愿意為成人或其他小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延伸活動

  家園共育

  致家長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長::您好!

  我們現(xiàn)在進行“我長大了”的主題活動,旨在樹立幼兒尊重、關愛他人;能參與家庭分工及勇敢、負責任、守規(guī)則、解決問題等良好品質。

  請您協(xié)助幼兒將自己近期的進步或在家會做的事用圖文形式做一本書(書名自定)。請下周三帶來。

  感謝您的支持!

  后期對幼兒制作的圖書進行分析,再制定下一階段計劃。

教學反思

  亮點

  1.目標提的比較全面合理,適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2.充分體現(xiàn)了《綱要》中提出的以幼兒為活動主體的思想,在本活動中設計多出師幼,幼幼談話的環(huán)節(jié),圍繞談話主題,給幼兒充足的發(fā)言權。

  3.最后延伸活動不僅是教師進一步了解了幼兒在家的表現(xiàn),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幼兒的上進心理。

  不足:

  難點部分教學效果不太好。讓幼兒看視頻資料不能深入到幼兒的心里,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用現(xiàn)實的例子或情景表演讓幼兒深切的體驗長輩的辛苦和不易。

4、大班語言教案《我長大了》含反思

設計背景

  從中班升入大班,班上有很多幼兒已經知道自己是哥哥姐姐了,但幼兒對成人依賴的現(xiàn)象依然明顯存在,許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仍喜歡讓成人一手包辦。并且,幼兒的自己的父母欠缺關心的意識。因此,我開展了本次主題活動,將有目的有意識的引導參透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感受成長的快樂,嘗試不依賴成人,能主動去做事情,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意識、責任心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體驗長大了的自豪,能自由選擇活動形式將“我”長大了的畫面表現(xiàn)出來。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3、激發(fā)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懂得關心自己的父母。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fā)閱讀圖書的興趣。

重點難點

  教幼兒熱愛家庭、知道關心長輩,聽大人的話。

活動準備

  1、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衣物、鞋。

  2、"人的成長過程"圖片,卡片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美工材料與工具若干,小時候的錄像(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像)。

  3、音樂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聽音樂做律動。

  (1)讓幼兒自由觀察教室的環(huán)境。

  (2)老師:你在教室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衣服、小鞋子等)這些你能穿的合適嗎?

  2、引導幼兒簡單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

  (1) 通過觀察比較(小時候與現(xiàn)在)獲得了最直接的經驗,并在交流操作的過程中增進了對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組操作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再一次深化,通過制作、想象繪畫、排序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對成長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的快樂。老師:小時候的衣服、鞋子你們都穿不合適了,為什么?長大了你們學會了哪些本領?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了嗎?是誰辛苦把你們養(yǎng)育大的?我們要怎樣對待他們?

  (2) 自由探索(欣賞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幼兒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一起議論為什么猜不著?從而發(fā)現(xiàn)小朋友的變化??匆豢?、試一試、比一比,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在這一過程幼兒的經驗是淺顯的,通過集中讓幼兒互相議論的方法:現(xiàn)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么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的方面有目的進行比較。

  (3) 觀看錄像,積累經驗:幼兒對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是怎樣長大的,充滿了好奇。通過觀看錄像把幼兒帶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時刻,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懷孕的辛苦、父母養(yǎng)育的艱辛,增進了對父母的感情。幼兒自由討論交流,讓幼兒知道自己是從嬰兒長大的,現(xiàn)在已經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自己能做的事情應該自己做,爸爸媽媽辛苦把自己養(yǎng)大,要懂得感謝他們,關心他們。

  3、交流體驗(回憶童年趣事):讓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

  4、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了解成長的過程,讓幼兒分組操作,一組制作"成長變化圖"--我小時候是這個樣子--我現(xiàn)在是這個樣子--我將來會變成這個樣子--請幼兒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一組排序:請幼兒給人的成長過程圖片排序,表現(xiàn)人是怎樣變化的?一組幼兒在每片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會做的事情,然后貼在樹上。讓幼兒自主選擇,有領域的整合。

  5、相互欣賞和介紹作品,結束活動。

  小結

  (1)引導幼兒體會成長的快樂并教育幼兒學會更多的本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更加愛自己的爸爸媽媽,關心他們。

  (2)幼兒聽音樂——《我長大了》

教學反思

  1、教學過程中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參與積極,準備的教具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2、幼兒動手操作方面,沒能提供一些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際操作,如果能夠增加一個讓幼兒親自體驗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感受一下自己長大了,能做事了的快樂與滿足,并從不同的交流討論中增強情感的體驗。

  3、幼兒的積極性調整上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發(fā)言面不廣,有好多幼兒是想說而不敢說。對幼兒的激勵語、評價語應該更豐富些,這樣有待于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后應在這方面多加鍛煉和提高。

5、大班教案《從家到幼兒園》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生活中熟悉的街道和有特色的建筑。

  2.初步學習看地圖,感知家與幼兒園的位置關系。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已經觀察了自己走過了那幾條路,能說出一些有特色的房子。

  環(huán)境準備

  一張所在城市或鄉(xiāng)村的地圖。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習看地圖,感知家與幼兒園的位置關系。

  學會看地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出課題。

  教師:小朋友們認識中國地圖嗎?(認識)它的外形像什么?(大公雞、恐龍、翻過來看像河馬--- ---)今天我也帶來一幅地圖,看看是什么地方?(幼兒回答)

  二、已有經驗的交流分享。

  “現(xiàn)在我們在哪里?”

  “我們幼兒園附近有什么?”

  三、初步學看地圖。

  1.“我從家到幼兒園走哪條路最近?”

  2.“找一找,你從家到幼兒園應該怎么走?”

  小結:教師引導、協(xié)助有困難完成的幼兒完成。

  3.師幼共同確定幼兒的位置及幼兒園附近的主要街道、建筑。

  4.教師在地圖上介紹自己家所在的位置,請幼兒幫忙找一找從老師家到幼兒園的路線。

  小結:地圖可以告訴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還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的尋找這些地方。

  四、在地圖上走一走。

  1.幼兒找一找從自己家到幼兒園的路線,在地圖上用手指走一走。

  2.幼兒互相介紹自己來園的路線和路上自己印象深刻的房子,還可以與同伴進行比較。

  結束部分:

  請幼兒講述自己學到了什么?

活動反思:

  通過少講多練多演示來讓幼兒觀察和認識地圖,結合實物的演示,設計了觀察和探究的思考題,但是發(fā)現(xiàn)幼兒年齡特點,對方位的感覺仍然很含糊, 幼兒對知識點的了解是一個操作感知的過程,能否說出知識點(科學原理),并不是活動的最終目標。科學活動的目的在于對幼兒進行科學素質的早期培養(yǎng),因此我們的科學教育應使孩子的探究更專注,更富有熱情;孩子們的思考更嚴謹而深刻;孩子們的學習更生動而有效;孩子們更熱愛科學,更愿意為此付出努力。

  在活動中幼兒是快樂的,大部分的幼兒很投入,表現(xiàn)也很積極。活動中和幼兒平行交流,充分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活動中,我自始至終都貫徹著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把課堂還給孩子”的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讓幼兒自由地說、大膽地說。大多數孩子都能在活動中充分、大膽的表達?;顒又?,教師一直與孩子是平等的,是站在支持者、引導者的角度,去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從活動中可以看出,教師的支持是有效的。

  不足之處:

  1、在活動中還需更好地關注到每一個幼兒的發(fā)展情況,尤其是能力較弱又不敢開口的幼兒。

  2、課時容量大,導致活動時間長。

  總之“教學有法 教無定法”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對幼兒已有經驗的把握,而每個幼兒的發(fā)展是不一樣的,只有適合幼兒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也只有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6、大班主題教案《我要畢業(yè)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回憶、講講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經歷,體會自己已經長大。

  2、樂意表達自己對老師、幼兒園的一份情感,體驗共同生活中的師生情、同伴情。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小班時候幼兒的照片,雞心(簽名)、愛的密碼卡片、幼兒的簽名本。

【活動過程】

  1、一起看照片,幫助幼兒回憶自己初來幼兒園的情景。

  2、說說我的前后表現(xiàn)?哪些地方我進步了,長大了?

  3、對幼兒的回答,老師以即興創(chuàng)編詩歌幫助幼兒進行總結。

  4、引導幼兒說說你最不舍得幼兒園的什么?

  5、在次基礎上,引導幼兒試著想老師說說心里話。

  6、老師也要送一件禮物給你們――愛的密碼

  (1)制作一個大雞心展現(xiàn)在幼兒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紙(上面寫有“我愛你”,“祝你進步”……等字樣)

  (2)旁邊放有長放形的色紙,色紙上各有紅、黃、藍的小圓點,表示三個字、四個字等等含義

  7、幼兒每人一本簽名本,邀請同伴,老師簽名。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請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簽名。

教學反思:

  這一話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都愿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

7、大班健康教案《我長高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正確的方法測量身高,并感知數字與身高的關系。

  2、通過討論體會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促進身體長高。

  3、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尺、鉛筆、報紙、本子、墊板、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幼兒3人一組互相幫助測量身高

  1、我們現(xiàn)在是大班小朋友了,你們知道自己現(xiàn)在有多高嗎?我們來量一量好嗎?

  2、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測量用的工具,你們可以利用這些工具,3個小朋友一組互相幫助測量身高,并把測量到的身高記錄到這張表上,記錄表前面一行寫小朋友的號數,后面一行寫小朋友測量到的身高。

  3、幼兒測量身高,教師用相機捕捉幼兒錯誤的測量方法。

  二、了解正確的測量方法

  1、教師播放幼兒測量時的照片

  假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1)幫頭頂上扎有小辮子的幼兒測量身高

  你覺得這樣測量出的身高正確嗎?為什么?

  小結:使用的測量工具沒有壓在頭頂上,而是壓在小辮子上,所以測量的結果不正確。

  2)給沒有站直的幼兒測量身高(預設一高兩矮的幼兒為一組)

  你們看,他們這樣測量對嗎?為什么?

  小結:測量時人要站得直直的,這樣兩處的身高才正確。

  3)使用的工具沒有在頭頂上放平

  我們來看看他們測量的方法對嗎?為什么?

  小結:測量時使用的工具要緊緊地貼在頭頂上,測量的工具要平平的,不能往上翹,也不能向下斜。

  4)穿著鞋子測量的幼兒

  這個小朋友測量時穿了什么?我們來看看保健老師是怎樣幫我們測量身高的。

  幼兒觀看錄像。

  你們發(fā)現(xiàn)保健老師與我們測量的方法那里不一樣?為什么要脫鞋呢?

  小結:因為鞋子的底是有一定厚度的,穿了鞋子測量會影響身高的準確。

  2、幼兒第二次測量

  現(xiàn)在我們用正確的方法測量一次身高,和剛才一樣還是和原來的這幾個好朋友為一組,把測量的結果記錄在最后一行上。[本.文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3個小朋友都完成了,你們每組派一個小朋友到前面的大紙上找到你們這組小朋友的號數,派另一個小朋友報測量的結果,最后一個小朋友把測量的結果記錄到前面這張大紙上。

  三、了解數字與身高的關系

  1、找找最高的和最矮的幼兒

  這是剛才我們量到的身高,我們從這行數字里找找,誰最高?為什么?(數字大說明身高高)我們再找找誰最矮?為什么?(數字小說明身高矮)

  小結:原來測量到的數字大,就表示人高,測量到的數字小,就表示人矮。

  2、根據數字大小,找小班、中班時的身高

  老師這里有兩行數字,它們分別代表了小朋友不同時期的身高,你們猜猜這是你們什么時候的身高?為什么?

  小結:這3個數字分別代表了我們小班、中班、大班時的身高,隨著年齡的增加,測量到的數字在增大,說明我們的身體也在長高。

  四、討論健康的的生活方式

  我們小朋友為什么有的長得高,有的長的矮?怎樣才能讓自己快快長高呢?

  小結:影響長高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多加強營養(yǎng)、多運動,保證足夠的睡眠都可以幫助我們快快長高。

  教學反思:

  在開始小組合作動手的時候,經常鬧矛盾,所以在讓學生小組合作時,要特別關注,正確的去進行引導,這樣可以避免很多事情,也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這堂課總的來說還是上得生動活潑,有聲有色。

8、大班社會教案《對不起我錯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教育幼兒學習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如:“請”、“謝謝”“你好”、“對不起”、“再見”。

  2、培養(yǎng)幼兒友好相處,能處理好同伴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1、自編情景故事一個。

  2、掛圖四張。

  3、歌表演磁帶一盒、

  4、小紅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講故事(一天,陽光明媚、天氣晴朗,老師帶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滑梯。大家都玩的非常高興,只有方方和婷婷不玩。老師發(fā)現(xiàn)了,走過去問是怎么回事?婷婷告訴老師:剛才上滑梯的時候方方不小心踩我的腳,婷婷被踩疼了可方方也不理,婷婷感到既委屈又疼,于是,兩人就誰也不理誰了。在老師的勸說下方方走到婷婷面前,用細小的聲音說了一句“對不起……,”沒想到這神奇的三個字一出口,婷婷頓時不哭了,原諒了方方,兩個好朋友又重歸了于好了。)

  2、提問:小朋友,你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嗎?你是怎樣做的呢?

  小結: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各種原因不小心碰到了別人,這個時候我們要主動向別人道歉;而當別人不小心碰到了我們,也要向我們道歉,我們才愿意原諒他。這樣大家在一起才能和睦、愉快的相處。

  二、觀看掛圖。

  1、玩積木時榮榮不小心把實實的積木弄到了。

  2、喝水時鵬鵬不小心把水灑到了婧婧的身上。

  3、吃飯時龍龍不小心把飯湯弄到笛笛的手上了。

  4、睡覺時文文不小心蹬到了策策的身上了。

  小結;老師帶領幼兒一起邊看掛圖邊討論:如果掛圖上的小朋友是我,我會怎樣做!

  三、欣賞歌曲《對不起,沒關系》

  1、教師演唱歌曲,幼兒仔細傾聽歌曲內容。

  2、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唱歌曲,教.案.出.自:快思老.師.教.案.網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創(chuàng)編動作。

  3、請兩個小朋友到前面來進行情境表演。

  小結:為了我們的社會大家庭更加和諧、文明,我們從小就要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向歌詞里唱的那樣,勇敢的向人家道歉,說聲“對不起”。這是多么具有神奇作用的三個字啊!——“對不起”。無論別人多么生氣他也一定會轉怒為喜向你說“沒關系”的!

  教學反思:

  從執(zhí)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9、大班健康教案《我長大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結合幼兒的經歷,通過展覽講述,使幼兒了解自己在不斷成長,引導幼兒對自身發(fā)展變化的興趣。

  2、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優(yōu)點,并且愿意在集體面前展現(xiàn)出來。

  3、幫助幼樂極生悲初步認識自己的不足,增強自我意識。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每位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和現(xiàn)在的照片各一張。

  2、了解每位幼兒的特長,事先做一些準備和排練。

  活動過程:

  1、通過看照片,使幼兒了解自己在漸漸地長大。

  (1)、帶領幼兒參觀照片展覽,邊看邊問照片上是誰?是什么時候的照片?

  (2)、組織活動,小的時候你是什么樣子?是誰把我們養(yǎng)大?現(xiàn)在你又是什么樣子?你學會了哪些本領?

  小結:小朋友們漸漸地在長大,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本領,那么你覺得你的哪些本領學得最好呢?

  2、鼓勵幼兒找找自己的優(yōu)點,并且愿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1)、教師和幼兒共同找找老師的優(yōu)點,引起幼兒興趣,激發(fā)他們說說自己的優(yōu)點。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yōu)點,并且勇敢地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請幼兒認讀一篇寓言故事。(自選)請幼兒上來當眾講一講自己的優(yōu)點。

  (3)、展覽幼兒的繪畫作品。(各班貼在教室里的作品)(4)、童話劇表演。將平日排練的童話劇,請幼兒節(jié)選片段現(xiàn)場表演。

  (5)、請幼兒上來唱一首歌曲,讓大家感受各種歌曲的不同風格。

  (6)、請幼兒上來跳一段優(yōu)美的舞蹈,讓大家感受到舞蹈動作的優(yōu)美。

  (7)、表揚幼兒平時關心集體的行為,引起幼兒對其行為的贊揚。

  (8)、進行系鞋帶的比賽,通過競賽的形式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

  (9)、詩歌朗誦,有表情地朗誦。

  (10)、現(xiàn)場表演做操,看到別人的認真精神。

  (11)、鼓勵幼兒愛清潔,講衛(wèi)生。(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讓平時能力較弱的幼兒也有展示長處的機會,使幼兒懂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好。)

  (12)、看誰計算學得好,表演10以內的加減速算。

  小結:每個小朋友都說了自己的優(yōu)點,能勇敢地將自己的優(yōu)點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3、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勵幼兒今后努力。

  (1)、請幼兒談談自己在關心集體、參與體育活動、繪畫等方面要向哪些小朋友學習。

  (2)、鼓勵幼兒今后努力,爭取不斷進步。

  教學反思

  亮點

  1.目標提的比較全面合理,適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2.充分體現(xiàn)了《綱要》中提出的以幼兒為活動主體的思想,在本活動中設計多出師幼,幼幼談話的環(huán)節(jié),圍繞談話主題,給幼兒充足的發(fā)言權。

  3.最后延伸活動不僅是教師進一步了解了幼兒在家的表現(xiàn),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幼兒的上進心理。

  不足:

  難點部分教學效果不太好。讓幼兒看視頻資料不能深入到幼兒的心里,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用現(xiàn)實的例子或情景表演讓幼兒深切的體驗長輩的辛苦和不易。

  當時聽課的老師多我這節(jié)課的評價就是難點不突出。我覺得提得很好。

10、大班科學教案《從家到幼兒園》含反思

  設計意圖

  地圖有著多種用途,是我們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幫手”。會看地圖,能從地圖上獲取有用信息。了解地圖上的主要標識及功用。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使用它。因此開展了這次科學活動《從家到幼兒園》。從身邊的知識出發(fā),利用地圖來確定位置。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精神及探索科學規(guī)律的興趣,并且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和技能。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生活中熟悉的街道和有特色的建筑。

  2.初步學習看地圖,感知家與幼兒園的位置關系。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已經觀察了自己走過了那幾條路,能說出一些有特色的房子。

  環(huán)境準備

  一張所在城市或鄉(xiāng)村的地圖。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初步學習看地圖,感知家與幼兒園的位置關系。

  教學難點:

  學會看地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出課題。

  教師:小朋友們認識中國地圖嗎?(認識)它的外形像什么?(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大公雞、恐龍、翻過來看像河馬--- ---)今天我也帶來一幅地圖,看看是什么地方?(幼兒回答)

  二、已有經驗的交流分享。

  “現(xiàn)在我們在哪里?”

