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庭教育所需要扮演的三者關系
關于家庭教育所需要扮演的三者關系
作為一個家庭,如何培養(yǎng)孩子是每個家長都十分重視的問題,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高人一等,都想望子成龍,夢想成真。但是現(xiàn)實又會怎樣呢:少管所里有人、監(jiān)獄里有人、社會上燒殺搶掠的同樣有人。這是什么原因?最大的因素就是絕大多數(shù)人走上犯罪道路的都跟當初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誤區(qū)及不負責任有關,尤其是不完整的殘缺家庭。
要想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首先要具備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氣氛外,父母還需要扮演三種角色,即家長、老師和朋友這樣的三者關系,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三個角色所體現(xiàn)的三個特征與要求。
一、家長關系:作為父母在家庭中確立家長身份是無可置疑的,誰也改變不了,但是從傳統(tǒng)的觀念來說,家長這個角色是屬于嚴父慈母式的比較典型,父母對待子女的教養(yǎng)也比較簡單,只是具備管教性質的據(jù)多,子女對待父母是以尊重、威懼為主,因為父子關系基本上屬于管教與被管教的二個主體,同時家長具備了相當?shù)膹娭菩再|,因此就形成了相應的抵觸性,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
二、師生關系:總體來說作為一個教師,他的主要任務是給學生傳授以技能立身的本領,以邏輯理論讓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從而憑知識立足社會,所以作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以邏輯教育為主。在師生關系上雖則屬于上下級關系,實質上是教學關系,其目的就是千方百計讓學生盡量多的學習知識。
三、朋友關系:朋友關系在父子關系上的應用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我們都有體會:一個人在高興時要讓別人一起分享的首先是真心朋友,一個人在難受時要向別人求助時同樣是真心朋友,在朋友之間,蘊藏著巨大的、無私的友誼與情感。與真心朋友在一起時,心境會很坦然,不會有一點壓抑,因為他們是處在完全平等的空間里,在這種氣氛里是最能接受對方的思想,最能感受對方氣息的時刻,不管新鮮的、陳舊的、現(xiàn)在的、將來的都能夠心境開放,暢所欲言。
從以上的三者關系來分析,最有效的引導、傳輸方式當屬朋友關系了,但是要想成為真心朋友,并不是一件說到就能做到的事,因為朋友之間不具備權威性,況且父子之間的年齡差異形成了思維的差距,那就從本質上脫離了共同語言,但是共同語言又是建立真心朋友的基礎。因此作為家長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如何尋找共同語言,所以要求家長首先要改變自己,一是把自己的個性、思維、語氣盡量調節(jié)到接近于孩子;二是盡量不使用權威,如有意見分岐,盡量用朋友關系的方式予以分析來獲取答案或解決方法,非特殊情況下盡量不要運用強制手段,值得說明一點,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很知道事情的對錯,但沒有能力向孩子進行分析,而孩子又沒有獲得足夠的理由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錯誤的,在起不了糾正作用的情況下,父母就只好運用家長的特權進行強制實施,這樣勢必會引起子女的不滿,從而直接影響朋友關系。這種現(xiàn)象在現(xiàn)代家庭中很普遍,具體的解決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家長需要不斷地提高教育水平、掌握教育技巧,必要時直接向專業(yè)人員提出咨詢來獲取答案及方法。
綜上所述,作為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子女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定位在:
