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靈呵護指導手冊

家庭教育心靈呵護指導手冊

家庭教育心靈呵護指導手冊

  人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是教育。面對發(fā)展變化的形勢,現(xiàn)在我們應該如何才夠得上一個好家長的標準呢?
  好家長需要合理科學地愛孩子;
  好家長需要有意識地建立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
  好家長需要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
  好家長需要配合好學校的教育與要求;
  好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脾氣喜好;
  好家長還需要……
  在本篇章中,我們將告訴你,好家長首先要學會呵護孩子的心靈,促進孩子內(nèi)心的成長,壯大他們心靈的力量。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成為一個自尊、自強、自信、自立的孩子,才能經(jīng)得起未來風雨的考驗!

  一、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

  1、不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導致孩子在憤恨中失去自尊心。家長應該循循善誘,就事論理,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自尊。孩子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作為父母親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向孩子講清道理,培養(yǎng)孩子站在他人位置考慮問題的習慣,逐漸擺脫“自我中心”,讓孩子懂得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能尊重自己的道理。
  2、不諷刺、挖苦孩子,積極鼓勵,適當贊揚,使孩子在自豪中建立自尊。不少孩子爭強好勝,有上進心,并且希望得到成人的贊許,但由于年紀小,難免出現(xiàn)錯誤或做事情不如人意。對此,不能過多責備孩子,而應抓住其微小進步,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使他們克服不足,讓他們在不斷的進步中增強自尊心。
  3、不對孩子冷漠和厭煩,給孩子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使其在滿足之中建立自尊。如果孩子喜歡做事,喜歡成功,那就應盡可能地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施展他們的才華,并用愛撫的微笑,誠懇的贊許,鼓勵孩子進步。
  4、不要對孩子管教太嚴,應把孩子當作獨立的主體,使其在平等之中建立自尊。家長不要慣用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講話,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作為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甚至與成人爭辯是非。如果成人確實是錯了,應坦誠地承認或道歉,使孩子覺得父母是尊重他的,自己也應該尊重父母和別人。當然,必要的批評以及慎重的處罰,可以使孩子冷靜地檢點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錯誤,這也是培養(yǎng)孩子自尊心的一個很好的手段。

  二、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

  1、要有意識地交給孩子一些任務,鍛煉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親要逐步放手讓孩子做事。但做之前要提出要求,或給予一定的指向。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家長可在語言上給予指導,但是一定不要包辦代替,要讓孩子有機會把事情獨立做完。
  2、鼓勵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終。孩子做事時隨意性很強,會虎頭蛇尾、有頭無尾。所以交給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父母親也要有檢查、督促以及對結果的評價,以便培養(yǎng)孩子持之以恒、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3、適當?shù)刈尯⒆恿私庖恍└改傅膽n慮和難處。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和選擇,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家庭面臨一些困難和矛盾時,有時可以讓孩子共同參與討論如何解決,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
  4、對于孩子的過失,應鼓勵孩子勇敢地承擔責任。孩子有過失,往往是教育的良機,因為內(nèi)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時明白的道理有可能刻骨銘心。當然,再這種時候,父母應當保持冷靜,盡量不要大聲訓斥,而應當實事求是講清道理,明確指出彌補過失的辦法。家長處理得當,孩子就會吃一塹,長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成為一個富有責任感的現(xiàn)代人,這也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父母的真正愛心。

  三、 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心?

  1、引導孩子全面地、辨證地看待自己,正確地認識、評價自己。不僅要如實地看到自己孩子的短處,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孩子的長處。家長切不可因孩子的某些不如人之處,而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如人之處和過人之處。
  2、學會正確地給孩子歸因。不能因一次失敗,就認為是孩子的能力不行。殊不知這次失敗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這時候家長應該理性地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給失敗以正確歸因,讓孩子對癥下藥,避免下一次的失敗。
  3、建立新的興奮點。當孩子處于劣勢或面對自己的弱項時,可將注意力轉移到孩子感興趣的也是最能體現(xiàn)他才能的活動中去,以淡化或縮小弱項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陰影,緩解壓力和緊張。
  4、選準適當?shù)膮⒄障?。與人比較和選取榜樣時,家長都要講究“可比性”和“可學性”。與孩子的懸殊太大,或者拿他的弱點與別人的優(yōu)點相比,只會無形增加孩子的自卑感。
  5、正確地補償孩子??朔⒆拥淖员靶?,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兩方面的補償:一是以勤補拙。知道孩子在哪些方面有缺陷,家長要和孩子一起以最大的決心和頑強的毅力去克服這些缺陷。二是揚長避短。在孩子的優(yōu)勢區(qū)給予關注和發(fā)展,提高孩子的自信。
  6、在小步走中讓孩子獲得自信。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較脆弱,經(jīng)不起挫折。因此在孩子的學習上,目標不要定得太高。應該制定適宜的小步走的目標,讓他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爭取一次次小步走的成功,在不斷成功的激勵中,增強自信。