  “我們幼兒園附近有什么?”

  三、初步學看地圖。

  1.“我從家到幼兒園走哪條路最近?”

  2.“找一找,你從家到幼兒園應該怎么走?”

  小結:教師引導、協(xié)助有困難完成的幼兒完成。

  3.師幼共同確定幼兒的位置及幼兒園附近的主要街道、建筑。

  4.教師在地圖上介紹自己家所在的位置,請幼兒幫忙找一找從老師家到幼兒園的路線。

  小結:地圖可以告訴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還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的尋找這些地方。

  四、在地圖上走一走。

  1.幼兒找一找從自己家到幼兒園的路線,在地圖上用手指走一走。

  2.幼兒互相介紹自己來園的路線和路上自己印象深刻的房子,還可以與同伴進行比較。

  結束部分:

  請幼兒講述自己學到了什么?

  活動反思:

  通過少講多練多演示來讓幼兒觀察和認識地圖,結合實物的演示,設計了觀察和探究的思考題,但是發(fā)現(xiàn)幼兒年齡特點,對方位的感覺仍然很含糊, 幼兒對知識點的了解是一個操作感知的過程,能否說出知識點(科學原理),并不是活動的最終目標??茖W活動的目的在于對幼兒進行科學素質的早期培養(yǎng),因此我們的科學教育應使孩子的探究更專注,更富有熱情;孩子們的思考更嚴謹而深刻;孩子們的學習更生動而有效;孩子們更熱愛科學,更愿意為此付出努力。

  在活動中幼兒是快樂的,大部分的幼兒很投入,表現(xiàn)也很積極?;顒又泻陀變浩叫薪涣?,充分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活動中,我自始至終都貫徹著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把課堂還給孩子”的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讓幼兒自由地說、大膽地說。大多數孩子都能在活動中充分、大膽的表達。活動中,教師一直與孩子是平等的,是站在支持者、引導者的角度,去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從活動中可以看出,教師的支持是有效的。

  不足之處:

  1、在活動中還需更好地關注到每一個幼兒的發(fā)展情況,尤其是能力較弱又不敢開口的幼兒。

  2、課時容量大,導致活動時間長。

  總之“教學有法 教無定法”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對幼兒已有經驗的把握,而每個幼兒的發(fā)展是不一樣的,只有適合幼兒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也只有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11、大班教案《我從哪里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胎兒的主要生長過程,能較完整表述觀察結果,大膽地說出自己是從哪兒來的。

  2、通過觀看課件,讓幼兒了解人生命的由來。

  3、了解媽媽懷孕十月的辛苦及撫養(yǎng)自己長大的艱辛,激發(fā)幼兒愛母親的情感。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課件《我從哪里來》。

  2、教學掛圖。

  3、懷孕老師前后的照片。

  4、音樂《感恩的心》。

  5、小枕頭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兩張老師的照片,鼓勵幼兒進行比較。

  1、師:這是誰?以前的老師和現(xiàn)在的老師有什么不一樣?你從哪看出來的?

  2、師:原來現(xiàn)在的老師懷孕了,要生小寶寶了,小朋友,那你們是從哪來的呢?你們知道媽媽肚子里為什么會有小寶寶嗎?

  二、播放課件《我從哪里來一》,讓幼兒通過觀看課件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來,同時鼓勵孩子大膽發(fā)問。

  請幼兒發(fā)問:看了剛才播放的畫面,你找到正確的答案了嗎?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要問老師嗎?

  1、師:小朋友,現(xiàn)在你們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的嗎?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是怎樣形成的呢?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觀察結果,說出自己是從哪兒來的。

  2、師:原來爸爸媽媽結婚以后,爸爸把身體里一種叫**的東西送給了媽媽,和媽媽身體里叫做**的東西友好地結合在一起,他們在媽媽的身體里展開了游泳比賽,游得最快的**就會和媽媽身體里叫做**的好朋友友好地結合在一起,留在了媽媽肚子里的小房子里,在小房子里一天天長大,形成一個受精卵,受精卵長大后就是一個小寶寶了。經歷了280天左右,就從媽媽肚子里出來了。

  三、創(chuàng)編活動:在媽媽的肚子里

  1、請幼兒猜想:

  “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都做了些什么?”先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同時用動作加以表現(xiàn);再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看,并進行動作、表情模仿。

  2、請幼兒跟音樂一起表演:

  我要做個魔術師,把小朋友們都變回媽媽的肚子里,在媽媽肚子里做個小搗蛋鬼,聽我口令(教師語言提示):肚子里的寶寶像個小蠶豆,緊緊地抱成一團,一動也不動。慢慢慢慢長大了些,寶寶說,我要當個拳擊手,左邊兩下嗨嗨,右邊兩下嗨嗨;我還要學習踢皮球,左邊兩下,右邊兩下;我還會生氣皺皺眉撅起我的小嘴巴;我還經常舔舔我的小腳丫,揪揪我的小耳朵;好困啊,打個哈欠睡一覺吧。媽媽媽媽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出來出來終于出來了,好亮堂啊。(幼兒表演兩遍,第一遍師領)

  3、讓幼兒直觀了解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回憶撫養(yǎng)自己所付出的艱辛,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4、讓幼兒初步了解懷孕媽媽的外形特征。

  5、懷孕老師出場,以召開記者招待會的形式,再次引導幼兒主動發(fā)問(關于懷孕媽媽—準媽媽的感受、生活習慣等),以直觀印象更進一步了解準媽媽的艱辛。要求幼兒間所提問題不重復。懷孕老師根據幼兒提問做適當回答,如:帶小朋友做操很不方便,彎腰很不方便,上樓梯很累,稍重一點的東西拎不動;有時候惡心、食欲很差,看見任何食物都不想吃,但告誡自己必須得吃,因為如果不吃,肚子里的寶寶就缺乏營養(yǎng)了,雖然愛美,但不能化妝,怕寶寶鉛中毒。

  四、播放課件《我從哪里來二》,讓幼兒通過觀后課件初步了解胎兒的主要生長過程。

  1、師:小寶寶住在媽媽身體里的什么地方?

  2、師:開始的時候他有多大?后來慢慢的長出了什么?眼睛會睜開嗎?

  3、師:小寶寶會在媽媽的肚子里做些什么呢?寶寶的耳朵能聽見聲音嗎?后來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怎么樣了?他會在媽媽的肚子里生活幾個月?

  4、師:原來小寶寶一直住在媽媽身體里的一個叫做子宮的小房子里,開始的時候他像一粒種子那么大,慢慢地長出了眼睛、耳朵、嘴巴,到了180天的時候眼睛還會睜開。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會游泳、吸吮手指、翻跟頭,有時還會跟著音樂跳舞,后來小寶寶越長越大,媽媽的肚子再也裝不下了,他就從媽媽的肚子里出來了,他整整在媽媽的肚子里住了十個月。

  五、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觀察進一步了解胎兒的主要生長過程。

  1、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

  ——師:這時的寶寶是怎樣的?他怎么吃食物呢?

  ——師:這時候的寶寶只能看見頭和身體,還有腮和小尾巴呢!不過小尾巴會隨著寶寶的長大消失的。小寶寶是通過臍帶吸收媽媽肚子里的營養(yǎng),一天天地長大。

  2、出示第二幅圖片后提問。

  ——師:小寶寶慢慢長大了,現(xiàn)在他是什么樣的?他有眼睛、鼻子、嘴巴了,他現(xiàn)在的眼睛、鼻子、嘴巴和我們的一樣嗎?

  ——師:現(xiàn)在的小寶寶剛剛有了眼睛、鼻子、嘴巴,和我們的不一樣。

  3、出示第三幅圖片后提問。

  ——師:你看見小寶寶的什么了?

  ——師:這時的小寶寶長了小手、小腳,他躲在媽媽的肚子里很安全。

  4、出示第四幅圖片后提問。

  ——師:你看見小寶寶又有什么變化了?

  ——師:這時的小寶寶全身都覆蓋著一層絨毛。

  5、出示第五幅圖片后提問。

  ——師:你猜猜小寶寶這時候會長成什么樣?

  ——師:這時候的小寶寶還在繼續(xù)長大,骨骼也漸漸結實了,他有時還會調皮的踢媽媽一腳呢!

  6、出示第六幅圖片后提問。

  ——師:小寶寶怎樣了?

  ——師: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生活了十個月,最后終于來到了人間,來到這個世界。

  六、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1、師:我們從媽媽的肚子里來到了這個世界肯定很開心幸福,但我們在媽媽肚子里一天天長大的時候,你覺得媽媽會怎樣?為什么?

  2、出示老師懷孕之前帶小朋友做操玩游戲的照片和懷孕之后做事情的照片讓幼兒觀察這兩個時期老師身體狀態(tài)的變化,體會媽媽懷孕的辛苦,從而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出示陳老師帶小朋友做操的照片并提問:懷孕之前陳老師在和小朋友做什么呢?

  ——師:有了小寶寶之后,老師的身體有什么變化?還能和小朋友一起跑、一起跳、一起做操嗎?

  ——出示老師彎腰撿東西不方便,上樓梯很累的照片讓幼兒觀察,體會媽媽懷寶寶的辛苦。

  ——出示老師看見食物不想吃,惡心及不得不吃的照片并提問:為什么陳老師吃不下還要吃呢?因為不吃,肚子里的寶寶就缺乏營養(yǎng),長不大,所以媽媽是很偉大的,我們要更加愛我們的媽媽。

  3、師:小朋友都說的很好,老師現(xiàn)在懷了小寶寶上班很辛苦,常常感到很累,但是老師再累還是要帶小朋友學習本領,所以小朋友要更加體諒老師,愛老師,不惹老師生氣做一個聽話的好寶寶。

  4、師:你們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你們的媽媽也付出了很多,也很辛苦,現(xiàn)在你們上幼兒園了,長大了應該怎樣感謝媽媽呢?可以對媽媽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呢?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5、播放音樂《感恩的心》,讓幼兒表演。

  ——師:小朋友都說的很好,下面讓我們一起懷著感恩的心來感謝我們的媽媽,感謝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感謝媽媽為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

  談話——如何報答媽媽?

  游戲——《我來做媽媽》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增加幼兒體貼媽媽的感情。 請幼兒每人在自己的衣服里塞一個小枕頭,跟著老師的提示表演一位懷孕的媽媽。老師按照小心走路—彎腰打掃衛(wèi)生—蹲下系鞋帶—扶著肚子散步—彎腰撿東西—輕輕坐下等進行語言提示。

活動反思

  在道德情感中愛是核心,激發(fā)幼兒愛的情感是我們重要的社會責任。然而,幼兒愛的情感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而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經驗感受和體驗來獲得的。讓幼兒從小知道愛父母和長輩、同伴,老師,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習慣,那么長大以后就很難做到孝敬父母、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因此,從小加強對獨生子女愛的情感培養(yǎng)就顯得十分重要。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從小培養(yǎng)幼兒有愛心、愛父母、同伴、老師的品質,從小在幼兒心中播下愛的種子,會對孩子一生的幸福產生十分有益的影響。幼兒在環(huán)境的熏陶中,愛的情感不斷升華。

12、大班觀察記錄《有趣的拼搭游戲》反思

  觀察對象:銘銘、京京

  年齡段/班:大班

  觀察背景:班級建構區(qū)

  觀察目標:

  1.幼兒搭建過程中知道可以利用圖形之間的轉換找到自己需要的圖形

  2.提高幼兒的競爭能力,促進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

  3.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觀察過程:

  建構區(qū)中銘銘、京京在合作拼搭,京京看著銘銘說:“銘銘我需要正方形的積木”銘銘起身去找正方形的積木,銘銘從左到右的看了個遍,眉頭一皺的坐在地墊上對京京說:“怎么沒有正方形的積木啊?好像被我們用完了!”。“我再去看看吧!”京京說。京京從左往右看了一遍,自言自語的說:“好像是沒有正方形的積木”京京繼續(xù)找,過了一會拿起兩個長方形的積木大聲的對銘銘說:“你看著兩個長方形的積木拼在一起就是一個正方形了,我們可以找兩個長方形的積木拼成正方形的積木”。京京和銘銘開始尋找,過了一會了京京突然跑到銘銘身邊告訴她兩個三角形拼在一起也可以拼成正方形。銘銘說:“我也來試一試!”銘銘拿起身份的兩個三角形試了試說:“我的三角形怎么不可以呢?”京京看了看銘銘手上的三角形說:“你把三角形轉一下,最長的面對齊就可以了”銘銘將積木轉了轉最后成功了,京京和銘銘繼續(xù)創(chuàng)作他們的作品。

  觀察分析與反思:

  分析:

  1、銘銘、京京在找正方形的積木過程中,銘銘小朋友沒有找到正方形的積木就放棄尋找。京京小朋友第一次沒有找到第二次換了一種思維去找(圖形之間的轉換))

  2、京京小朋友初步掌握圖形之間的轉換兩個長方形、兩個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正方形,銘銘小朋友這方面需要加強。銘銘是班級最小的幼兒和京京是班級較大大的幼兒,兩名小朋友圖形之間的轉換發(fā)展有差距。

  反思:

  1、通過集體活動《圖形之間的轉換》讓幼兒知道兩個半圓形可以組成一個圓形,兩個長方形可以組成一個正方形,兩個三角形可組成一個正方形。

  2、銘銘喜歡玩建構區(qū),在玩的過程中或收拾整理積木時,引導銘銘體驗圖形之間的轉換。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生活既是教育。

13、幼兒園觀察記錄《我會自己穿衣服》反思

  觀察背景

  我們班的小朋友zz總是喜歡依賴別人的幫助尤其是長輩的幫助

  觀察目標

  增強幼兒自己動手的能力不依賴他人幫助解決不愿意自己穿衣服的小問題

  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觀察過程

  觀察一:zz小朋友每次一要戶外的時候總的是拿著衣服自己在班中走來走去,總是不去自己穿衣服,一開始他確實不會我總是會讓大班的小哥哥ygy幫助他,但時間久了我發(fā)現(xiàn)zz小朋友可以自己穿了并且也詢問過他的爸爸媽媽,但是他還是會拿著衣服在班中走來走去有時一著急還會哇哇大哭起來總是想著讓班中的哥哥幫他穿。

  觀察二:喆喆每次睡醒覺時就會坐在自己的小凳子上拿著衣服呆呆的坐在那里,等小朋友們都穿完時他為了趕緊吃上加餐就會哇哇大哭,他一邊哭一邊說著自己不會穿衣服一定要別人幫著他穿。

  觀察分析與反思

  我找到zz的媽媽我像媽媽反應了情況并且也對媽媽做出了一些詢問發(fā)現(xiàn)著這雖然是學會了穿衣服但是由于家里的寵愛總是有大人幫助完成,甚至有些時候zz一鬧情緒家里的老人就不忍心就會幫助他穿,久而久之zz在幼兒園也用上了在家用的方法。

  一、激勵、獎勵的方法:“今天的水果看著就很好吃,這是誰的,沒有小朋友來拿,我就送給別的小朋友了?!边@時有的孩子們會說:“這是zz的”也有的孩子會上來拿,當zz來的時候我會告訴他;“以后要抓緊出啊衣服和小朋友一起拿,不然就給別的小朋友吃了。”戶外前我告訴他我會對穿衣服做快最好并且自己穿的小朋友給出獎勵希望zz是能得到獎勵的那個小朋友。

  二、家園合作改正孩子依賴他人的毛病,我和家長談了孩子在園的一些表現(xiàn),并且講了在家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要凡事包辦,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也讓孩子多參與,幫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成人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學會勞動。開始時孩子的勞動效果也許會不太理想,甚至會出現(xiàn)幫倒忙的現(xiàn)象,成人要容忍孩子從不會到會的漸進過程。

14、大班健康活動《我感冒了》教案反思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感冒會影響身體健康和正常的學習生活,體驗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必須預防感冒。

  2.初步掌握預防感冒的方法,有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學習擦鼻涕的正確方法。

  4.讓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5.了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1.課件幻燈片;

  2.幼兒已有經驗(有過感冒的經歷)。

  三、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童話故事《感冒的快樂小兔》。

  《感冒的快樂小兔》

  秋天到了,刮起了秋風,下起了秋雨,其他小朋友們都回家避雨了,只有小兔自己還在外邊玩耍。天晴了,太陽出來了,小貓和小豬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他們的好朋友小兔玩??墒?,小白兔把門反鎖了,他們進不去。原來,小白兔在下雨的時候出去玩,讓自己感冒了。他怕把感冒傳染給小貓和小豬。小貓和小豬很感動,決定每人在小兔窗前講一個昨晚做的夢,這讓小兔子很開心。小豬說:“小兔,我在夢里和你在森林里捉迷藏,我跑著拍著就沒影了,你怎么也找不到我,你猜怎么了?原來我掉進一個很深的樹坑里,跳不上來了?!薄肮?.....”小兔子躺在床上笑出了聲音,但是聲音啞啞的。小貓接著說:“小兔,我夢到和你一起蕩秋千,我蕩的特別高,一下子就飛到對面的樹上了?!?“哈哈哈......小兔又笑出來了聲音,緊接著打了幾個噴嚏。”小兔來到了窗前,看到了小貓和小豬,小兔向他們揮揮手。小貓和小兔也微笑著向小兔揮手。過了幾天,小兔的感冒全好了,她蹦蹦跳跳的去找小貓和小豬去玩了。

  (1)小朋友,故事已經聽完了。你們還記得這本故事叫什么名字嗎?小兔子生什么病了?同時,它出現(xiàn)了什么癥狀?

  (2)小貓。小豬去看它的時候,小白兔為什么不見它們?

  (3)小兔子的朋友們是用什么樣的方法關心小白兔的呢?

  2.通過談話,歸納感冒的主要癥狀。

  (1)你感冒過嗎?你感冒出現(xiàn)了哪些?有什么樣的感覺?

  (2)感冒了你們會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喉嚨干痛,頭痛等,你整個身體都會感覺不舒服。

  (3)看圖分析,圖中的小朋友感冒有什么癥狀。

  3.師生共同討論感冒的原因。

  (1)人為什么會感冒?

