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教學說課稿《體積和體積單位》說課稿

數(shù)學教學說課稿《體積和體積單位》說課稿

數(shù)學教學說課稿《體積和體積單位》說課稿

一:總體說明:

《體積和體積單位》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空間觀念有了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上教學的。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了小組活動的形式,來教學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教師先通過實驗的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起體積的概念,使學生理解體積的含義,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再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感知,建立常用的體積單位觀念,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單位體積大小的概念。最后讓學生從教學活動中知道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二:說教材

1、內(nèi)容:《體積和體積單位》本節(jié)課內(nèi)容,是在學生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空間觀念有了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上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是教學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教材先通過實驗的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起體積的概念,再通過觀察與感知,建立常用的體積單位觀念,最后教材說明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2、目標:通過《體積和體積單位》本節(jié)課的教學,(1)讓學生知道體積的含義,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2)使學生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單位體積大小的概念。(3)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3.教學重點:掌握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4.教學難點: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

5.教學準備:燒杯、石塊、體積單位、課件。

三:教學策略:

1.采用故事導入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采用實驗法和自學法發(fā)揮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3.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

4.采用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烏鴉喝水》的小故事。

 2.揭題:師:你知道烏鴉是通過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嗎?這蘊涵了什么道理?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課題《體積和體積單位》。(出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建立“體積”概念。

師出示實驗一,“把小石塊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明什么?”請生讀題,分組操作。 

師:通過這個實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說明:物體 占空間]{板書}。

師再出示實驗二,“把大小不同的兩個石塊分別放入盛有高度相同水的兩個燒杯中,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明什么?”請生讀題,分組操作。

師:通過這個實驗,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嗎?這說明什么?(大的物體占的空間大,小的物體占的空間?。?。[說明:通過2個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學習、協(xié)作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實物演示:橡皮、鉛筆盒、書包。

師:觀察這三個物體,哪個所占的空間比較大?哪個所占的空間比較???

書包與講桌相比,誰占的空間比較大?

引導學生得出:物體占空間有“大?。?span lang="EN-US">{板書}。

生概括體積的定義:“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span lang="EN-US">{板書}

生齊讀。

師:桌上這三個物體,哪個體積最大?哪個體積最小?你知道體積比書包大的物體嗎?你知道體積比火柴盒小的物體嗎?[說明:體積的意義十分抽象,學生難以理解。這里的第一個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認識物體“占有空間”。再通過第二個實驗,讓學生形成“空間有大小”的鮮明表象,幫助學生理解體積的含義,便于建立“體積”的概念。]

2、教學“體積單位”。

師出示圖,請生比一比誰的體積大?[說明:教師通過兩個長方體體積大小的比較,學生發(fā)現(xiàn)不好比較,從而指出計量物體的體積要用統(tǒng)一的體積單位。從而引入“體積單位”的教學]

師:為了更準確的比較圖中這兩個長方體體積的大小,我們可以把它們切成若干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只要數(shù)一數(shù),每個長方體包含有幾個這樣的小正方體,就能準確地比出它們的大小。

請生數(shù)一數(shù),告訴老師誰的體積比較大?

學生匯報(注意讓學生說出數(shù)的方法)。

師:像計量長度需要長度單位,計量面積需要面積單位,我們計量體積也需要有“體積單位”。為了更準確地計量出物體體積的大小,我們可以像圖中這樣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作為體積單位。

請生讀一讀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出示自學要求,“v自學課文15頁內(nèi)容。

v自學體積單位。用看一看(是什么形 體)、量一量(它的棱長是多少)、摸一摸(它有多大)、說一說(它的定義)、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可以用這個體積單位來計量)的方法,小組之間開展討論和交流。

請生分小組自學“體積單位”,進行討論和交流。學生上臺匯報自學成果。[說明:教師出示自學提綱,讓學生以小組自學的形式開展討論和交流,并讓學生自我展示自學成果,極大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究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

師(小結(jié))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知道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且知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有多大?

今后,我們在計量物體的體積時,就應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用合適的體積單位

3.教學“計量體積單位”的方法。 

師出示圖。師:已知每個正方體的棱長是1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這個長方體是由幾個小正方體構(gòu)成的?它含有多少個立方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請生說一說。

師(小結(jié))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學生操作:

請你用4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成不同的長方體,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還能擺成其它形狀嗎?它們的體積又是多少?[說明:這里的操作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認識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要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二是可以通過擺小正方體看體積,為后面學習體積的計算做準備。]

4.反饋

(   哪個是長度單位,哪個是面積單位,哪個是體積單位?它們有什么不同?

(課本中練一練的作業(yè))

[說明: 通過比較,有利于學生強化對長度、面積、和體積計量單位的認識,更好地構(gòu)建認知結(jié)構(gòu)]

三:知識的應用。

(四)、課堂總結(jié):

師:學習了這堂課,你有哪些收獲?

七、板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體積單位:立方厘米: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棱長1立方分米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

立方米:棱長1立方米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