  四、 如何錘煉孩子的意志力?

  1、摸清孩子意志品質方面的薄弱因素,有針對性地采取教育措施。每個孩子的意志力強弱不同,家長從孩子實際出發(fā),找準意志力強弱中的弱點。如有的孩子做事情虎頭蛇尾,這種孩子意志品質的優(yōu)勢在確定目標、確定行動階段,而弱點在于堅持性和自制力上。對待這樣的孩子,在確定目標之后,要經(jīng)常提醒他克服困難堅持下去,并在行動時幫助孩子正視困難,克服困難,家長要加大管理、督促的力度。
  2、幫助孩子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和計劃。目的的性質決定人的意志力。目標必須明確而適當,越明確具體,越能有的放矢,堅持到底。過高或過易的目標不利于錘煉孩子的毅力。目標一經(jīng)確定,就必須擬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家長要幫助孩子正確分析實現(xiàn)計劃的主客觀條件,理智地分析各種因素,權衡利弊,才能確定既能達到目的又適合個人實際條件的可行計劃。
  3、從小事做起,磨練孩子的意志。千里之外,始于足下。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練意志的好方法。許多在事業(yè)上有成就的人,都曾通過小事情磨練自己的意志。從小到大,從易到難,從低到高地磨練孩子。當孩子能夠迎接越來越大的困難挑戰(zhàn)的時候,一個意志堅強的孩子就站在家長面前了。
  4、培養(yǎng)孩子堅強的意志品質,尤其需要家長的榜樣力量。如果家長懶懶散散,生活懈怠,做事沒有信心,經(jīng)常半途而廢,是難以培養(yǎng)孩子的意志品質的。所以家長必須要給孩子一個行為處事持之以恒的榜樣,讓孩子面對困難時,如何克服、如何堅持有一個形象的示范。

  五、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5、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挖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應放手讓孩子鍛煉,不要怕他們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責備,更不能包辦代替。對于孩子獨立去做的事,只要他們付出努力,無論結果怎樣都要給予認可和贊許?!拔倚小边@種自我感覺很重要,它是孩子獨立性得以發(fā)展的動力。當孩子執(zhí)意去做那些難度較大的事時,家長應予以鼓勵并給予幫助,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增加他們的鍛煉機會,養(yǎng)成獨立做事的能力。
  6、創(chuàng)造機會,培養(yǎng)孩子自己拿主意作決定的能力。我國傳統(tǒng)家教中十分注意培養(yǎng)孩子“聽話”、“順從”,卻不注意傾聽孩子的意見。小到生活上的事,大到孩子的發(fā)展方向,一概由父母決定,孩子缺少自己作決定的機會,這就不能培養(yǎng)他們的抉擇能力。在現(xiàn)代社會,自我抉擇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更是孩子走向社會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家長應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機會,培養(yǎng)孩子自己作選擇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7、培養(yǎng)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時,很多時候的作用就是對孩子做出的努力給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勵和要求他們克服困難。在這其中,最關鍵的是家長自己要戰(zhàn)勝自我。有的家長一見到孩子碰到困難,不是鼓勵他去克服困難,而是立即代勞,用這樣的方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往往是軟弱無能的。
  8、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有的孩子很懶,很依賴父母,什么事都要問,家長也是有問必答。事實上,家長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凡是孩子能夠去思考的,你就引導他去思考。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真正意識到有的事情是應該由自己來承擔,由自己來考慮,由自己來決定。

  六、如何讀懂孩子內(nèi)心的壓抑?