  (2)感冒了怎么辦?(引導幼兒談一談感冒時,爸爸媽媽是怎么照顧自己的。)

  (3)有鼻涕怎么辦?(老師教幼兒正確的擤鼻涕的方法:用干凈的餐巾紙或者手帕紙捏住一只鼻孔擤鼻涕;再捏住另一只鼻孔擤鼻涕。)

  (4)感冒了怎么預防?(當我們受涼或者是身體的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流鼻涕、咳嗽等;感冒時我們要及時就醫(yī),按時吃藥,多喝白開水,注意休息,開窗通風,勤洗手等。)

  4. 教師小結:

  經常鍛煉身體可以預防感冒,在天氣變冷或者變熱的時候及時增減衣服;不要和生病的人接觸;還可以吃大蒜;喝伴郎沖劑以此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

  活動反思:

  每次季節(jié)變化時候感冒的幼兒就比較多。所以選擇這一活動,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回憶感冒時的痛苦癥狀,在回憶中,孩子們能夠感受到感冒了會很不舒服。另一方面可以讓幼兒了解有效預防感冒的方法,如開窗通風、多鍛煉身體等等,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不足方面:1.在活動中,個別幼兒未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今后還需加強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 本課用時較短,今后在活動中加強對時間的把控。幼兒有些意猶未盡,如果能讓幼兒拿出健康書翻閱,結合本次活動效果會更好。

  在這個活動中,利用故事導入,滲透了情感的教育,幼兒對生病有體會,也能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鍛煉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幼兒對如何預防感冒、自我保護意識、鍛煉身體的重要性也有了解,經驗得到了提升。

15、大班觀察記錄《搗蛋鬼大變身》

  觀察對象:多多

  年齡段/班:大班

  觀察背景:

  多多是幼兒園里出了名的“搗蛋鬼”,一刻都安靜不下來,集體活動的時候,一會發(fā)出怪聲影響其他小朋友,一會又碰碰身邊的小朋友,玩到興起便橫沖直撞,殃及無辜,總之是一刻也安靜不下來。

  觀察目標:

  1.通過觀察多多的行為表現(xiàn),科學分析,“對癥下藥”,從而對多多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使多多改掉調皮搗蛋的壞習慣。

  2.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觀察過程:

  記錄一:

  有一天,我組織小朋友排隊把小椅子搬到樓道擺好,突然聽到圖圖哭了,我趕緊過去查看究竟,在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明中我聽明白了,原來是圖圖搬椅子不小心碰到多多了,多多便“心生報復”伸腳絆倒了正在搬椅子的圖圖,圖圖委屈的哭了,我把目光轉向多多時,多多一副“誰讓他碰著我了”的表情,滿不在乎。

  記錄二:

  中午午睡時候,多多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一會沒看見就爬到床底下了,過了一會把被套被芯“分家”了,并且伴著“咚”“咚”的噪音,多多在床上躁動不安,經常會把上鋪及周邊的小朋友吵醒,我嘗試著想去陪他安靜入睡,但他并不接受我陪他睡覺,并發(fā)出更大的響聲來表達他的抗拒;我也嘗試給他一本書讓他安靜下來,有自己的事情做,但是看完書之后他就又開始躁動不安……

  記錄三:

  在練習籃球過程中,多多一開始很愿意加入我們的隊列里面跟著一起練習,在練了一小會之后便偷偷跑出去鉆到一個角落里玩其他的玩具,跟他要好的森森便把注意力放在了多多這里,“人在曹營心在漢”,于是森森被完全吸引了。這是在練籃球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生這種情況。有一次森森又在看著多多玩玩具,突然多多把手里的玩具扔向了森森,森森嚇得連忙躲閃,現(xiàn)場引起了一片騷動……我詢問原因,多多說他摔倒了森森嘲笑他,他很生氣就用玩具砸過來了。

  觀察分析與反思

  分析:

  根據多多的表現(xiàn),我認為他的攻擊性行為主要是自我控制力不夠而表現(xiàn)出來的無意識的失控行為。在經過和家長溝通后發(fā)現(xiàn),家庭教育的環(huán)境與多多性格的極端、情緒化也有很大的關系。我了解到多多在家的時候特別安靜,老實,是個乖寶寶。但是在幼兒園卻判若兩人,這是為什么?再進一步的了解之后我知道了多多經常是由媽媽一人看護,只有周末才會和爸爸見一面,父母對多多的教育方式是很極端的,表現(xiàn)的好就對孩子特別寵愛,調皮了就用暴力解決,很不健康的一種教育方式。

  教育措施:

  1.針對多多無意識的失控行為特點,我認為如果過分關注他,只會擴大他的問題和缺點,如果就此采用一些特別的措施,反而會使他感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不一樣,是個不好的典型,從而更加導致他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因此,在他出現(xiàn)無意識失控行為時,我會設法加以阻止,但絕不斥責他,也不實施壓服教育,暗示他努力改正缺點。

  2.多多很多行為都是不自信的表現(xiàn),因此,我就維護他的自尊心,當他有進步的時候,我便立刻給予肯定、表揚和鼓勵,讓他逐步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和信任。當他幫助老師做工作的時候,我會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揚他;當他中午能安靜一點點的時候,我會鼓勵他可以再堅持更長的時間,他可以做到的!通過各種方法使他逐漸樹立自信,感受到集體生活的快樂。

  3.多與家長溝通,家長改變教育方式,用鼓勵替代打罵,及時向老師反映幼兒在家狀態(tài),家長很配合,積極改變教育方式。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多多漸漸改掉了以前許多不好的行為習慣,而且還經常幫助老師工作,在集體活動中可以慢慢融入進去了,在本次籃球表演中表現(xiàn)的非常棒!在午睡也可以做到安安靜靜的躺著,偶爾會不小心發(fā)出聲音,但是在老師的提醒下可以馬上躺好,自控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

16、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一名小朋友獨立畫畫時的表現(xiàn)》

  觀察目標:通過鼓勵和表揚等方式,讓他能夠獨立畫畫。

  觀察對象:姜XX年齡段/班大班

  觀察時間:2015年11月

  觀察分析:

  姜宇航是個聰明的孩子,但是貪玩,不愛學習,畫畫時不踏實。為了降低難度,我選擇了比較簡單的太陽,并讓他挨著踏實的孩子進行畫畫。如果他還是出現(xiàn)和小朋友說話或打鬧的現(xiàn)象,我會及時提醒他并鼓勵他完成。剛開始,姜宇航的表現(xiàn)還不錯,積極地拿出了本和筆。但是,還不到二分鐘,他就開始坐不住,抬頭看見我正在看他,他又地下頭接著畫畫。我適時表揚了他。但沒過一會兒,他又回頭和后面的小朋友說話,我告訴他,現(xiàn)在上課呢,下課再說。他乖乖的轉了過來??墒遣坏轿宸昼?,他又開始和旁邊小朋友說話。這次,我坐到他旁邊說;“我來看你畫”。他是按照我的要求完成的,所以我表揚了他。這次他很高興,也能安靜的畫畫了。

  采取措施:

  1、充分接納和鼓勵幼兒練習,接納他偶爾的小動作,不要過分批評,不斷鼓勵和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幫助他培養(yǎng)耐性和增強自信。

  2、繼續(xù)鍛煉他的耐性,在美術課上,通過鼓勵和表揚等方式,讓他更加有耐心的完成。

  3、培養(yǎng)他養(yǎng)成有序擺放工具、材料的習慣。

  4、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獲取成效姜宇航從以前上課愛說話,不認真聽講,在我的幫助下能夠比較獨立安靜的在短時間內畫畫,讓我看到這段時間的教育成果以及對他充分接納,鼓勵和幫助的意義。

17、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應對大班幼兒的告狀行為》

  觀察目標:培養(yǎng)幼兒獨立解決問題和寬容的品格,減少告狀行為的發(fā)生。

  觀察對象:孫XX年齡段/班大班

  觀察時間:2015年10月27日

  觀察分析:

  生活活動中,有一些幼兒把自己從家里帶入幼兒園的小粘貼分發(fā)給自己的小伙伴,這時,我便看見金堆小朋友把貼畫紙分發(fā)給了離自己座位較近的孫鑫淼、李凱、王麟琳這些小伙伴。這時我便聽到孫鑫淼小朋友面紅赤耳地小聲說:“你就給我一張,你給王麟琳兩張呢!你不給我兩張的話我就告訴老師你帶小粘貼到幼兒園了!”(幼兒園規(guī)定幼兒不能從家?guī)魏螙|西入園)于是我便故意裝著沒看見,讓幼兒自己應對問題。這時孫鑫淼便跑到我面前對我說“老師,金堆帶貼畫到幼兒園來,還把它分給其他小朋友!”

  采取措施:

  這只是幼兒之間的小矛盾,教師也可將問題拋還給幼兒,引導他們自己學著處理;若是較嚴重的情況則需教師酌情處理。另外,平時注意多與幼兒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此外,與家庭配合培養(yǎng)幼兒獨立解決問題和寬容的品格,減少告狀行為的發(fā)生,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獲取成效:

  幼兒之間的小矛盾,我將問題拋還給幼兒讓幼兒自行解決。 幼兒的告狀行為看似小事,卻與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有很大的聯(lián)系,幼兒對同伴的分享,在心里上存在異議,覺得不平均,從而產生矛盾,她希望教師與同伴進行制止,在心里上得到安慰,這是本班級常見的告狀行為,同時也是幼兒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后的告狀行為,以此下去,會養(yǎng)成幼兒自私自利的品德。

18、大班觀察記錄《從我不行到成功了》

  觀察對象:丫丫

  年齡段/班:大班

  觀察時間:

  9:10——9:40

  觀察背景:

  丫丫喜歡在美工區(qū)進行手工制作或繪畫,每周會去2-3次。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主動表達。這次主題意愿畫《我的旅行》的時候,畫了一個半身人便不再繼續(xù)畫了,直到活動結束。

  觀察目標:

  1.觀察幼兒解決問題時的需求

  2.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觀察過程:

  第一天:在繪畫活動就要結束的時候,大部分幼兒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與同伴講述、交流著自己的作品,而丫丫卻一臉難色的站在椅子后面沒有動,我邊走到她身邊問她:

  我:丫丫你今天畫的什么啊?

  丫丫:我畫錯了!

  我:你把什么畫錯了啊?

  丫丫面無表情的盯著我沒有回答。

  我:那你今天想畫的是什么?

  丫丫眼睛向旁邊看了一下依舊沒有回答。

  我:那好吧!等你想好了告訴我哦!

  丫丫嘆了口氣,如釋重放的走了。

  第二天:丫丫告訴我她想畫個小女孩,她指著畫說:這是頭發(fā),這是臉,我想用肉色,沒弄好。于是我倆一起嘗試了調肉色,嘗試將“黑臉”遮住。同時在丫丫提出臨摹作品,我表示認同和支持,最后她獨立完成繪畫作品。

  觀察分析與反思:

  分析:

  第一天繪畫是丫丫只說了四個字“我畫錯了”說明她在繪畫過程中遇到了問題,然而之后并沒想任何人求助而選擇了沉默和逃避??梢钥闯鏊裏o法提出自己說遇到的問題。畫了一半就停筆不在畫了表示她想放棄這次繪畫,因為大班幼兒已經幼兒審美能力,她對自己的作品失去了信心;

  第二天能夠主動交流繪畫內容,并繼續(xù)畫,可以看出丫丫對繪畫活動的喜愛;

  我分析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畫錯了,覺得畫得不好無法改正了。

  2、不能確定繪畫內容(經驗缺失)。

  3、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想畫的(技能缺失)。

  措施:

  1.認同并尊重每一個幼兒和他的作品,并幫助其與同伴進行交流學習。

  首先我肯定了丫丫在欣賞作品和創(chuàng)作作品時都非常認真,我又拿著同伴的畫給丫丫看(因為在上一活動是另一幼兒也的畫也畫錯了,但他進行了添畫,繼續(xù)完成了作品)請她欣賞。激發(fā)丫丫繪畫興趣。

  2.豐富生活經驗,繪畫的表現(xiàn)需要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她關心身邊的事物,可以多觀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如在戶外活動時與幼兒一起尋找春天,感受春天??葱〔莅l(fā)芽了,迎春花,桃花…陸續(xù)的開了, 微風夾雜著花香吹過臉龐等。

  3.提高幼兒繪畫技能。

  (1)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

  幼兒觀察事物喜歡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這樣雖能突出重點,但由于他們概括能力差,組織能力弱,經常會忽視了整體和局部的關系,省去自己不感興趣的部分,所以繪畫時不能把物體形象畫得完整。為了更好地把握這一點,可以讓幼兒對簡單的圖形進行添畫。如圓形變成熊貓,扇子,小熊,小豬……;之后可以把幾何圖形組成的畫給他們觀察,利用拼、拆、搭、添等組織形式把沒有完成的畫添加完整,就好像搭積木一樣,把幾何圖形(三角,方形,長方形等)拼在一起變成城堡。使幼兒進一步認識局部和整體的關系,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從整體到局部,在由局部到整體的正確觀察方法。

  反思:

  《剛要》中指出:支持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xiàn)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xiàn)的技能和能力。所以雖然我們在做自主性意愿畫,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繪畫,然而在丫丫提出這幅畫是模仿幾米畫的草地上的小女孩時,我并沒有阻止她去模仿。我們不應用一把尺子衡量評價所有幼兒,當幼兒需要一個“梯子”支持幫助時,我們不應武斷的拒絕。

  所以在活動中我鼓勵丫丫自己獨立完成作品,支持她臨摹的選擇。在今天的作品完成后可以看出丫丫對繪畫的興趣更加濃厚且充滿了自信。也能夠初步的提出在繪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就是一次成功的繪畫活動,一幅成功的作品,不是因為它的美與不美,而是幼兒從中獲取了自信,并能夠從沉默到交流到提問。雖然能夠創(chuàng)造性的繪畫固然好,但模仿也是一種學習。關鍵是在過程中我們獲得了什么,不是嗎?

19、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我是建筑師》反思

  觀察背景

  建構坊,小小建筑師,萌發(fā)立體感官。

  觀察目標

  以建構區(qū)材料為主,觀察幼兒在建構過程中的空間感及穩(wěn)定感及合作意識,教師如何介入引導幼兒進行設計、建構。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觀察過程

  4月28日上午9:20分,幼兒分別進入選擇的區(qū)域。快樂建構坊接待了14名幼兒的參與。其中,大中班幼兒2名,其他12名都是小班的。

  活動中,黃梓晨小朋友是年齡最小的孩子,因社會性發(fā)展不夠好,梓晨寶貝不善于與其他幼兒分享、合作。

  具體表現(xiàn):

  獨自游戲時間不長。(游戲1-3分鐘)

  破壞性強、有攻擊性。(喜歡把別人的作品推倒或是隨意搶其他幼兒的搭建材料)不喜歡合作、分享。(其他幼兒主動來和他搭建,但他拒絕;有幼兒向他借用搭建材料也拒絕。)

  觀察分析與反思

  造成孩子不能與同伴分享與合作原因是多種的,一種是孩子的社會經驗還不豐富, 受自身的年齡特點的影響, 雖然他們已經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識但還須加強培養(yǎng)。

  綜合考慮多方面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支持策略:

  1.3歲左右的孩子處于“自我中心”的階段,他還不會主動為別人考慮, 主動分享自己的“好東西”,讓孩子懂得分享,就要引導孩子走出自我意識為中心的階段。

  2.家園共育,充分發(fā)揮家長的教育功能。逐步引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正確引導孩子。

  3. 通過開展教育活動引導幼兒行為的轉變,并在日常生活中具體指導孩子的行為。

  4.從小養(yǎng)成樂于與他人分享與合作的習慣, 體驗到與他人分享與合作帶來的快樂。

20、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我想讓燈泡亮起來反思

  觀察背景

  在科學區(qū)經??吹胶⒆觽円黄鸩僮魈剿骱猛娴男嶒灐=裉?,林林選擇他很喜歡的電路玩具。在他自己嘗試后燈泡沒有亮他卻依然堅持沒有放棄去換玩具。

  觀察目標

  幼兒在科學區(qū)游戲中專注情況分析。

  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觀察過程

  林林選擇了科學區(qū)電路玩具,認真操作著,選了一張?zhí)崾究?,并按照提示卡上電路擺放位置往底座上插著,一次又一次的擺弄、嘗試、失敗在嘗試??茖W區(qū)里其他小朋友在玩紙杯游戲,熱鬧環(huán)境下他也只是看了看,接著玩他自己的。

  王梓洋走過來看了一會說:“咱們兩一起玩多米諾吧?”,林林搖搖頭仍沒有放下自己的玩具,還是努力按照提示卡在研究著。這時,滿意走過來,林林邊擺弄玩具邊和滿意說自己在玩的玩具,但是從他們聊天中沒有聽到林林說燈泡不亮的原因,兩人反復嘗試直到最后也沒有成功。

  觀察分析與反思

  1.經驗預測---5-6歲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總是刨根問底,幼兒多次嘗試沒有成功,可見對操作材料正確使用方法不清晰。

  2.邏輯推測---在游戲中老師發(fā)現(xiàn)他不斷地擺弄、嘗試失敗后仍然在堅持,旁邊幼兒也沒有影響到他,受到同伴邀約時也沒有放棄自己游戲,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3.嘗試驗證---從整個觀察來看,幼兒能夠堅持動手動腦尋找問題的答案。另外教師沒有提供輔助性材料,(如:不同難易程度提示卡)幼兒無法獨立完成體驗成功。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

  1.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觀察,教師應給予幼兒及時的幫助,引導啟發(fā)幼兒進行自主探究,教師有效介入指導是促進幼兒自主探究的關鍵,可選擇平行介入的方式參與到幼兒游戲中,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快樂。

  2.大班幼兒應有動腦尋找問題答案的能力,教師可通過提問等方式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原因,為幼兒提供支架、有效的線索引導幼兒有依據的猜想。在操作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近可能創(chuàng)設安靜的氛圍給予充足操作時間和機會,滿足探究需求幫助幼兒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

  3.教師應針對班級幼兒不同的游戲水平,調整不同層次、難度的游戲操作材料,在區(qū)域小結時,對在游戲中幼兒堅持、遇到困難不放棄的學習品質給予肯定。

21、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優(yōu)質范文反思

  觀察背景

  大班的孩子在藝術領域目標二中明確指出:幼兒具有初步的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能自編自演故事并為表演選擇和搭配簡單的服飾、道具或布景。