1、首先建立真正的朋友關系來獲得子女的信任;
2、充分利用真心朋友的友情關系,向子女灌輸各項知識,盡量做到讓子女在完全自愿接受的氣氛下獲得引導目的的實現(xiàn);
3、盡量不使用強制手段。
為了更好地讓子女接受理想的、愉悅的教育引導,關鍵就是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教育具有其它任何
教育都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其優(yōu)勢在于:
1、家庭教育是子女成長過程中的全程教育,也就是說從孩子出世開始到完全獨立,這是任何學校都無法做到的。
2、家庭教育是子女的針對性教育,家長懂得子女的全部個性,因此便于引導,不象學校教育,因為學校老師不可能從小到大都能在一起,況且一個學校老師要承擔一個班的教學任務,不象家庭教育,父母二人有可能只培養(yǎng)一個子女,同時學校老師的教育是社會教育,無論如何不及家庭教育那種義無反顧的責任感。
同時分析一下二種教育目的的差異:
1、學校教育主要是學術方面的教育,以科學理論為主導。
2、家庭教育主要是要求子女如何做人,如何讓全社會在子女的成長過程直到成長以后能夠接受他們、歡迎他們,也就是說以家長自身作為模范來言傳身教影響孩子,使得子女能夠做一個正直、實際、敬業(yè)、勤奮的人。
綜上分析來看:作為家長應當盡可能地利用自身優(yōu)勢,對子女進行充分的引導教育,因為子女的成長過程所需的營養(yǎng)并不單純是知識,而是如何讓子女得到社會的接受與歡迎,其中首要責任還在于家長的言傳身教,以自身的言行來影響感染孩子,從而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同時盡量減少高屋建瓴式的教育,務必采用平等的朋友一樣的引導,最好能夠做到把問題實質解破透徹后,將答案或結果讓孩子自己來回答或肯定。
我們要學會和孩子交朋友:孩子是天真活潑的,他們需要真情,但孩子有孩子的特性,他們的思維,特別是兒童時期的思維,對于年齡非常敏感,二者年齡越接近,向們就越能相處,因為相同的年齡段有著相同的情感語言;相同的興趣,孩子們都向往成長,向往平等,不喜歡別人來管制他們,但有一個共性,就是希望比同自己稍大一點的人在一起,有時甚至會百依百順,這是因為孩子需要知識,同時最希望自我感悟知識,在這種共性的驅使下,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選擇比自己稍大一點的人在一起了,因為孩子之間在語言及情感的表達方式上比較接近,并且可以從對方的嘴里聽到一些新鮮的知識。
掌握了這一點,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引導上就不會感到那么麻煩了,只要我們在孩子面前盡量把言行的表達方式接近于孩子一些,在一起相處時盡量說一些同孩子年齡相接近的話,做一些相接近的動作,在平時盡量少擺長者的身份,而應經常以朋友的身份出現(xiàn),經常做一些孩子愛做的事,說一些孩子愛說的話,因為是朋友嘛,就要做一個真心的朋友,孩子高興時你就得起碼比孩子高興,孩子難過時你同樣要比孩子難過,這樣一來,你在孩子心目中就會自然而然地變成了他們稍大一點的真心朋友了,這時孩子就會對你無話不說,你的話也會無話不聽了,在這種狀態(tài)下,只要你掌握分寸與技巧,再投之以正確的引導,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 家長教育孩子“以牙還牙”不可取
- 補充酸奶有益于兒童發(fā)育
- 教育“神童”的秘訣也適應普通孩子
- 頂撞老師的學生多了,是不尊重還是獨立意識強
- 父母管得嚴,孩子愛撒謊
- 家庭教育的好辦法
- 最易染網(wǎng)癮的5類孩子
- 激發(fā)厭學的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 從“寶玉挨打”說家庭教育
- 請家長不要過分關心孩子
- 青少年網(wǎng)癮的原因 情感孤獨
- 家長和孩子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
- 教孩子做人是成才的根本
- 小學生成了吝嗇鬼和自私病是慣出來的
- 我有一雙神奇的鞋
- 《復習1》
- 《贈汪倫》教學設計之二
- 今天下了一場雨_小學生作文:四年級
- 小班游戲教案《開汽車》
- 電磁爐品牌朋友圈文案32句
- 自助餐餐廳的朋友圈文案38句
- 抖音大咖都在用的網(wǎng)名四個字的網(wǎng)名371個