  不僅成年人有壓力,孩子也不例外,家長要能夠清楚孩子壓抑時的表現(xiàn)。
  9、不安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經(jīng)常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擾著他。建議在睡前和你的孩子聊天,讓他能有一個機會說出心里話,減少內(nèi)心的困擾。
  10、胃口不佳。一段時間胃口不佳,如果不是身體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孩子的情緒出了問題,家長應認真對待??纯春⒆邮欠裼袚鷳n、焦慮、恐懼等消極情緒壓抑在內(nèi)心,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讓他產(chǎn)生這些負面情緒。
  11、疾病反復。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痛或頭痛,但又沒有任何外在癥狀,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緊張。曾有一對正在鬧離婚的夫婦的孩子表現(xiàn)得非常焦慮,他不斷去校醫(yī)務室,說自己頭痛,后請心理醫(yī)生會診,原來是因為孩子惡劣的家庭環(huán)境所引起的軀體反應。
  12、過度憂慮。如果學生害怕臨近的考試,有適度焦慮的情緒是正常的。但如果他們害怕許多周圍的人或是就不正常了,對外界帶來的正常刺激也使他感到厭煩、緊張的話,那么其焦慮程度已超出正常范疇,需要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七、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心理壓力?

  完全沒有壓力會使人疲乏、懶散,但壓力太大又會使人因無法承受而出現(xiàn)心理問題。作為父母,有責任幫助孩子將壓力保持在一個適度的水平。
  13、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什么、壓力來自何處,父母首先要聆聽孩子的傾訴,抽出時間和孩子面對面的交談,專心認真地聽他說話。這樣,你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也才能給他以實際的幫助,幫助他減輕心理壓力。
  14、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有時孩子會因為自己和有些同學做得不一樣而被孤立,如不愿跟同學一起作弊等。他也會因此而受到嘲笑、孤立,也會由此感到恐懼。這時,父母應當教育孩子堅持原則,讓他知道能夠做到不隨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這才是一個人成熟勇敢的表現(xiàn),也是有主見、有頭腦的表現(xiàn)。
  15、讓孩子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要孩子知道,壓力人人都會有,父母也常常會有煩惱的時候。這樣,可以避免說教之嫌,孩子對父母的話也就比較容易聽進去。同時,父母也應該告訴孩子,自己是怎樣應對困難、克服壓力的,給孩子樹立一個實際的榜樣,以增強孩子的勇氣和信心。
  16、關心孩子的成長。鼓勵孩子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平時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這對疏導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大有好處的。父母應該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根據(jù)他的興趣及所長,理性地進行選擇和培養(yǎng)。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要父母能夠及早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并加以適當?shù)囊龑?,便會有效地緩解或消除孩子的心理壓力,使他們愉快地健康成長。

  八、如何支持孩子迎考?

  考生家長有無良好心態(tài),也是學生發(fā)揮正常考出好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白鹬亍眲t是父母調整心態(tài)的有效努力途徑。主要包括:
  17、尊重孩子的人格。每個孩子都具自己的人格特點,當他的自我意識被激勵和認可時,有利于發(fā)揮他的潛能,增強他的責任感。
  18、尊重孩子的現(xiàn)狀。每個孩子的學習基礎、知識水平、應對能力,都有自己有特點,對他們的現(xiàn)狀既不能低估也不能期望過高。尊重現(xiàn)狀有利于家長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孩子,不會因超現(xiàn)實的高期望而導致無形中給孩子施加壓力。
  19、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少孩子對自己的成績定位、專業(yè)志愿都有自己的意愿,在應考期間對自己的時間管理和學習方式有自己的應對方式。家長應在尊重他們意愿的前提下給予一定的建議和幫助,給予啟發(fā)和探討,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按照家長的意愿辦,如果一意孤行,不僅為難孩子,也不可能困難以如愿而出現(xiàn)家長心理失衡。
  20、尊重孩子的結果。在應考的最后階段,對于每次考試的成績,家長都應在尊重現(xiàn)實結果的基礎上和孩子探討如何鞏固或改進。尤其是當孩子失敗的時候,更應該注意如何合理地失敗的結果。不要任意推斷,把孩子某些方面的不足誤認為全面的挫折,使孩子在關鍵時刻喪失信心。更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橫加指責孩子,這樣不僅難以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驅力,而且會引發(fā)家長自己的情緒波動和心境低落。這些都可能構成負性循環(huán),影響孩子考試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