  觀察目標

  觀察戈戈的組織能力及小朋友的配合能力。

  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觀察過程

  昨天午睡時間,我講了《灰姑娘》的故事。今天自主游戲時,戈戈、柔柔、豆豆、辰辰幾個人選擇到表演區(qū),表演故事《灰姑娘》戈戈自告奮勇選擇自己當導演。接著他拿來紙筆分配角色,由柔柔來扮演灰姑娘,豆豆扮演繼母,辰辰扮演仙女變身。角色分配的很順利,可是在表演時孩子們開始不聽戈戈的指令。

  戈戈叫他們按照他的意思去表演,可是其他小朋友沒有采納他的意見。戈戈說:“那好,我聽你們的意見,你們來表演?!笨墒瞧渌麕讉€小朋友還是各說各的意見始終不一致。急的戈戈滿頭大汗,一場沒有開始的《灰姑娘》就草草的收場了。

  觀察分析與反思

  對照觀察的場景,結合《指南》可以發(fā)現(xiàn)以下幾點:

  社會領域:人際交往

  《指南》目標一:能與同伴友好相處

  5~6歲幼兒應該具有:與同伴發(fā)生沖突時能自己協(xié)商解決。知道別人的想法有時和自己的不一樣,能傾聽和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接受時會說明理由。

  這幾個孩子自我意識中心比較重

  《指南》目標二:喜歡與他人一起討論圖書和故事有關的內容。在一個星期連續(xù)的觀察中可以看出:睿睿能夠和同伴交流。

  《指南》目標三: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

  睿睿還是有很好的閱讀和閱讀理解能力,因為他能主動的向其他小朋友介紹書中內容。

  后期跟進:

  教師:作為教師,首先要能夠看到幼兒行為,并且讀懂幼兒行為,進而給予專業(yè)支持。

  看到、看懂幼兒行為:

  觀察:老師要根據具體情況,指導幼兒學習交往的基本規(guī)則和技能。如:當幼兒與同伴發(fā)生意見不統(tǒng)一的時候,用協(xié)商,合作等方式解決沖突。結合具體情景,引導幼兒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

22、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圖形拼搭》反思

  觀察背景

  在“智育愛”課程《拼蜂窩》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嘗試了利用圖形塊用不同方法做六邊形的游戲,并對拼圖形產生濃厚的興趣,于是我們將各種圖形投放到益智區(qū)中,支持幼兒繼續(xù)開展相關活動。

  觀察目標

  1.能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拼擺前后的變化。

  2.能感知圖形的結構特征,拼出正六邊形。

  3.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觀察過程

  區(qū)域活動開始了,三號桌小朋友選了拼圖形和臉譜的游戲材料,游戲剛開始,天天、雨蘭、童童三個小朋友便把放在子航面前正六邊形盒子里的三角形拿給了然哲,然哲將這些三角形裝到了三角形盒子里,這時,子航開始哭起來,我聽到哭聲詢問他:“你怎么了?”子航邊哭邊指著然哲說:“他把我的三角形都拿走了!”然哲聽到他這樣說便主動還回幾個三角形,于是子航停止了哭聲,開始嘗試將手中的三角形拼裝到正六邊形盒子里,中途童童從她手中借走了一塊三角形,子航反復嘗試了幾次之后都沒能拼出正六邊形,一會童童將借走的那塊三角形又還了回來,這時子航將原本放在盒子里的其它三角形拿了出來,把童童還回的三角形和另一塊和其一樣的三角形拼裝進去,這次他很順利的拼出了正六邊形,可是卻發(fā)現(xiàn)這個正六邊形并不能將盒子填滿,于是他將盒子里的三角形倒到桌子上開始拼擺,嘗試一次后他發(fā)現(xiàn)盒子蓋兒上也有正六邊形,于是開始參照蓋子上的圖形拼擺,只拼了兩塊他又將三角形放回正六邊形盒子里進行嘗試......

  觀察分析與反思

  子航在此次活動中樂于探索嘗試用不同形狀的三角形拼擺出正六邊形,并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嘗試發(fā)現(xiàn)不同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拼擺后的變化,初步感知正六邊形和三角形的結構特征,最終拼出正六邊形。教師為幼兒提供了三角形以及三角形和正六邊形的盒子供幼兒探索。

  觀察時我發(fā)現(xiàn)正六邊形和三角形的盒子由于和拼圖大小不匹配,對幼兒拼擺造成干擾,同時為了支持幼兒探索用三角形拼擺其他幾何圖形的機會,于是決定在第二次活動時將正六邊形和三角形的盒子收回,在白紙上劃出不同大小的三角形、正六邊形以及其他簡單幾何圖形,并將白紙鋪設到桌墊下。

23、大班《我們的祖國真大》觀察記錄反思

  觀察對象:

  許詡

  年齡段/班:

  大班

  觀察背景:

  近期,孩子們對“測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在“國慶節(jié)”主題中,班級在益智區(qū)投放了中國地區(qū)、操作紙“各地娃娃到北京”,孩子們開展了測量地圖的游戲。

  觀察目標:

  1、學會運用多種測量工具在地圖上沿直線進行測量,測量時要注意工具的首尾相接。

  2、記錄測量結果,感受不同城市之間的距離是不一樣的。

  3、在游戲中,感受祖國的地廣物博。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觀察過程:

  許詡和劉彤兩個人玩了起來。經過商量,許詡用回形針測量,劉彤用火柴棒,一起測量“北京——南京”的距離。許詡把回形針一個一個連接,擺放在北京和南京之間,數一數用了多少個,記錄在表格里,劉彤也迅速的用火柴棒擺放好完成了測量,“祖國一點都不大,北京到南京才用了7個回形針,8個火柴棒?!?/p>

  “看,回形針比火柴棒短,你們測量的結果是不是有問題呢?”我把兩種測量工具放在一起對比了一下,“測量的時候要直線測量,第一個的結尾是第二個的開始。再試一下吧!”兩個孩子聽了我的話再一次進行了測量?!霸瓉砦覀兊慕Y果真的有問題呢,應該是用了5個回形針,3個火柴棒?!薄澳悄銈冎览_到北京有多遠嗎?”“拉薩上有小花標記,我們一會就能測量出來?!痹掃€沒說完兩個孩子已經開心的擺弄起自己的測量工具。

  第二天一早,許詡跑到我身邊:“老師,昨天我用了回形針、火柴棒測量了地圖,尺子也可以測量啊!我把尺子帶來了,你看?!眮淼降貓D前,許詡已經用他的尺子開始了測量:“爸爸說一格是一厘米,一厘米、兩厘米......老師,北京到南京有16厘米!”看到許詡興奮的樣子,小雅、樂樂也跑過來圍觀,“許詡真善于思考,除了我們用到的回形針、火柴棒、尺子,我們可以找到更多的測量工具嗎?”“可以,長條積木、繩都可以作為測量工具?!焙⒆觽兤咦彀松嗟卣f開了,“大家去教室找一找這些測量工具試試吧!”孩子們分頭行動,不一會,幾個孩子用自己收集來的各種工具開始了新的測量。

  觀察分析與反思:

  為了進一步幫助幼兒了解中國,我從幼兒最近的興趣點“測量”入手,投放中國地圖,通過實踐、探索讓幼兒發(fā)現(xiàn)祖國之大,學會測量的方法,探索不同的測量工具,體驗不同工具測量結果的差異性。在測量的過程中,測量結果出現(xiàn)偏差,老師及時介入,結合記錄結果,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的差異性,比較分析不同的測量結果,明白不同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的關系,并給予一定的引導,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追隨孩子的興趣點,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學習探究品質,我對益智區(qū)材料進行了更新,投放了不同的貼紙,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城市,用不同的工具繼續(xù)測量。

  祖國各地還有其不同的特色,如拉薩的布達拉宮,北京的天安門等,可以引導孩子調查了解不同地域的特色,將其做成具有代表性的圖片標記在地圖和記錄表上標識,孩子在測量的過程中,能獲得更加多元的認識。

24、大班《鳥巢》觀察記錄

  觀察對象:

  宸宸、早早、樂兒、阿尼爾、萌萌

  年齡段/班:

  5-6歲大班

  觀察背景:

  幼兒在寬松、自主的過渡環(huán)節(jié)后,與同伴自由的聊天,自發(fā)引起的討論,通過合作和自己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從而自主的進行建構。

  觀察目標:

  1、能夠用清楚的語言,積極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

  2、搭建中遇到問題,愿意思考和嘗試解決問題。

  3、增強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感受同伴合作成功后的愉悅感。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5、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觀察過程:

  喝過牛奶,宸宸走進語言區(qū),拿起語言區(qū)展示臺散放的旅游門票,這時早早走過來:這個地方我知道,爸爸媽媽還帶我去過,這是北京故宮。宸宸:我沒有去過,不過我去過鳥巢,就是墻上釘的那個(班級文化墻),那個地方很大很大,媽媽給我講那是中國舉辦奧運會的地方,工人叔叔用鋼材建造的。一旁喝牛奶的阿尼爾說:我也進去過,里面還有一排一排的座位呢,媽媽還去里面看過演出。樂兒:阿尼爾,你進建構區(qū)嗎?早早:我進我進我想進,一聽幾個人都連忙選擇建構區(qū)。宸宸:萌萌你搭什么?早早:還沒想好呢。我:要不要我們就一起也來搭個鳥巢?我拿出手機找出鳥巢的圖片。樂兒、阿尼爾:趙老師,你和我們一起?我點點頭。

  于是我們先用積木圍成一個大圓搭建底座,在圍攏上面,想要呈現(xiàn)交叉建筑時問題出現(xiàn)了:積木交叉搭,有點不穩(wěn),我:想一想,怎么讓建筑更堅固呢?早早:我們把積木斜著放在外面。大家開始嘗試,結果放到后面怎么也立不住,還把前面的也推到了。宸宸:要不我們在兩個中間橫著放一個。再次嘗試終于成功了,不一會建好了。我:我先準備去售票,一會邀請小朋友來鳥巢,你們繼續(xù)合作把鳥巢建的更好一點,或者設計一個更厲害的鳥巢都可以,一會見。15分鐘以后,在鳥巢周圍搭了樓房和在鳥巢上方和周圍做了彩燈,場內做了座椅。

  觀察分析與反思

  分析:

  1、幼兒能夠根據班級文化墻“我是中國娃”,自發(fā)的討論各自去過的地方,并分享自己的對著名建筑的了解。

  2、幼兒在搭建過程中,遇到困難,能夠主動進行思考和堅持。

  反思:

  引導幼兒在建構區(qū)勇于嘗試搭建,感受北京著名建筑的特點,感受祖國的文化和優(yōu)秀,感知體驗多樣的建筑方法,豐富搭建經驗。

25、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游戲活動中的他們》反思

  觀察背景

  今天是我園舉行陽光體育活動的一天,孩子們在進行了一系列韻律操、集體活動之后,都興致勃勃地開始了分散活動的準備。

  觀察目標

  幼兒在球類競技運動中的情感反應。

  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觀察過程

  當我?guī)ьI幼兒進行了全面的身體準備后,孩子們開始了自主選擇分散區(qū)域及合作對象。由于我們班進行的是孩子們都相對感興趣的球類運動,因此,孩子們全部對此投入了很高的熱情。經過討論,有六名幼兒自主選擇了足球游戲區(qū)域,他們就是田藝涵、蘆笛、邵禹銘、韓宜辰、楊嘉樂和馬嘉霖。經過自由組合,我將他們六人平均分成了2個隊:一隊是由田藝涵帶領的,二隊是由韓宜辰帶領的。

  比賽開始前,我這個“大裁判”特別宣布了比賽規(guī)定和游戲玩法。兩隊隊員不能用傳球,不可以越位等等。經過了一段激烈地討論,兩隊隊員分別選擇他們的隊長為守門員。

  比賽開始了,孩子們進行了激烈地角逐,開始的時候,大家總是會不自覺地用手碰球、運球,經過我的反復提醒,漸漸地,孩子們開始有了一定的球場規(guī)則意識,他們會互相發(fā)出警告:“老師,銘銘用手碰球了?!薄袄蠋?,楊嘉樂出界了。”我開始感覺到了綠茵場上散發(fā)出的氣息。原來孩子們可以通過游戲活動,懂得許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不能體會到的規(guī)則。

  漸漸的,我發(fā)現(xiàn),經過了2—3輪的游戲,孩子們的臉上都開始冒汗了,作為裁判的我也被他們帶的出了一頭汗,但孩子的活動興趣卻是毫不減退。

  最終,經過了幾輪的激烈比賽,一隊勝出,所以的隊員都相互擊掌慶賀;二隊的隊員們開始討論起來:“我們太多次犯規(guī)了?!薄笆前。绻凑找?guī)則來,我們一定會贏!”

  觀察分析與反思

  大班幼兒的運動能力,協(xié)調能力,合作意識都較之前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是依然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否則幼兒就會出現(xiàn)害怕輸贏,不愿參加競技類運動的逆反情緒,這對于幼兒來講是莫大的傷害。因此,我們作為教師更應當告訴他們如何面對失敗,通過合作戰(zhàn)勝困難的道理。

  回班后,我把陽光體育活動中足球區(qū)域發(fā)生的事情講給了小朋友們聽,并請孩子們進行了討論,讓大家說一說,“如果你是一對或者二隊的隊員,當你聽到一對勝利的消息時,心情如何,反過來,心情又如何?”經過討論,我將“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道理講給了孩子們聽,大家都說,二隊的隊員也很棒!我們都是一個集體。

26、大班《我想讓燈泡亮起來》觀察記錄反思

  觀察對象:林林

  年齡段/班:大班

  觀察背景:

  在科學區(qū)經常看到孩子們一起操作探索好玩的小實驗。今天,林林選擇他很喜歡的電路玩具。在他自己嘗試后燈泡沒有亮他卻依然堅持沒有放棄去換玩具。

  觀察目標:

  1.幼兒在科學區(qū)游戲中專注情況分析。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觀察過程:

  林林選擇了科學區(qū)電路玩具,認真操作著,選了一張?zhí)崾究ǎ凑仗崾究ㄉ想娐窋[放位置往底座上插著,一次又一次的擺弄、嘗試、失敗在嘗試??茖W區(qū)里其他小朋友在玩紙杯游戲,熱鬧環(huán)境下他也只是看了看,接著玩他自己的。

  王梓洋走過來看了一會說:“咱們兩一起玩多米諾吧?”,林林搖搖頭仍沒有放下自己的玩具,還是努力按照提示卡在研究著。這時,滿意走過來,林林邊擺弄玩具邊和滿意說自己在玩的玩具,但是從他們聊天中沒有聽到林林說燈泡不亮的原因,兩人反復嘗試直到最后也沒有成功。

  觀察分析與反思:

  1.經驗預測---5-6歲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總是刨根問底,幼兒多次嘗試沒有成功,可見對操作材料正確使用方法不清晰。

  2.邏輯推測---在游戲中老師發(fā)現(xiàn)他不斷地擺弄、嘗試失敗后仍然在堅持,旁邊幼兒也沒有影響到他,受到同伴邀約時也沒有放棄自己游戲,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3.嘗試驗證---從整個觀察來看,幼兒能夠堅持動手動腦尋找問題的答案。另外教師沒有提供輔助性材料,(如:不同難易程度提示卡)幼兒無法獨立完成體驗成功。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

  1.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觀察,教師應給予幼兒及時的幫助,引導啟發(fā)幼兒進行自主探究,教師有效介入指導是促進幼兒自主探究的關鍵,可選擇平行介入的方式參與到幼兒游戲中,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快樂。

  2.大班幼兒應有動腦尋找問題答案的能力,教師可通過提問等方式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原因,為幼兒提供支架、有效的線索引導幼兒有依據的猜想。在操作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近可能創(chuàng)設安靜的氛圍給予充足操作時間和機會,滿足探究需求幫助幼兒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

  3.教師應針對班級幼兒不同的游戲水平,調整不同層次、難度的游戲操作材料,在區(qū)域小結時,對在游戲中幼兒堅持、遇到困難不放棄的學習品質給予肯定。

27、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老師我不想躺下》反思

  許明博是一特別怕午睡的小男孩,很乖但是孩子非常沒有安全感,通過觀察記錄培養(yǎng)幼兒能自愿午睡的好習慣,初步引導幼兒學會等待。

  觀察背景

  這名幼兒從開學來兩個月了都不想躺這睡,每天午睡時都坐在床上睡覺。

  觀察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能自愿午睡的好習慣。

  2、初步引導幼兒學會等待。

  3、 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觀察過程

  他是我班一名特別怕午睡的小男孩,每天午睡時都是靠在床邊做著午睡的,剛開始老師不能去陪著他,不能對他說:你可以躺下睡覺啊,這樣多不舒服啊,這樣他就會大哭起來,說:我不要、、過幾天他會經常問老師:老師幾點了?老師到點了沒有啊?老師可以起床了嗎?是不是吃個飯就可以回家了?其他時間都還好,每天到中午午睡他就會擔心很多很多,其實他是個很乖的小朋友,他從來不調皮,他是怕他睡著了,每人叫他起床,里沒有安全感,不會穿衣服,擔心自己穿不上,就恐懼脫衣服午睡,老師有時候在批評別的小朋友的時候,他覺得會是在說他。

  觀察分析與反思

  后來我告訴他,你很乖,也很聽老師的話,我知道你不想躺下午睡是因為你怕自己睡著了,到點了沒人叫你起床,就回不了家了,對嗎?他說:是的。你不想脫褲子衣服,是不是因為你自己還不會穿,穿不好啊?他說:是的。那你相信老師嗎?他點點頭,我是說:那我以后叫你起床,你不會穿衣服我可以幫助你,但是你自己也要學習,好不好,他答應了。你不要擔心好不好呀?一個星期的時間他終于自己愿意把衣服脫下來躺到自己的小床上了,雖然偶爾他不想睡,坐在小床上,但是他就是在一點一點的進步,雖然很小,但是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難點,我會一直鼓勵他,幫助他,讓他在減少焦慮的同時能自愿開心的午睡。

28、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設計車票》

  觀察目標:觀察幼兒對數字的敏感度。

  觀察對象:陳XX年齡段/班大一班

  觀察時間:2015年9月7日

  觀察分析:

  陳自有小朋友是這學期從個體幼兒園轉來的新生,動手繪畫及操作能力與其他 幼兒有一定差異。

  在《旅行去》這節(jié)活動中,需要幼兒設計自己的車票,車票上要有票價及座位號。所有小朋友都在精心設計自己的車票,陳自有卻大聲喊道:“老師我畫完了?!蔽易叩剿磺?,他指著繪畫紙說:“老師你看我畫的”我一看一張繪畫紙上有幾個數字,還有幾個用筆點過的點。我說:“這就是你設計的車票嗎?”他很興奮的說:“是呀,漂亮嗎?”我說:“很有想法,要是上面能在多設計一些別的圖案就更漂亮了?!彼f:“我不會啊,我只會畫點啊,老師幫我畫吧?”我把著他的手在他的車票上畫上了兩個圓圈。

  采取措施:

  1、 鼓勵幼兒,教師給予自己的作品加以肯定增強了幼兒自信心。

  幼兒提出需要老師幫助時,教師蹲下來與他共同完成作品,注重師幼過程的情感體驗。

  2、據幼幼兒個體差異,降低作品的難度,讓他從內心上擁有成功感,

  3、家園合作,及時與家長溝通?;ハ嗔私庥變旱木唧w情況,并加以分析。

  獲取成效:

  陳自有設計的車票對于其他幼兒來說雖然簡單,但對于他來說卻有成功的喜悅。由最初的幾個點,到能夠繪畫出圓圈是一個質的飛躍。

29、觀察記錄范文《我要搭樓房》反思

  建構區(qū)是幼兒比較喜歡的區(qū)域活動,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要“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因此在建構區(qū)內投放了一些幼兒比較感興趣的材料,如何讓幼兒有效的利用材料,是我們教師介入的重點問題。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足夠的空間、充足的材料以及充分的時間,保障幼兒的建構游戲開展。

  觀察對象

  建構區(qū)的幼兒

  年齡段/班

  3歲——4歲小班

  觀察時間

  2019年12月區(qū)域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要“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對幼兒來說,游戲的重要性在于他們的年齡特點,其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和發(fā)展離不開游戲。小班的孩子從入園開展游戲活動以來,建構區(qū)就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我們發(fā)現(xiàn)經常到建構區(qū)游戲的幼兒能夠帶來極大的快樂

  觀察目標

  1.能夠運用建構區(qū)材料進行自主、自由玩耍。

  2.喜歡與同伴一起玩游戲。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觀察過程

  區(qū)域游戲時間到了,小朋友們全部找到自己喜歡的區(qū)域進行游戲。過了一段時間,翌翌拿著一根長長的木板來到涵涵搭建的地方想把自己的木板搭在上面,涵涵伸出小手說“不行”,翌翌直接把木板放在上面,翌翌的木板放下木板就掉在地面,翌翌把另外的積木扔到地面上,一邊扔還一邊說:“就是這個我的才掉下去”,清澤趕緊站起來說:“看嘛,你把我的弄掉了”。翌翌站在原地一動也不動。涵涵把地面上的積木撿起來又重新進行壘高搭建。翌翌看見涵涵重新搭建的樓房很開心,于是他又開始去拿積木認真地進行搭建,可是他剛把木板拿起來時,清澤已經在圓柱體上面進行了覆蓋搭建,他只好嘗試把自己的木板從第二層穿過去,可是放了幾遍都會觸碰到上面的圓柱體積木,清澤趕緊把旁邊的圓柱體積木取下來,翌翌高興地把自己的木板放了上去,他的手剛離開木板,他們搭建的樓房全部倒了。于是清澤就對翌翌說:“看嘛,倒了”,翌翌看著清澤說:“它自己倒的,我沒有打它”。說完翌翌就到另外的地方去玩了。

  觀察分析與反思

  小班時期幼兒的游戲形式以平行游戲為主,喜歡根據自己的愛好各自開展同種游戲,我們需要逐步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在游戲中孩子們的合作意識還是有的,他們能夠共同嘗試搭建一座樓房,在第一次翌翌想去搭建樓房時,雖然涵涵和清澤有點不樂意各顧各玩自己的游戲,翌翌的加入很快就讓他們有一定的合作意識,但是他們在建構的經驗上是很缺乏的,只是根據自己的已有的壘高經驗在玩,翌翌的出現(xiàn)讓樓房倒了兩次,第一次在涵涵的堅持下翌翌又重拾信心進行搭建,第二次全部倒了后翌翌跑到另外的地方去玩了。

  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多地豐富幼兒生活經驗,為幼兒提供足夠的空間、充足的材料以及充分的時間,保障幼兒的建構游戲開展。

30、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范文《我來幫助你》反思

  觀察背景

  孩子在老師講完課后,進行活動材料的操作,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讓孩子在操作中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觀察目標

  孩子能主動幫助別人,樂意接受別人的幫助,在幫助中激勵孩子的興趣。

  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觀察過程

  人和動物都有不同的成長過程,我講課的時候,孩子們都在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地聽著,李成德卻低著頭自己玩的不亦樂乎。我提醒他幾次后,眼睛看著我,但心好像還“飛”在其他地方。隨后我組織孩子進行操作活動。孩子們都在認真細心的完成貼圖的操作。不一會兒,李成德這一組的宋怡卓已經正確的貼好了人和動物的成長順序。

  其他孩子也在加速進行自己的操作活動。這時,李成德拿著數字卡這兒貼貼,哪兒貼貼,怎么貼也覺得不對。突然著急地說:“這應該貼哪兒呢?這怎么貼呢?”邊說邊哭了起來。宋怡卓聽見后,忙對李成德說:“李成德,別急、別急,我來幫助你,你一定會貼好的?!崩畛傻曼c點頭,宋怡卓就做起了“小老師”。邊指著圖邊說:“你看,這是媽媽肚子里有寶寶,就像我們小時候在我們的肚子里,所以我們要把這幅圖排在第一,下面貼數字1寶寶。這幅是媽媽把寶寶剛生出來……”

  在宋怡卓聲情并茂的講述中,李成德也在一絲不茍的完成著操作活動。這時旁邊又有兩個小朋友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一起加入到這個幫助活動中,終于李誠德在宋怡卓和其他小朋友的熱心幫助下,耐心認真的完成了所有貼畫操作內容。宋怡卓和同組的其他孩子在看到李誠德貼好最后一個后,心有靈犀的一起鼓起掌來。宋怡卓還笑著說:“李誠德你真棒!”李誠德更是開心的笑了起來,然后害羞地低下了頭。

  觀察分析與反思

  觀察分析

  有些孩子在學習或參加活動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挫折時,就會產生急躁、厭煩,甚至是退縮的情緒,如果不及時給予孩子引導和幫助,就會導致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

  觀察反思

  孩子們之間的熱心幫助,可以激發(fā)孩子迅速接受知識,完成任務,更好的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蛘呃蠋煹倪m時介入,讓孩子打開思路,有效地提高學習。孩子們之間主動出現(xiàn)的互相幫助更能有效地激勵孩子學習、參加活動的興趣。以后我們應多鼓勵、表揚孩子們的幫助行為,并要積極倡導這種行為。讓孩子們在主動幫助,樂意接受幫助中共同學習,共同發(fā)展,共同成長。

31、大班綜合活動《我從哪里來》教案反思

  這是一節(jié)關于性教育的大班綜合活動,初步感知生命的由來,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父母總是避諱和孩子談“性”問題,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在遇到孩子問 “我是怎樣來的?”“我是由哪兒生的?”一類的問題時, 有的父母是采用欺騙和怒斥的做法,使孩子在性問題上產生了神秘感和不正確的態(tài)度。許多孩子因 一時的“性好奇”、“性無知”而造成一生難以彌補的傷害。因此本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初步感知生命的孕育和成長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生理上的不同,獲得初步的兩性知識,樹立正確的性意識,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

  二、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生命的由來,知道自己從哪里來;

  2.能正確的認識胎兒孕育的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的不同;

  3.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感知生命的由來,知道自己從哪里來,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生理上的不同,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

  2.活動難點:認識胎兒孕育的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生理上的不同。

  四、活動準備

  《我從哪里來》PPT課件

  五、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以三只小動物詢問媽媽,自己從哪里來為情景導入,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課堂興趣。

  2.三只小動物從哪里來

  講解三只動物的孕育成長過程,萌發(fā)對自己生命的好奇。

  3.我從哪里來

  以講故事的形式結合PPT圖片讓幼兒初步感知胎兒孕育和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成長的主要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的不同,知道自己從哪里來。

  4.教師總結

  教師總結自己從哪里來,引導幼兒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

  六、活動延伸

  回家后,對爸爸媽媽表達感激。

  七、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利用講解法,結合課件圖片,生動直觀地讓幼兒初步感知生命的由來,知道自己從哪里來,能正確的認識胎兒孕育的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的不同,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

  但在兩性關系的教育上較為淺顯的涉及,只是提到了爸爸媽媽在孕育幼兒過程中生理上的不同,在之后的教學活動中可對幼兒進行更為深入的性教育,幫助孩子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兩性之間的不同,樹立正確的性意識,學會保護自己。

  總的來說,本次活動較為成功,以科學的態(tài)度回答了幼兒常見的問題“我從哪里來” 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幫助他們初步建立了正確的兩性認識,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達到了教育目的。

32、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愛報復的小涵》

  觀察分析:

  小涵生長在一個比較特殊的家庭里,剛來幼兒園的時候,小韓的爸爸就把家里的特殊情況告訴了我們,所以,平時我們都比較注意這個孩子的一舉一動。在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特別聰明,而且也能和其他孩子玩在一起。但是,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了小涵的另一面。

  今天戶外活動時,小涵和平時一樣,在和幾個要好的伙伴玩耍,看他們玩得很開心的樣子,我就沒太多注意他們,而是開始觀察其他孩子的戶外活動情況,正當我把視線轉向他們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小涵正在和其中一個伙伴爭吵,于是我上前詢問,誰知,小涵看到我走到面前,不但沒有停止,反而出手打了一下那個伙伴。當我制止之后,我便詢問了事情的緣由,小涵大哭著說:“上次,他就和其他人打我了,還把我打哭,這次我也要把他打哭,這樣才算公平我爸說了,誰打我我就也打他?!?/p>

  分析:

  《指南》健康領域目標二的內容是情緒安定愉快,其中對大班幼兒的要求是控制自己的情緒;合理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并轉換情緒。在小涵的案例中,他的情緒就沒有進行適當的轉換,還是停留在上次游戲的不愉快中,所以這個案例中的孩子在有關情緒的目標方面,還需要老師的重新制定。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

  (一)家庭的影響

  小涵生長在單親家庭里,爺爺奶奶都特別關心、寵愛他,可以說近乎溺愛,不論孩子要求什么,家長都會滿足,所以,造成小涵抗挫能力低,已受到傷害就會記在腦子里。而且幼兒的情緒易受感染,尤其容易受家庭變化的影響。案例中,盡管家人都很疼愛小涵,但是孩子因為失去母愛,還是表現(xiàn)出了反常情緒和行為。

  (二)控制情緒的能力差

  大班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交際圈,但是他們和成人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相比語言,他們更喜歡用行為來表達高興、悲傷、生氣、害怕等情緒。正如案例中的小涵,雖然和自己的好朋友產生了矛盾,但是,他并沒有學會控制自己情緒,也沒有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反而采取了“報復”的手段。盡管這些情緒的表達方式,對孩子來說比較正常,但我們更應該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采取措施《指南》中針對這方面目標,提出了兩點教育建議:1.營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huán)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2.幫助幼兒學會恰當表達和調控情緒。結合這兩點教育建議和實際工作中經驗,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幫助幼兒調整情緒。

  (一)接納幼兒的各種情緒,讓幼兒體驗到安全和信賴。孩子的情緒容易失控,在情緒失控時,孩子們往往會大哭、打鬧,有的還回在地上打滾兒以示抗議,在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呵斥孩子,我們應該理解孩子的這種反應,先平復孩子的情緒,再問清楚事情的緣由,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不讓孩子留下陰影。在我們靜靜地傾聽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會認為我們是他們的依靠,從而讓孩子對我們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并慢慢地把這種情緒轉移到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當中。

  (二)和家長溝通,轉變他們的觀念。經過不斷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小涵的情緒極易受到爸爸的影響。爸爸因為小涵沒有媽媽的事情,所以特別在意小涵是不是在幼兒園受了什么委屈,因此,每次孩子回去說一些事情的時候,爸爸總以為孩子是在告狀,所以就告訴孩子一些不正確的處理方法,這樣不僅不利于孩子解決問題,還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不好的感受,影響孩子在幼兒園的正常生活。和家長溝通時,我們應該把這些不好的方面說清楚,讓家長配合,以此促進孩子的健康發(fā)展。

  (三)幫助幼兒擺脫不愉快的情緒。鼓勵幼兒把心中不愉快和愉快的事情說出來。讓幼兒用活動來發(fā)泄不愉快的情緒,當幼兒情緒不好時,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不要將注意力繼續(xù)集中在引起沖突或挫折的情景中,而應盡快擺脫那種情景,讓他投入到感興趣的活動中去。

  (四)老師的調解很重要。孩子們發(fā)生沖突時,很容易向老師求助,這時,老師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每個可能受到影響的孩子進行調節(jié),當然我們要針對孩子的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孩子可以讓老師當面說,有的就不行。我們一定要盡量讓每個孩子都能去除心里的陰影。

  對于一些聰明、懂事的孩子,老師可以多講一些道理;對于一些比較皮的孩子,我們可以適當的給予懲罰;對脾氣很犟的孩子,老師可以把前兩種結合在一起。

  獲取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家園配合及不同方法的采用,我慢慢感覺到孩子已經有意識的在收斂自己的脾氣了,雖然有時候還會和其他小朋友發(fā)生爭執(zhí),但是,小涵的態(tài)度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變,不像原來那樣直接出手打小朋友了,而是先和小朋友說清楚,如果小涵實在是很生氣的話,他就會來和我說,讓我來幫忙。不過,這已經算是很大的進步了,最起碼他懂得了要和別人溝通,而不是使用暴力。有人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幼兒期是身、心、行急劇發(fā)展的時期,這個階段的發(fā)展,對孩子今后乃至一生發(fā)展至關重要,此時所造成發(fā)展的偏落差都會給孩子今后的成長及教育帶來很大困難,所以我們要注意觀察、了解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正確認識和分析孩子的行為,尋找成因,以使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的發(fā)展。

33、優(yōu)質觀察記錄范文《我愛吃月餅》反思

  觀察背景

  結合班級主題活動,老師在班級區(qū)域中投放了不同種類的月餅,幼兒開始在活動區(qū)觀察、品嘗月餅。吳俊揚是中組小朋友,活潑、好動。升入中班后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比較鮮明,也很少參加集體探究活動。

  觀察目標

  1、 幼兒不參加集體活動原因

  2、 調查月餅丟失原因

  3、 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 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觀察過程

  早來園活動:

  云云跑到老師這來說:“老師,娃娃家的月餅少了一塊。”

  區(qū)域活動:

  大部分幼兒都在與同伴進行自主、分散游戲,揚揚從早來園到現(xiàn)在一直在娃娃家。一會兒摸摸老師投放的月餅,一會兒走到小朋友中間轉轉。不一會兒,娃娃家的月餅又少了一塊。小朋友紛紛指責說是揚揚偷吃了月餅,揚揚沒有承認,而是生氣的走了。

  月餅是結合綜合主題活動投放到區(qū)域中的,在區(qū)域游戲前,老師引導幼兒在主題活動中觀察、品嘗了月餅。那個時候揚揚沒有參與進來。當他看到小朋友都對老師準備的月餅贊不絕口時,他也產生了興趣,可沒有人主動邀請他,他就拒絕參加??吹酵尥藜业脑嘛?,沒吃過月餅的揚揚大口吃了一塊,覺得很好吃,就一直在娃娃家觀察不同形狀、口味的月餅,不一會兒又吃了一塊。

  觀察分析與反思

  月餅是本月綜合主題的主角,在區(qū)域投放目的在于鼓勵幼兒多觀察、了解、知道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傳統(tǒng)習俗,同時了解月餅的種類、寓意等。揚揚一直不主動參與集體活動,但是又對老師準備的月餅十分感興趣,看到活動區(qū)的月餅,就不禁像集體活動時小朋友一樣大口品嘗起來。

  這個現(xiàn)象可以看出揚揚對于主題活動材料的興趣和參與主體探究活動的欲望。但由于揚揚在家經常被忽視,在幼兒園就習慣自己一個人游戲,也不善于與同伴友好地交往,導致其沒有參與到這次的活動中。但可以看出老師準備的材料完全吸引到揚揚,揚揚很好奇的關注著老師準備的月餅。

  教師支持策略和方法:

  1、主動邀請品嘗月餅對于幼兒講述的揚揚在活動區(qū)偷吃月餅的事情,我并沒有在集體活動時和小朋友們一起解決,而是在小朋友都進行游戲時單獨和揚揚一起,我首先拿起月餅說:“今天的月餅看著就好吃,聞聞也好香啊,揚揚,你愿意跟我一起品嘗月餅嗎?”面對我的邀請,揚揚起初是猶豫的,看到我真的打開月餅吃了之后,點頭同意了。

  2、聊天引出話題,了解幼兒真實想法

  吃了吃著,我和揚揚主動說起月餅的故事,揚揚也很自然的加入進來。他說他看到我拿出月餅就想跑過來,可是又怕老師拒絕他。原來不是他不想加入我們的活動,而是我自以為是的以為他不會加入,而沒有主動邀請他。

  3、約定

  了解到揚揚真實想法后,我十分自責,主動和揚揚說:“你愿意和我做一個約定嗎?如果你想參加,你就主動走過來,老師肯定會第一時間邀請你的!”揚揚聽后,高興地點點頭,繼續(xù)吃著他喜歡的月餅。

34、大班觀察記錄《冰山尋寶》

  觀察背景:

  在炎熱的天氣下孩子們都會比較喜歡親近水,因此老師為孩子們準備了一系列關于水的特性、存在形式等的活動讓孩子們自由探索,并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個“冰山尋寶”活動為孩子們展現(xiàn)了水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冰,同時老師為孩子們提供了很多工具例如塑料小刀、錘子等,供幼兒自行探索。

  觀察目標:

  1. 能夠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并自己想出或通過觀察別的小朋友發(fā)現(xiàn)多種解決方法。

  2. 會操作一些簡單的工具。

  3. 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 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觀察過程:

  在冰山尋寶的活動過程中,大嘟嘟首先看到了桌上的工具,他選擇了一把塑料小刀想要把包裹在玩具小汽車外面的冰塊給切開。但很快他發(fā)現(xiàn)冰塊太硬了,塑料小刀很難切動冰塊。然后他嘗試把小刀翻過來,用刀背去用力敲冰塊,想要把它敲破,但還是沒能成功。不一會兒,他又想到了新的方法——用兩只手把冰塊緊緊地握住,想讓它在手里化掉,但是冰塊融化的速度又太慢了。

  這時他發(fā)現(xiàn)旁邊有小朋友直接舉起冰塊往地上砸,很快就砸開了。于是他也學著這個方法把冰塊舉得高高的,用力往地上砸,也砸開了冰塊,拿到了里面的玩具。

  觀察分析與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方面的教育要求提到,幼兒園要引導幼兒接觸自然環(huán)境;結合和利用生活經驗,幫助幼兒認識自然;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和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幼兒也很喜歡這種操作性很強的科學探索活動,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在這個案例中,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得出了用塑料小刀敲碎冰塊的方法,又通過生活經驗得出了用手上的溫度融化冰塊的方法,最后通過觀察和模仿別人得到了把冰塊摔碎的方法并成功解決了問題。這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老師全程是扮演觀察者的角色,在幼兒沒有提出要求的情況下,成人盡量不要干預幼兒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只需要為他們準備充足的工具和材料,讓他們自行大膽探索;或是通過平行游戲的方式,為幼兒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在科學活動中,給幼兒創(chuàng)造與他人交流分享的環(huán)境也很重要,幼兒可以在和他人交流合作或平行游戲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思維碰撞,得到更多的發(fā)現(xiàn)成果。

  在活動結束后,成人可以和幼兒對自己的探究過程進行小組回顧,討論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對大班幼兒來說,可以學習做一些簡單的探究計劃和對探究結果進行簡單的記錄。這樣一來,幼兒對整個科學探究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35、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海邊那些事兒》范文反思

  觀察對象

  藝藝治治可欣致遠琳琳

  年齡段/班

  5-6歲大班

  觀察時間

  下午游戲時間3.00-3.40

  觀察背景

  材料加油站,這里收集著各種各樣的材料,一直是孩子們追捧的“游樂園”,孩子們每一次總會賦予材料的新生命,這里常常會變成小超市,小銀行,恐龍館,小醫(yī)院......今天的材料加油站在孩子們的商討和互動中,又有怎樣精彩的故事?

  觀察目標

  1.觀察幼兒在活動中合理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材料的能力。

  2.觀察幼兒在活動中運用適宜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觀察過程

  材料加油站一直是孩子們追捧的“游樂園”,每次區(qū)域活動時,豐富多變的材料等待著孩子們的如約而至,今天這里的小主人是張藝、治治。治治似乎早就有了“計劃”,迅速鋪上紅色的海綿墊:“張藝,我們今天玩沙灘的游戲吧!”“怎么玩?”藝藝問道,治治一邊從材料箱里倒出些許貝殼一邊說:“沙灘上有許多貝殼,還有許多水草、葫蘆,我去斐濟爸爸那里就見過!”“嗯,那我給你拿,你來搭吧!”藝藝應道,他們取來養(yǎng)樂多的瓶子,邊插上塑料花束,邊商量著:“這就是海邊的“水草”吧?”“嗯,好!”治治又從一旁取來幾何圖形——圓錐體:“那這就是 水葫蘆吧!”,美妙的“沙灘景”忽隱忽現(xiàn),兩個小伙伴拍手叫好!藝藝說道:“哇,好像聽到海浪的聲音,好想住在這里,冰雪奇緣的公主就住在海邊!”治治:“那我們就來搭個城堡吧”他們又取來泡沫球、紙筒、絲瓜等材料,就這樣,兩個好朋友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沙灘上的城堡”的“建筑工程”靜靜開展著.....

  從小舞臺前來取材料的可欣看到這一景:“哇,好漂亮的城堡!”“還是沙灘上的城堡呢!”治治提高音調,介紹著他們的“作品”,可欣想了想說:“如果海浪吹來,你們搭的東西肯定全部吹倒的!”“那怎么辦呢?”藝藝問道,可欣取來紙筒:“用這個搭個圍墻!”“再把礦泉水瓶放在紙筒里,更加牢固些!”藝藝的“金點子”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大家又一次投入緊張工作中......

  時間靜止在“搭建圍墻”中,這時建構區(qū)的致遠和琳琳來到加油站取水管,遲遲未離開,他們湊過去,與治治、藝藝、可欣說了些什么,一會兒他們也加入游戲中,利用紙板鋪成了小路、紙板壘高筑成了眺望臺,致遠提議:“小院子里需要一些水管,才能有水澆花!”于是孩子們又一次忙碌起來......

  觀察分析與反思

  1.經驗再現(xiàn),有獨特的游戲思維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游戲中,孩子們自主選擇材料,積極動手動腦,體驗著游戲的樂趣,并且樂此不疲,興趣濃厚,他們的主動性正是源于生活經驗所得。治治的爸爸常年生活在斐濟,靠近海邊,每逢假期他都會和媽媽一起去海邊玩,因為對海邊有著別樣的感情,所以他首先發(fā)出了游戲的提議:玩沙灘,在游戲中治治主動選擇、確定目標、設置計劃、實施計劃,引起了同伴們的交流、思考與創(chuàng)新,并且顛覆了以往的建構模式,為沙灘的風景添上了絢爛的一幕。

  致遠的爸爸和爺爺都是水電工,平時鄰居家里犯難的事情都請他們解決,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致遠很有挑戰(zhàn)性地在“地底”下接了水管,有效地鏈接了大家的思維水平,有效地推動了游戲的發(fā)展,并在游戲中解決了一系列的問題。

  2.積極交往,有主動地邀約意識

  《指南》的社會領域中,5-6歲的孩子活動時能與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難一起克服;能主動發(fā)起活動或在活動中出主意,想辦法?;顒又?,孩子們都能主動地加入游戲,并能合理性地創(chuàng)造游戲、解決問題。如可欣提出的問題“海浪來了,怎么辦?” 致遠的提議:“小院子里需要一些水管,才會有水澆花!”……他們啟發(fā)性的問題與建議,為游戲注入了新的能量。游戲過程中,他們交流分享、友好協(xié)商、相互合作,在交流中取長補短,有效整合了他人的經驗,組成了一個很好的游戲團隊。

  3.自主建構,有層次的游戲水平

  從孩子們的游戲水平來看,他們的建構水平已經具備搬運、壘高、圍合、早期表征和進一步表征等階段。在認知方面,治治對他和同伴的作品均有一定的了解,他首先利用紅色的海綿墊圍出了一個區(qū)域,并且關注了其中細節(jié)的建構,用貝殼、圓錐體、泡沫球等進行了建構,還用養(yǎng)樂多的瓶子插上塑料花束,紙筒、絲瓜等材料進行了裝飾,在活動中他們還運用了模式與對稱、架高的技能。

  4.以物代物,有豐富的游戲經驗

  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角色游戲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與認識,代替行為在他們的游戲中日益增多。雖然是捕捉了班級了5名孩子的游戲瞬間,但足以粗淺地看到大班幼兒的游戲水平,如將養(yǎng)樂多的瓶子,插上塑料花束,變成海邊的“水草”;幾何圖形圓錐體,變成海邊的“水葫蘆”;礦泉水瓶放在紙筒里,變成了更堅固的“圍墻”…… 凸顯了孩子們“以物代物”的行為意識,孩子們在自由自主的游戲氛圍中,體驗了游戲的樂趣,獲得了愉悅的感受。

  支持策略:

  《指南》把幼兒游戲水平發(fā)展提示鎖定在以下四個觀察點,即“表征行為”、“構造行為”、“合作行為”、“規(guī)則行為”。而“此物彼用”,或 “以物代物”的游戲替代行為正是表征行為的一種,它標志著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思維的抽象性、變通性、靈活性的萌芽與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及時看到幼兒的這種游戲行為及其背后所預示的發(fā)展,使我們對幼兒游戲的支持更適合他們的游戲需要與發(fā)展需要。

  1.宣揚——推介孩子的“以物代物”行為

  游戲活動后,有意識地保留孩子們的作品,組織全班孩子參觀他們的作品,請他們向小朋友介紹自己的想法與經驗,比如在搭建過程中是怎么搭的,用了哪些材料,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讓其他孩子也能直觀地體驗替代物的作用和快樂,從而激發(fā)其他孩子在今后也能主動使用替代物的行為。一方面,老師要肯定孩子們在活動中的過程(如堅持性、積極主動地學習態(tài)度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組織孩子分享交流,在此過程中取長補短,整合他人的經驗。最后,提出一些啟發(fā)性提問,比如說:今天在游戲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有沒有成功?大家想了一些什么辦法?引導大家積極的討論思考,共同幫助解決問題。

  2. 支持——投放適宜的替代材料

  皮亞杰指出:幼兒是在周圍環(huán)境和材料的互動中獲取經驗的。權衡好高低材料的比例,留給幼兒更多新情節(jié)的延伸空間。游戲中,材料加油站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半成品和廢舊材料,孩子們利用地也非常好。在后續(xù)的游戲活動中,老師可以根據游戲的主題添加一些小石頭、小樹等等?;蛘呃靡恍﹩栴}的設疑,不斷鼓勵和強化幼兒的替代行為,從而使某些材料成為幼兒的替代物的同時,又有新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有能極大地激發(fā)幼兒建構的興趣,提高孩子的觀察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遵循——確立孩子心中的“主題”

  孩子是游戲的主體,但游戲內容確立有時往往由老師來確定,而在今天的游戲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一起商討、確立游戲主題,在游戲中他們往往會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與主動,而且會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孩子們在協(xié)商、交換的游戲氛圍中,學會了分享與合作,一次又一次嘗試開拓與創(chuàng)新。作為老師,我們需要由“重結果”到“重過程”,“重預設”到“重生成”,遵循孩子心中的想法,給予他們更多自主探究、創(chuàng)造、表達的機會,使其在原有的思維水平上更綻異彩!

36、大班觀察記錄《關注留守兒童》反思

  觀察背景

  陳博涵是個典型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遠走他鄉(xiāng)離開年幼的孩子,缺少了父母的愛。外出打工的父母很少才回一次家,孩子都是有由爺爺奶奶照顧的,他身上呈現(xiàn)出了留守兒童的一些共同特點。

  觀察目標

  本學期大一班陳老師在收家園聯(lián)系手冊時,發(fā)生的一件事:小朋友按吩咐交了,只有陳博涵躲在角落里,頭拉得很低,兩手緊緊地拽著手冊不肯交給老師,陳老師問:“博涵,你怎么不交呀”?博涵慢慢地抬起頭,無奈地說:“老師,奶奶沒有看也沒有寫”,說完博涵委屈地哭了,陳老師摸了摸他的頭說:“別哭,不要緊,我有辦法的,等放學的時候奶奶來接你,我就和她聊一聊,看你在家里的表現(xiàn)乖不乖?老師幫你寫下來就行啦”,

  觀察過程

  經過我的調查和細心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博涵小朋友的家庭教育的主體一般為祖輩,老人們認為,農村孩子不會有多大出息,只要能認識幾個字,會算賬就行了,不管學歷高低,將來都是外出打工,因而認為讀書無用,讓子孫早打工早掙錢更現(xiàn)實一些。他們對留守兒童的學習不聞不問,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缺乏動力,更缺乏責任感。

  觀察分析與反思

  由于博涵與父母長期分離,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和教育。近年來的調查結果顯示: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yǎng),13%的孩子被托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jiān)護。

  根據以上的觀察分析,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1、幼兒園做好留守兒童統(tǒng)計工作,對新入園幼兒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家長情況,幼兒在家情況,是否有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人情況,有父母都外出的,都做好的登記,因為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應。

  2、利用校訊通,公眾號平臺,讓每天都要遠在千里外的父母,了解孩子的在園情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就在身邊,感受到父母深深的愛。

  3、幼兒園定期與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進行溝通,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通過舉辦家長會和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學習或專題講座,加強對教育者或監(jiān)護人的培訓。

  希望我們大家關愛留守兒童,營造溫馨的家園氛圍,讓許多過早缺失父母溫暖的幼兒,感受到幼兒園大家庭的溫暖和老師的關愛。極大的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促進了幼兒與老師、老師與監(jiān)護人之間的良好溝通,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設快樂、平等、和諧的環(huán)境,健康快樂的成長。并讓每一個留守兒童不再孤單,不再無助,在幼兒園同樣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37、大班《我看到是這樣》觀察記錄

  觀察對象:小爍

  年齡段/班:大班

  觀察背景:

  最近開展的主題活動“妙妙屋”以“房子”為主線,幼兒在探究中感受房屋世界的奇妙。為了拓寬幼兒視角,周末時間我推薦孩子們觀察自己的家周邊的環(huán)境,讓孩子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各種建筑之間的高低,形狀,顏色等方面的不同,再通過大膽的繪畫,講述激發(fā)孩子們熱愛家園,設計家園的興趣。

  觀察目標:

  1、 了解幼兒對自己生活環(huán)境的關注以及興趣點;

  2、 能夠用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愿意與人分享;

  3、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 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觀察過程:

  今天的晨間活動是戶外繪畫,我們的主題是“我看到了。。。。。?!?,將自己周末里的發(fā)現(xiàn)用畫筆畫出來。看著你拿著粉筆在黑板上畫了兩條大大彎彎的曲線,然后停下來,想了想,接著又開始在曲線的中間用畫了無數小線段。你的曲線畫得真大,占了黑板的一半位置,我好奇的問你:“這是什么呢?”你眨巴著大眼睛告訴我:“這是公路啊,中間是線段,在我家看到就是這樣的?!蔽尹c點頭,“那公路上還有些什么呢?”我問你,你轉悠著一雙大眼睛:“哦,我知道了!”然后歪著小腦袋邊畫邊說:“公路的車可多了。”“必須要有人行道!”“對了,還有我的家也在公路邊上的,嘻嘻”就這樣,你的畫面變得越來越豐富,哇,不知何時,周圍已經圍滿參觀的小伙伴。

  觀察分析與反思:

  分析:整個晨間活動,你一直在不停的完善著你這幅大氣恢弘的公路鳥瞰圖。憑借著生活記憶,你把公路上的標識牌,紅路燈,人行道,建筑都逐一添畫到作品中,看得出你是一個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的孩子!更讓我驚訝的是,“請走斑馬線”的標識牌大于紅路燈標識,這樣剛剛好的比例,足以證明你觀察得多么認真和仔細。也許,你曾經做過兩個標志大小的比較!還有公路轉彎處,也添畫上“急轉彎”的警示標志。更讓我驚喜的是,公路上來來往往的汽車居然會跟隨公路的轉向變化不同的方位,你的空間感不得不讓老師為你點贊。聽著你滔滔不絕的講述,看,好多伙伴被你吸引來過來,邊欣賞著你的公路鳥瞰圖,邊聆聽著你的向導式講解呢!

  反思:你的堅持讓我驚嘆,你的觀察能力和繪畫表達能力讓我驚喜!看吧,欣賞了你的公路鳥瞰圖,伙伴們紛紛回憶著在自己家望出去的景象,餐前講述活動也因此變得生機盎然,謝謝你為大家找到一個熟悉又喜歡的談話主題。相信下一次的繪畫活動,我們一定能欣賞到更多從你們眼睛里看到的小美好。相信下一次,你有更多的驚喜帶給我們!

38、大班健康《我從哪里來》教案反思

  活動名稱:《我從哪里來》

  執(zhí)教年齡段:大班

  執(zhí)教領域:健康領域

  活動目標:

  1.了解人是從哪來的,知道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萌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2.知道男孩與女孩的不同點,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活動難點:懂得媽媽的辛苦,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活動重點:了解寶寶是從哪里來的,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活動準備:圖片、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嬰兒照片,使幼兒初步感知生命的起源,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小嬰兒的圖片,并交流自己知道“他們是從哪里來的”

  提問:他們是誰?這些小嬰兒是從哪里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你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小結:原來小朋友們都是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

  二、看圖聽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寶寶是怎樣到媽媽肚子里的。

  提問:小寶寶是怎么到媽媽肚子的?這還要從爸爸媽媽剛認識的時候說起呢。

  圖一:叔叔和阿姨見面

  提問:他們見面后會做些什么?

  叔叔阿姨覺得對方很不錯,很合適自己,就準備結婚了。

  圖二:爸爸媽媽結婚

  提問:結婚后有一件事讓他們特別高興,是什么事情呢?怎么樣才能有一個小寶寶呢?

  圖三:精子和卵子

  提問:原來需要爸爸放一顆種子到媽媽的肚子里,爸爸的這顆種子長得像什么?叫什么?媽媽肚子里的種子長得像什么?又叫什么呢?

  只要精子和卵子成為好朋友就可以生出一個小寶寶了。

  提問:由哪一顆精子和卵子成為好朋友呢?什么樣的精子能和卵子成為好朋友呢?精子和卵子在一起后變成什么了?

  圖四:受精卵

  提問:精子和卵子成為好朋友后變成什么?那小寶寶在肚子里是怎么長大的?請小朋友按照小寶寶長大的順序來擺一擺。(幼兒操作)

  提問:寶寶要在媽媽的肚子里呆多長時間么?寶寶慢慢長大,媽媽的肚子發(fā)生什么變化?媽媽肚子越來越大,會給生活、工作帶來哪些不方便呢?

  小結:媽媽肚子變大后,身體變重,走路、睡覺都會覺得很難受,還要時刻關心保護肚子里的小寶寶。

  提問:寶寶九個月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小結:原來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是由一顆受精卵慢慢長大的。我們一起來聽聽媽媽講小寶寶的生長過程吧。(看視頻)

  圖五:寶寶從受精卵到出生的過程圖

  小結:爸爸和媽媽很相愛,他們想要有一個自己的小寶寶。于是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成為了好朋友變成了受精卵,受精卵慢慢長大,一個月的寶寶像條魚,三個月的寶寶開始吸收營養(yǎng),6 個月的寶寶開始長頭發(fā),8 個月的寶寶睜開眼睛,9 個月的寶寶身體頭朝下,馬上要出生了。

  圖六:寶寶通過臍帶吸收媽媽營養(yǎng)

  提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靠什么東西長大?這跟管子叫什么名字?媽媽的營養(yǎng)從哪里來?這些有營養(yǎng)的東西媽媽都愛吃嗎?為什么堅持吃下去?

  小結:為了小寶寶健康成長,媽媽雖然吃了不舒服,還要堅持吃下去

  圖七:聽,這是什么聲音?為什么有救護車聲音?聽,這又是什么聲音?你出生的時候哭了沒有?猜猜老師哭了沒有?

  小結:其實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會哭,哭代表我們是健康的。

  圖八:小寶寶出生后,需不需要這根臍帶了,不需要了怎么辦?

  小結:肚臍就是寶寶和媽媽愛的紀念。

  三、 了解男孩與女孩的不同,懂得保護自己保護隱私部位。

  引導幼兒通過討論,發(fā)現(xiàn)男孩女孩的不同

  提問:小寶寶出生后,怎么知道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慢慢長大后,怎么區(qū)分男孩和女孩呢?

  小結:男孩與女孩生殖器不同,愛好、聲音、性格、穿著、相貌都不一樣,但每一個男孩女孩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

  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男孩女孩保護自己的方法

  提問:小便的地方要怎樣保護?

  小結:小便的地方不要讓陌生人看到或者碰到,注意小內褲的衛(wèi)生、勤洗澡,學會操屁股的正確方法。

  四、活動延伸

  我們每一個人在媽媽肚子帶了十個月來到這個世界,是媽媽辛苦的保護肚子里的你,又忍著疼痛勇敢生下你,陪伴你成長,感受生活的美好,你現(xiàn)在有什么感覺?那我們可以為媽媽做哪些事情呢?

  課后反思:

  活動前,我曾通過個人談話的形式了解幼兒對于“我從哪里來”是怎樣認知的,答案幾乎是相同的,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因此,我把“精子”、“卵子”、“受精卵“這些科學性極強的詞語匯到故事中,讓幼兒從正面了解”我從哪里來“。從爸爸媽媽最初的認識到結婚有小寶寶,滲透了身心和諧健康發(fā)展,讓孩子正確勇敢面對身體的認知,幼兒的一點一滴的情緒感染了我。通過圖片拼擺的方式,讓幼兒更加直觀形象看到寶寶的變化,感知生命的神奇與偉大??吹叫殞毭恳粋€月的變化,我也講述著自己懷孕時期的點滴,讓幼兒更加真實的感受到了媽媽懷小寶寶的不容易,從而萌生一種疼愛媽媽的情感。為什么我是女孩,你是男孩呢?孩子們的細心觀察與發(fā)現(xiàn)是我沒有想到的,從生活各個方面發(fā)現(xiàn)男孩女孩的不同,知道保護自己的隱私處,感知身體對自己的重要性。在活動結束后,我還聽見一些孩子在討論為什么有雙胞胎呢?我想,我們又可以延伸下一個活動內容了。

39、觀察記錄范文《夾子小橋站起來了》反思

  觀察對象

  康康(綠白條紋男孩)

  年齡段/班

  中班

  觀察時間

  2017年5月中旬

  觀察背景

  班上不少女孩子都有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發(fā)夾,中午睡覺時,為了小朋友的安全,所有的發(fā)夾都放在電腦桌上,幾個女孩子看了說:“發(fā)夾真漂亮!”有的男孩子忍不住擺弄起來,并好奇地問:“為什么夾子會張開又合攏呢?”追隨孩子的興趣,在家長的配合下班級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夾子,投放到區(qū)域游戲中。

  觀察目標

  探索讓“夾子橋”站立的方法

  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觀察過程

  今天康康在“智慧探索屋”玩起了塑料夾子,他一個一個耐心地接起來,很快就變成了彎彎的形狀,還驕傲地告訴旁邊的萱萱:“看,我搭的是小橋?!?萱萱看了看,說道:“不像,小橋都是立在那里的,你的小橋只會躺在桌子上。”聽了萱萱的話,康康并沒有灰心,反而不斷得嘗試將小橋立起來。

  康康先在彎彎的小橋下面兩邊都固定了兩個夾子,可是橋面有點重,倒了下來。接著,又多放了兩個夾子,可由于方向沒有掌握好,還是沒有成功。

  “怎么辦呢?”,康康突然發(fā)現(xiàn)“建筑區(qū)”的小伙伴用罐子做了一盆花,很牢固,沒有掉下來,就去拿來了一個罐子,把小橋放在上面??墒菢虻膹澏雀撸钤诠拮由弦膊皇呛芾喂?。突然,他又發(fā)現(xiàn)罐子上有一個孔,就試著將一頭塞了進去。不錯,正好,于是又去找來了一個罐子。夾子小橋終于能站起來了。康康把它送到了“建筑區(qū)”,小伙伴都稱贊你:“康康,你真能干!能不能再做一座呀?”康康一口答應,拿著罐子、夾子又開始做起來。這次很快就完成了第二座小橋,其他孩子也爭相模仿

  觀察分析與反思

  1. 關注幼兒的一日生活,借助生活材料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生活用品雖然極其普通,但卻能引起孩子們玩耍和探究的興趣。老師以此為切入點,巧妙運用生活中大大小小不同的夾子,幫助幼兒探索、感知夾子與力度的關系、平衡等科學現(xiàn)象,以此提升幼兒對身邊生活科學的關注度,激發(fā)幼兒的探索2. 適時調整介入方式,給予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

  從游戲現(xiàn)場可以看出,康康是一個非常有耐心的孩子,通過不停地擺弄夾子,找到了夾子連接起來的方法。他還是一個肯動腦筋的孩子,遇到困難能積極思考,不斷地去嘗試新方法。加上對區(qū)域游戲非常感興趣,平時最喜歡的就是去“建筑區(qū)”了,所以康康對罐子、瓶子等輔助材料比較熟悉。當發(fā)現(xiàn)罐子上面有小孔時,馬上能想到將夾子小橋塞進去,頓時解決了“小橋不能站起來”的難題。在其一系列探索、嘗試的過程中,我始終以旁觀者的身份,在視線范圍內任其自由探索,給予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進一步培養(yǎng)了自信心,讓其品嘗到與眾不同的那份快樂:經過努力之后獲得成功更幸福!

  3. 發(fā)揮問題導向作用,進一步促進學習品質養(yǎng)成。

  由于這種塑料夾子比較小,需要依靠罐子這些輔助材料才能站立起來?!澳侨绻麤]有罐子,就只有夾子,怎樣才能讓小橋站起來呢?”在交流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展開了交流:“下面用大架子。”“小橋的腳多夾一些夾子,夾結實一點。”“我覺得可以全部用大架子?!薄瓕τ诤⒆觽兊慕ㄗh,我沒有否定或肯定,而是請他們自己在游戲中把自己的想法來試一試,給孩子更多創(chuàng)意的空間,激發(fā)進一步探索的欲望。

40、幼兒園大班健康活動《我從哪里來》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講講,讓幼兒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2、在游戲中體會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從而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3、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4、引導幼兒樂于交流,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胎兒的發(fā)育過程

  2、音樂《我的好媽媽》

  活動過程

  一、講述,我從哪里來。

  1、以談話形式引出話題。

  教師:“小朋友,你知道你是從哪里來的嗎?”

  (讓幼兒互相說說自己的猜測)

  教師:讓我們來看一看吧,爸爸、媽媽怎樣才能有一個孩子。

  2、播放課件,進行演示。

  (1)讓幼兒觀看圖片,初步知道精子和卵子。

  (2)哦!原來我們就是那個小圓球慢慢長成的小寶寶呀!

  小寶寶躺在什么地方?(解釋“子宮” )

  (3)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名字叫什么?(胎兒)

  (4)胎兒在肚子里呆了多長時間才出來呀?

  師:在這十個月里,小胎兒又是怎樣慢慢長大的呢?

  二、觀察圖片,互相討論圖片內容。

  1、引導幼兒自由提問。

  (教師依據幼兒的問題隨機做好直接回答或把問題拋給幼兒進行討論)。

  2、老師也有幾個問題要問大家。

  (1)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會吃東西嗎?

  臍帶是母體孕育嬰兒時母體和嬰兒交流物資的通道,

  嬰兒在出生之前所需要的所有營養(yǎng)都是通過臍帶來運送的。

  (2)“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會怎么動呢?”

  (3)小寶寶馬上就要和媽媽見面了。咦!寶寶怎么出來呢?

  (幼兒猜測)

  小結:其實,每個媽媽的“子宮”都有一扇通向外面的門和走廊,

  當寶寶把媽媽的肚子撐得很疼的時候,在醫(yī)生的幫助下,

  寶寶就沿著走廊出來啦!哇!哇!哭著叫媽媽啦!

  三、游戲:體驗母恩。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媽媽大肚子時候的生活?

  請小朋友在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個皮球,跟著老師表演

  教師按照慢慢起床

  小心走路

  彎腰打掃衛(wèi)生

  扶著肚子散步

  彎腰撿東西

  輕輕坐下

  生下寶寶)

  四、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1、寶寶出生了,媽媽還要做哪些事情呢?

  2、媽媽生了我們,養(yǎng)育了我們,她是最值得我們愛的人,

  我們一定要非常地愛媽媽,聽媽媽的話,幫媽媽做些事情……

  3、《我的好媽媽》的音樂響起,自然結束活動。

  課后反思:

  活動前,我曾通過個人談話的形式了解幼兒對于“我從哪里來”是怎樣認知的,答案幾乎是相同的,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因此,我把“精子”、“卵子”、“受精卵“這些科學性極強的詞語匯到故事中,讓幼兒從正面了解”我從哪里來“。從爸爸媽媽最初的認識到結婚有小寶寶,滲透了身心和諧健康發(fā)展,讓孩子正確勇敢面對身體的認知,幼兒的一點一滴的情緒感染了我。通過圖片拼擺的方式,讓幼兒更加直觀形象看到寶寶的變化,感知生命的神奇與偉大。看到小寶寶每一個月的變化,我也講述著自己懷孕時期的點滴,讓幼兒更加真實的感受到了媽媽懷小寶寶的不容易,從而萌生一種疼愛媽媽的情感。為什么我是女孩,你是男孩呢?孩子們的細心觀察與發(fā)現(xiàn)是我沒有想到的,從生活各個方面發(fā)現(xiàn)男孩女孩的不同,知道保護自己的隱私處,感知身體對自己的重要性。在活動結束后,我還聽見一些孩子在討論為什么有雙胞胎呢?我想,我們又可以延伸下一個活動內容了。

41、幼兒園大班健康活動《我從哪里來》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人是從哪來的,知道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萌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2.知道男孩與女孩的不同點,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難點:懂得媽媽的辛苦,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活動重點:了解寶寶是從哪里來的,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活動準備:圖片、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嬰兒照片,使幼兒初步感知生命的起源,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小嬰兒的圖片,并交流自己知道“他們是從哪里來的”

  提問:他們是誰?這些小嬰兒是從哪里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你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小結:原來小朋友們都是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

  二、看圖聽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寶寶是怎樣到媽媽肚子里的。

  提問:小寶寶是怎么到媽媽肚子的?這還要從爸爸媽媽剛認識的時候說起呢。

  圖一:叔叔和阿姨見面

  提問:他們見面后會做些什么?

  叔叔阿姨覺得對方很不錯,很合適自己,就準備結婚了。

  圖二:爸爸媽媽結婚

  提問:結婚后有一件事讓他們特別高興,是什么事情呢?怎么樣才能有一個小寶寶呢?

  圖三:精子和卵子

  提問:原來需要爸爸放一顆種子到媽媽的肚子里,爸爸的這顆種子長得像什么?叫什么?媽媽肚子里的種子長得像什么?又叫什么呢?

  只要精子和卵子成為好朋友就可以生出一個小寶寶了。

  提問:由哪一顆精子和卵子成為好朋友呢?什么樣的精子能和卵子成為好朋友呢?精子和卵子在一起后變成什么了?

  圖四:受精卵

  提問:精子和卵子成為好朋友后變成什么?那小寶寶在肚子里是怎么長大的?請小朋友按照小寶寶長大的順序來擺一擺。(幼兒操作)

  提問:寶寶要在媽媽的肚子里呆多長時間么?寶寶慢慢長大,媽媽的肚子發(fā)生什么變化?媽媽肚子越來越大,會給生活、工作帶來哪些不方便呢?

  小結:媽媽肚子變大后,身體變重,走路、睡覺都會覺得很難受,還要時刻關心保護肚子里的小寶寶。

  提問:寶寶九個月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小結:原來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是由一顆受精卵慢慢長大的。我們一起來聽聽媽媽講小寶寶的生長過程吧。(看視頻)

  圖五:寶寶從受精卵到出生的過程圖

  小結:爸爸和媽媽很相愛,他們想要有一個自己的小寶寶。于是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成為了好朋友變成了受精卵,受精卵慢慢長大,一個月的寶寶像條魚,三個月的寶寶開始吸收營養(yǎng),6 個月的寶寶開始長頭發(fā),8 個月的寶寶睜開眼睛,9 個月的寶寶身體頭朝下,馬上要出生了。

  圖六:寶寶通過臍帶吸收媽媽營養(yǎng)

  提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靠什么東西長大?這跟管子叫什么名字?媽媽的營養(yǎng)從哪里來?這些有營養(yǎng)的東西媽媽都愛吃嗎?為什么堅持吃下去?

  小結:為了小寶寶健康成長,媽媽雖然吃了不舒服,還要堅持吃下去

  圖七:聽,這是什么聲音?為什么有救護車聲音?聽,這又是什么聲音?你出生的時候哭了沒有?猜猜老師哭了沒有?

  小結:其實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會哭,哭代表我們是健康的。

  圖八:小寶寶出生后,需不需要這根臍帶了,不需要了怎么辦?

  小結:肚臍就是寶寶和媽媽愛的紀念。

  三、 了解男孩與女孩的不同,懂得保護自己保護隱私部位。

  引導幼兒通過討論,發(fā)現(xiàn)男孩女孩的不同

  提問:小寶寶出生后,怎么知道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慢慢長大后,怎么區(qū)分男孩和女孩呢?

  小結:男孩與女孩生殖器不同,愛好、聲音、性格、穿著、相貌都不一樣,但每一個男孩女孩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

  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男孩女孩保護自己的方法

  提問:小便的地方要怎樣保護?

  小結:小便的地方不要讓陌生人看到或者碰到,注意小內褲的衛(wèi)生、勤洗澡,學會操屁股的正確方法。

  四、活動延伸

  我們每一個人在媽媽肚子帶了十個月來到這個世界,是媽媽辛苦的保護肚子里的你,又忍著疼痛勇敢生下你,陪伴你成長,感受生活的美好,你現(xiàn)在有什么感覺?那我們可以為媽媽做哪些事情呢?

  課后反思:

  活動前,我曾通過個人談話的形式了解幼兒對于“我從哪里來”是怎樣認知的,答案幾乎是相同的,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因此,我把“精子”、“卵子”、“受精卵“這些科學性極強的詞語匯到故事中,讓幼兒從正面了解”我從哪里來“。從爸爸媽媽最初的認識到結婚有小寶寶,滲透了身心和諧健康發(fā)展,讓孩子正確勇敢面對身體的認知,幼兒的一點一滴的情緒感染了我。通過圖片拼擺的方式,讓幼兒更加直觀形象看到寶寶的變化,感知生命的神奇與偉大??吹叫殞毭恳粋€月的變化,我也講述著自己懷孕時期的點滴,讓幼兒更加真實的感受到了媽媽懷小寶寶的不容易,從而萌生一種疼愛媽媽的情感。為什么我是女孩,你是男孩呢?孩子們的細心觀察與發(fā)現(xiàn)是我沒有想到的,從生活各個方面發(fā)現(xiàn)男孩女孩的不同,知道保護自己的隱私處,感知身體對自己的重要性。在活動結束后,我還聽見一些孩子在討論為什么有雙胞胎呢?我想,我們又可以延伸下一個活動內容了。

42、幼兒園大班綜合活動《我從哪里來》教案反思

  這是一節(jié)綜合活動,適合社會健康領域,本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初步感知生命的孕育和成長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生理上的不同,獲得初步的兩性知識,樹立正確的性意識,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

  一、設計意圖

  性教育是孩子早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到一定年齡的需要,而兒童早期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的性教育,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今后一生的“性認同感”,影響以后的性別行為以及性向目標的選擇。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父母總是避諱和孩子談“性”問題,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在遇到孩子問 “我是怎樣來的?”“我是由哪兒生的?”一類的問題時, 有的父母是采用欺騙和怒斥的做法,使孩子在性問題上產生了神秘感和不正確的態(tài)度。許多孩子因 一時的“性好奇”、“性無知”而造成一生難以彌補的傷害。因此本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初步感知生命的孕育和成長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生理上的不同,獲得初步的兩性知識,樹立正確的性意識,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

  二、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生命的由來,知道自己從哪里來;

  2.能正確的認識胎兒孕育的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的不同;

  3.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感知生命的由來,知道自己從哪里來,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生理上的不同,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

  2.活動難點:認識胎兒孕育的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生理上的不同。

  四、活動準備

  《我從哪里來》PPT課件

  五、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以三只小動物詢問媽媽,自己從哪里來為情景導入,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課堂興趣。

  2.三只小動物從哪里來

  講解三只動物的孕育成長過程,萌發(fā)對自己生命的好奇。

  3.我從哪里來

  以講故事的形式結合PPT圖片讓幼兒初步感知胎兒孕育和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成長的主要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的不同,知道自己從哪里來。

  4.教師總結

  教師總結自己從哪里來,引導幼兒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

  六、活動延伸

  回家后,對爸爸媽媽表達感激。

  七、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利用講解法,結合課件圖片,生動直觀地讓幼兒初步感知生命的由來,知道自己從哪里來,能正確的認識胎兒孕育的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的不同,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

  但在兩性關系的教育上較為淺顯的涉及,只是提到了爸爸媽媽在孕育幼兒過程中生理上的不同,在之后的教學活動中可對幼兒進行更為深入的性教育,幫助孩子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兩性之間的不同,樹立正確的性意識,學會保護自己。

  總的來說,本次活動較為成功,以科學的態(tài)度回答了幼兒常見的問題“我從哪里來” 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幫助他們初步建立了正確的兩性認識,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達到了教育目的。

43、大班觀察記錄《從我不行到成功了》反思

  觀察對象

  丫丫

  年齡段/班

  大班

  觀察時間

  9:10——9:40

  觀察背景

  丫丫喜歡在美工區(qū)進行手工制作或繪畫,每周會去2-3次。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主動表達。這次主題意愿畫《我的旅行》的時候,畫了一個半身人便不再繼續(xù)畫了,直到活動結束。

  觀察目標

  觀察幼兒解決問題時的需求

  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觀察過程

  第一天:在繪畫活動就要結束的時候,大部分幼兒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與同伴講述、交流著自己的作品,而丫丫卻一臉難色的站在椅子后面沒有動,我邊走到她身邊問她:

  我:丫丫你今天畫的什么啊?

  丫丫:我畫錯了!

  我:你把什么畫錯了啊?

  丫丫面無表情的盯著我沒有回答。

  我:那你今天想畫的是什么?

  丫丫眼睛向旁邊看了一下依舊沒有回答。

  我:那好吧!等你想好了告訴我哦!

  丫丫嘆了口氣,如釋重放的走了。

  第二天:丫丫告訴我她想畫個小女孩,她指著畫說:這是頭發(fā),這是臉,我想用肉色,沒弄好。于是我倆一起嘗試了調肉色,嘗試將“黑臉”遮住。同時在丫丫提出臨摹作品,我表示認同和支持,最后她獨立完成繪畫作品

  觀察分析與反思

  分析:

  第一天繪畫是丫丫只說了四個字“我畫錯了”說明她在繪畫過程中遇到了問題,然而之后并沒想任何人求助而選擇了沉默和逃避??梢钥闯鏊裏o法提出自己說遇到的問題。畫了一半就停筆不在畫了表示她想放棄這次繪畫,因為大班幼兒已經幼兒審美能力,她對自己的作品失去了信心;

  第二天能夠主動交流繪畫內容,并繼續(xù)畫,可以看出丫丫對繪畫活動的喜愛;

  我分析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畫錯了,覺得畫得不好無法改正了。

  2、不能確定繪畫內容(經驗缺失)。

  3、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想畫的(技能缺失)。

  措施:

  1.認同并尊重每一個幼兒和他的作品,并幫助其與同伴進行交流學習。

  首先我肯定了丫丫在欣賞作品和創(chuàng)作作品時都非常認真,我又拿著同伴的畫給丫丫看(因為在上一活動是另一幼兒也的畫也畫錯了,但他進行了添畫,繼續(xù)完成了作品)請她欣賞。激發(fā)丫丫繪畫興趣。

  2.豐富生活經驗,繪畫的表現(xiàn)需要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她關心身邊的事物,可以多觀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如在戶外活動時與幼兒一起尋找春天,感受春天??葱〔莅l(fā)芽了,迎春花,桃花…陸續(xù)的開了, 微風夾雜著花香吹過臉龐等。

  3.提高幼兒繪畫技能。

  (1)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

  幼兒觀察事物喜歡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這樣雖能突出重點,但由于他們概括能力差,組織能力弱,經常會忽視了整體和局部的關系,省去自己不感興趣的部分,所以繪畫時不能把物體形象畫得完整。為了更好地把握這一點,可以讓幼兒對簡單的圖形進行添畫。如圓形變成熊貓,扇子,小熊,小豬……;之后可以把幾何圖形組成的畫給他們觀察,利用拼、拆、搭、添等組織形式把沒有完成的畫添加完整,就好像搭積木一樣,把幾何圖形(三角,方形,長方形等)拼在一起變成城堡。使幼兒進一步認識局部和整體的關系,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從整體到局部,在由局部到整體的正確觀察方法。

  反思:

  《剛要》中指出:支持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xiàn)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xiàn)的技能和能力。所以雖然我們在做自主性意愿畫,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繪畫,然而在丫丫提出這幅畫是模仿幾米畫的草地上的小女孩時,我并沒有阻止她去模仿。我們不應用一把尺子衡量評價所有幼兒,當幼兒需要一個“梯子”支持幫助時,我們不應武斷的拒絕。

  所以在活動中我鼓勵丫丫自己獨立完成作品,支持她臨摹的選擇。在今天的作品完成后可以看出丫丫對繪畫的興趣更加濃厚且充滿了自信。也能夠初步的提出在繪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就是一次成功的繪畫活動,一幅成功的作品,不是因為它的美與不美,而是幼兒從中獲取了自信,并能夠從沉默到交流到提問。雖然能夠創(chuàng)造性的繪畫固然好,但模仿也是一種學習。關鍵是在過程中我們獲得了什么,不是嗎?

44、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我從哪里來》教案反思

  一、設計意圖

  性教育是孩子早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到一定年齡的需要,而兒童早期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的性教育,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今后一生的“性認同感”,影響以后的性別行為以及性向目標選擇。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父母總是避諱和孩子談“性”問題,而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往往使許多孩子因一時的“性”好奇,而犯下錯誤。遇到孩子的性問題如何回答?“我是怎樣來的?”“我是由哪兒生的?” 有的父母對孩子的這種提問,是采用欺騙和怒斥的做法,使孩子減少了對父母的信任和尊重,在性問題上產生神秘感和不正確的態(tài)度。其實在孩子年幼時,即可以自然的方式和科學的態(tài)度與孩子談“性”問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兩性認識。因此本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初步感知生命的孕育和成長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的不同,獲得初步的兩性知識,并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

  二、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生命的由來,知道自己從哪里來;

  2.能正確的認識胎兒孕育的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的不同;

  3.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

  4.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感知生命的由來,知道自己從哪里來,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

  2.能正確的認識胎兒孕育的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的不同;

  四、活動準備

  《我從哪里來》PPT課件

  五、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以三只小動物詢問媽媽,自己從哪里來為情景導入,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課堂興趣。

  2.三只小動物從哪里來

  講解三只動物的孕育成長過程,萌發(fā)對自己生命的好奇。

  3.我從哪里來

  以講故事的形式結合PPT圖片讓幼兒初步感知胎兒孕育和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成長的主要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的不同,知道自己從哪里來。

  4.教師總結

  教師總結自己從哪里來,引導幼兒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

  六、活動延伸

  回家后,對爸爸媽媽表達感激。

  七、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利用講解法,結合課件圖片,生動直觀地讓幼兒初步感知生命的由來,知道自己從哪里來,能正確的認識胎兒孕育的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的不同,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但活動過程較為簡單,可增添一些讓幼兒親身體驗的環(huán)節(jié),比如,讓幼兒體驗媽媽懷孕的過程,明白媽媽的辛苦。

  因為本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初步感知生命的孕育和成長過程,理解爸爸和媽媽之間的不同,獲得初步的兩性知識,并萌發(fā)對爸爸媽媽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的愛惜。所以在兩性關系的教育上較為淺顯的涉及,只是提到了爸爸媽媽在孕育幼兒過程中生理上的不同,在之后的教學活動中可對幼兒進行更為深入的性教育,幫助孩子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兩性之間的不同,樹立正確的性意識,學會保護自己。

  總的來說,本次活動較為成功,以科學的態(tài)度回答了幼兒常見的問題“我從哪里來” 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幫助他們初步建立了正確的兩性認識,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達到了教育目的。

45、優(yōu)質觀察記錄范文《我家的混世魔王》反思

  觀察背景

  軒軒剛剛升入幼兒園大班,活潑好動,由于長期和爺爺奶奶生活,所以愛說方言不愛說普通話,性格又快又急,最近多次和其他小朋友產生沖突。孩子性格倔強,父母對待孩子很嚴厲,經常因為小事對孩子批評打罵,家長意識到教育存在問題多次和老師反映情況。

  觀察目標

  1、學習說普通話與同伴交流。

  2、具有一定的同伴意識,愿意敞開心扉進行分享。

  3、和家長溝通,幫助家長和孩子建立正確的溝通橋梁。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觀察過程

  戶外活動回來,軒軒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到自己的座位上,這時候門是關著的,于是他使出了全身力氣用身體撞門,邊撞邊大聲喊“開門,開門”;在課間活動的時候他又帶著全班男生一起在教室里追逐打鬧,嘴里喊得都是時下最熱門的游戲——“吃雞”,他拿著積木和玩具框當成各式各樣的武器;玩玩具的時候,他把玩具筐里的玩具都倒在地上,根本不聽老師的引導,自己做自己的。

  在老師進行集體活動時他拿起水彩筆在桌子上涂涂畫畫。因為他平時不太愛說普通話,不喜歡在活動中發(fā)言,在教師提問的時候他又像往常一樣沉默不語,只是低頭玩手指,問的多了就小臉憋得通紅開始掉眼淚。

  今天在建筑區(qū)玩積木的時候,軒軒和嘟嘟發(fā)生了肢體沖突。開始的時候,兩個人有說有笑地在用積木搭城堡,嘟嘟從軒軒的城堡中抽了一塊積木放在自己的城堡上,軒軒的城堡塌了一小塊。軒軒立刻把嘟嘟的城堡推倒了還把積木扔到嘟嘟的身上。

  觀察分析與反思

  一、 觀察分析

  1、 在與軒軒父母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軒軒父母工作都很忙,孩子很長時間是由爺爺奶奶來照顧的,老人把孩子捧在手心里,讓孩子成了家里的“小霸王”,只要犯錯就哭鬧喊叫,爺爺奶奶就要哄著賠禮道歉。軒軒的父母和孩子相處時間不長,對孩子缺少耐心,經常因為孩子的毛病對孩子進行打罵,孩子的脾氣暴躁,容易與朋友產生沖突,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家是孩子的第一座學校也是孩子心靈得以依靠的安全感來源,這樣的孩子更需要關心和呵護!

  2、 軒軒精力旺盛,對他不知道的世界充滿好奇心,且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家長的行為,他看到過的事情都會讓他產生模仿的欲望。觀察中軒軒對吃雞游戲的模仿可以看出大體情況,事實上,孩子所表現(xiàn)出的惡作劇和小破壞并不一定是壞的行為,但在某種程度上對其他幼兒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 措施與反思

  1、在觀察開始我就和軒軒的父母提前進行了溝通,時刻把軒軒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反饋給家長,他們也意識到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正確,也嘗試改變方法,但是一直沒有靜下心來和孩子好好地交流?,F(xiàn)在軒軒已經5歲了,他的爸爸媽媽也終于意識到了他們自己需要改變了,在這小半個月的時間里,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次數越來越多了,但是改變一個孩子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到的,作為家長和教師的我們更要多些耐心,靜待花開。

  2、在課上課下我開始找機會夸獎軒軒??洫勊@一次開門并沒有使勁摔門、夸獎他涂鴉的小人色彩搭配的很好、夸獎他搭的城堡又高又穩(wěn)固……我發(fā)現(xiàn)每次夸獎,他都會特別地開心,眼睛里都發(fā)著光,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3、針對軒軒練習說普通話的情況我也和家長進行了溝通,家長愿意花更多的時間陪孩子練習用普通話對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安排喜歡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坐在他的旁邊,我也嘗試著讓他接受分享,現(xiàn)在孩子還是抵觸情緒比較明顯,但是也嘗試著開始和別人用普通話交流了。對于軒軒的每一次進步,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頭,鼓勵的話越來越多,這個孩子的進步也越來越大了。

  在鼓勵中成長的孩子會比其他人更有自信,我也希望軒軒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能夠慢慢地改變,用他的善良與愛心,收獲更多的朋友與關愛。

46、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變廢為寶》反思

  觀察背景

  1.藝術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

  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大班的孩子已經進入了形象期。他們對表現(xiàn)自己的經驗、情感和想象有明確的目的,能用簡單形狀逐漸深入的標新實務。有趣的材料更好地激發(fā)孩子對于繪畫制作活動的興趣。

  2.變廢為寶提供藝術創(chuàng)作平臺

  變廢為寶是將手工與繪畫相融合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環(huán)保又有新意。制作中既動手又動腦,符合孩子對各種繪畫藝術活動的濃厚興趣,對培養(yǎng)孩子精致細巧的勞作能力,提升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形成裝飾環(huán)境的能力以及意識,加強美感都是一種良好的藝術嘗試。

  綜合以上兩點考慮和廢舊材料的可塑性較強,孩子可以隨意變化造型、顏色的這一特性。所以在我們班級美工區(qū)創(chuàng)設了變廢為寶的區(qū)域。通過一段時間對于變廢為寶區(qū)域的蹲點式觀察,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于廢舊材料創(chuàng)意制作興趣越發(fā)的濃厚。

  觀察目標

  幼兒在變廢為寶的活動中學習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

  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觀察過程

  區(qū)角活動開始了,jelly、金寶、嘉言選擇了美工區(qū)里面的變廢為寶內容?!白鍪裁茨?”金寶問,“我們做鯨魚吧,我之前說的新聞就是,就是那個鯨魚吃了很多垃圾,然后鼻子里面也是的很多塑料袋。”jelly激動的說著?!昂醚胶醚??!奔窝院徒饘毟胶偷?。三個人就開始畫鯨魚設計圖了。她們推選嘉言畫畫,她先畫了一條大大的鯨魚在紙上,然后他們就開始商量可以用哪些材料進行制作?!吧眢w我們就用紙箱吧,像花車巡演一樣”“我去看看箱子還有嗎?”“只有小箱子了”“那我們就拼一起唄。”然后嘉言就在鯨魚的身體上方畫了一個箭頭,上面畫了很多的箱子。三個人從材料箱里面拿出了大大小小的七個箱子,jelly把箱子折了起來,嘉言把透明膠打開把箱子封起來??吹剿麄儍蓚€在封箱子,金寶說道“鯨魚都有噴氣口,我們不要把箱子都封起來,讓它打開來,隨時能噴氣?!彼麄兿肓讼?,最后把兩個大箱子上面沒有封起來,其他都組裝好封好了。然后他們就選了粗的雙面膠,良好長度,撕下來,貼在紙箱的邊上,把兩個紙箱粘在了一起。就這樣,鯨魚的身體搭好了他們還想著要做嘴巴,三個人商量著還要在嘴巴里面放牙齒,牙齒是用塑料瓶,還有鯨魚的魚鰭也用塑料瓶做。就這樣,他們熱火朝天的討論著,選擇要用的材料進行制作。在最后的分享環(huán)節(jié),他們也將自己的設計圖和鯨魚的身體給大家看,介紹噴氣口。

  觀察分析與反思

  觀察分析:

  幼兒在自然感受、自主表現(xiàn)、自由創(chuàng)作的前提下,在自主探索懂得過程中,大膽,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出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獲得了發(fā)展。

  1.孩子的堅持性

  今天的區(qū)角活動中,三個小朋友立刻搬著小椅子快速進入,然后安靜專注,堅持游戲。

  2.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越發(fā)豐富

  在紙箱出來的時候還根據自己對于鯨魚的認知要有噴氣口,所以并沒有把所有的箱子都封起來。你們在不斷探索和嘗試之后最終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讓老師也為你們感到驕傲!其實,老師也從你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做事的專注、創(chuàng)意去發(fā)掘新的玩法。這些都是老師也需要學習的優(yōu)秀品質。

  3.孩子合作設計的能力在增強

  今天,我看到了一個會共同討論一起學習的jelly、金寶和嘉言。當我以為他們會是尋找材料邊想變做,沒想到他們是一起商量,然后開始畫設計圖,尋找材料。孩子們能商量著制作設計圖,三人之間是有分工的。

  反思及進一步想法:

  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材料提供顯情境

  教師根據本班幼兒的可利用的資源中,對各類表現(xiàn)素材進行富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和操作。我們將廢舊材料的框子進行整理,讓孩子們將百寶箱進行分類,在箱子的正面做好標識,讓幼兒在變廢為寶的過程中更加投入,以更適宜于幼兒的自主探索和創(chuàng)意表現(xiàn)。

  2.活動展開注觀察

  老師通過解讀幼兒的作品,從而了解幼兒的想法,這就需要教師在幼兒活動過程中注重觀察。美術特色日活動的展開,提高了教師觀察的能力。從幼兒的情緒、活動的投入性、幼兒探索過程中的表現(xiàn),最后呈現(xiàn)出的作品中教師的觀察必不可少。在活動中,老師們學會了站在孩子的角度來閱讀他們的作品,立足孩子的思維來欣賞各類作品。通過活動,教師觀察、分析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從而也能及時調整活動內容,豐富活動。

  3.分享交流注提升

  再次,教師統(tǒng)整和提升幼兒經驗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每一次生活化美術特色日活動中,教師著重思考每一次活動觀察的重點,根據幼兒活動出現(xiàn)的問題,思考出活動中要提升的經驗點,經驗點的選擇要考慮到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和年齡特點。在平時的積累中,促進了教師統(tǒng)整和替身幼兒經驗的能力。有效的提升。

47、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發(fā)現(xiàn)淘氣孩子的閃光點》

  觀察目標: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利用孩子的長處改掉壞習慣。

  觀察對象:張XX年齡段/班大班

  觀察時間:2015年10月

  觀察分析:

  班里有個叫磊磊的孩子,一直讓我很頭疼。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來告他的狀,有打人,罵人,搶小朋友玩具,弄小朋友衣服、頭發(fā)等。我感覺,每天在耳朵里,都總是聽著磊磊的名字。我嘗試和他的家長多交流,找出原因。經過幾次談話,感覺到家長對于孩子的行為表示無能為力,而且基本已經放棄,認為孩子是無可救要的。我意識到,原因就在于此。家庭、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對他的排斥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陰影,他也對自己放棄了。一個對自己不報希望,心里沒有愛的孩子,又能期望他有什么表現(xiàn)呢?我拋棄了自己先前對他的所有認識和評價,開始關注他,重新了解他。

  采取措施:

  發(fā)現(xiàn)一:區(qū)域活動結束后,磊磊收拾好玩具后,看到地上有紙屑,拾了起來。我立刻在"我是小明星"榜上給他貼上小星星,向全班小朋友介紹了他維護班級衛(wèi)生的好行為,讓全班給他鼓掌。告訴他老師很喜歡他這樣做,還親切的抱抱他。

  發(fā)現(xiàn)二:早晨,磊磊通常來園很早,幫助老師整理圖書,從大到小整理的井井有條,還照老師的樣子,把破損的圖書全部粘好,晾干,然后很有耐心的擺放整齊。我決定抓住他的這個"閃光點",以此為突破口,改變他。我選他做班級里的小小圖書員,負責班里所有的圖書的整理、發(fā)放和保護,他干的可認真了。而且通過圖書的橋梁,與小朋友交往的也十分愉快。

  發(fā)現(xiàn)三:區(qū)域活動中,在智力魔珠游戲中,磊磊拼的又快又好,而且還幫助新來的小朋友心心,教她怎么玩,小老師做的十分好。當天的評價活動,心心就講了磊磊幫助自己的事,還有幾個小朋友說磊磊改正了錯誤,現(xiàn)在很棒。我看到了磊磊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我也相信磊磊以后會越來越好。

  獲取成效:

  通過磊磊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教師正確的看待每個孩子有多重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而幼兒教育又是現(xiàn)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孩子進行幼兒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現(xiàn)在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就意味著孩子的啟蒙教育重任落在了幼兒教師身上。我們在幼兒教育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作為老師,在工作和生活當中要注意并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根據孩子的特點,因人施教。當他們有了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增強自信,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我們要努力探索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怎樣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他們以信心,使他們茁壯成長早日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